走进四川凉山木里县博科乡日古村,传来一阵机械的撞击和锤打声。闻声望去,一家正在锻造工具的铁匠铺出现在眼前。据了解,这家日古村的古都铁匠铺,已经有20年的历史,是当地的传统手工作坊,也是方圆百里内唯一一家从事传统工艺的铁匠铺,主要加工犁、耙、锄、刀、斧之类的生产生活用具。

“以前都是靠人力烧煤、通过手推风箱、拿铁锤打的方式锻造的。”老板杨昌发凭借过硬的手艺,以及诚信经营,生意一直红火。但随着年龄增长,杨昌发发现打造出来的铁器总觉得差点意思,于是便萌生了把人工铸铁改成“全电”炼铁的想法。

“今年春节前,我们来到村子里检查安全用电,在和杨昌发闲聊时了解到他想从烧煤打铁,改成‘全电’炼铁的想法。”近期,国网凉山木里县供电公司瓦厂供电所员工马次尔、杨俊在走访中了解到了杨昌发的想法,他采购的相关设备也到了,“就等找我们咨询如何让设备用上电”。

烧煤最先进的炉子(从烧煤打铁到全电炼铁)(1)

了解到杨昌发的用电需求后,杨俊和马次尔立即将情况上报木里县供电公司,并对现场情况作了初步勘察。回到供电所后,他们便会同该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制定供电方案,最终确定新增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来满足日古村特色小作坊产业发展。

方案确定,马次尔、杨俊又开始忙活准备相关设备的事情。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又带着安装人员和设备上门,通过重新组立电杆架线至古都铁匠铺门口,并免费为其安装动力表箱、表计、开关,成功帮助古都铁匠铺实现了“全电”炼铁设备运用,从此铁匠铺用电风箱取代了电吹风,铁锤换成了空气锤。

“以前都是烧煤炭,火候掌控全凭经验,工作时烟尘很大,还需要人时时刻刻盯着。现在电能替代了,开工就是推个电闸的事儿,以前人工打20天的活儿,现在最多只要3天,供电所的师傅们还经常帮助检查线路,告诉我们省电的‘小妙招’,太方便了……”谈到使用电气设备铸铁后带来的变化,杨昌发赞不绝口。

据了解,今年以来,木里县供电公司持续服务乡村特色产业,组织当地供电所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义诊”46次,除了检查产权范围内的供电设施外,还对用户的供电线路、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8处,并发放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宣传资料2000余册,以更加优质可靠的供电保障助力越来越多像古都铁匠铺这样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有了可靠的电力供应,现在古都铁匠铺锻造的铁器不仅供应农户生产生活,一部分更被当地政府采购用于防山火。

边玛拉姆 潘克姑子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