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重,诏令诸葛亮前往永安托付后事,又对儿子们谆谆教诲,话里有话,弦外有音,充满了权谋与算计,很值得细细玩味。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即:你(诸葛亮)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必定能安定国家,完成大业。如果刘禅还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德,你可取而代之。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评论说,刘备临终“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因为刘备对诸葛亮的这一番话,至少还隐含着两层意思:
其一、刘备绝口不提把自己打得大败而归的孙权,只说曹丕,说明他在变相地向诸葛亮承认自己的错误。
诸葛亮一直主张联吴抗曹,而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实际上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因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难免产生隔阂。夷陵之战大败,证明刘备错了,诸葛亮的主张才是对的。所以,在临终之前,刘备希望把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诸葛亮,就不得不向诸葛亮承认错误,努力消除诸葛亮的心理隔阂。
但刘备毕竟是一代枭雄,是高高在上的上位者,让他直接向诸葛亮承认错误,他也放不上颜面。于是,刘备选择了比较含蓄而隐晦的做法,只说诸葛亮的才干胜过曹丕,而不提孙权。言下之意是说,蜀汉的敌人是曹魏,而不是东吴,这就相当于重新肯定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构想,向诸葛亮承认了自己之前所犯下的战略错误。
其二、在让诸葛亮“自取”的背后,实际上是给诸葛亮戴上了紧箍咒。
诸葛亮年轻,有智谋有才华,威望也高,刘备去世之后,如果他想要从阿斗刘禅手里夺取蜀汉的政权,相信不会太困难。这正是刘备所担心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在权力面前,即便是父子、兄弟之情也不可靠,更遑论刘备与诸葛亮只是君臣关系。
当然,以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是不太可能夺取蜀汉的,但刘备显然还是不放心。于是,刘备就给诸葛亮戴上一顶紧箍咒,表面上对诸葛亮直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实际上是逼迫诸葛亮当场表态。
果不其然,诸葛亮在听了刘备的这一番话后,马上表示“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就彻底绝了诸葛亮“自取”的可能性,如果诸葛亮真敢“自取”,就是违背自己的誓言,违背刘备的托付,将为天下人所不齿,甚至会受到天下人的征讨。
搞定诸葛亮之后,刘备又对儿子们说:“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句话,刘备首先表达了自己看淡生死的豁达态度,人活到五十岁而死就不能称为夭折,他已经活了六十多岁,所以即便是死也什么可遗憾的。但刘备话锋一转,“但以卿兄弟为念耳”,说令他牵挂是刘禅兄弟。
刘禅兄弟为何让刘备放心不下?
古人云:“知子莫若父。”刘禅兄弟的能力有几斤几两,身为父亲的刘备当然十分清楚。他知道,以刘禅兄弟的有限能力,是不足以守住蜀汉江山的。
刘备明知道刘禅兄弟的能力有限,却为什么还要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不是直接让诸葛亮“自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刘备对诸葛亮的话是多么地言不由衷,他的真实意思其实应该是让诸葛亮权力辅佐刘禅,而不是“自取”。
接着,刘备说:“勉之,勉之!”即要求刘禅兄弟要努力再努力。
怎么努力呢?
在刘备看来,刘禅兄弟最重要的努力方向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次才是“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
刘备为什么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刘禅兄弟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呢?因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刘禅兄弟能力不足,凭借他们的谋略能力,开山拓土、光大蜀汉的事就先别想了,即使是让他们守住蜀汉江山,也勉为其难,力有不逮。所以,在刘备看来,唯一能让刘禅兄弟守住江山的可行办法是,尽量多做善事,不做恶事,以德服人。
智谋能力需要天赋,而遵行仁德则不需要天赋,只需要力行,这是靠后天努力和修养可以做到的。
如果刘禅兄弟能按照刘备的告诫,努力多做善事,不做坏事,立下贤德之名,加之刘备特意吩咐刘禅兄弟,对待诸葛亮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这实际上是刘备给诸葛亮戴上的另外一层紧箍咒),那么,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或其他什么人即便想要谋权篡位,也没有借口。
如此一来,刘禅兄弟无过无错,甚至还做了不少善事,有了仁德之名声,再利用诸葛亮的谋略能力全力辅佐,蜀汉江山便算是守住了。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一代枭雄刘备绝不是善茬,即便是死,他的临终遗言也充满了权谋和算计。当然,蜀汉江山是刘备一刀一枪,历经千难万苦打下来的,他利用权谋和算计,想要把自己的江山和事业传给儿子们,本身也无可厚非。只是,苦了被戴上层层紧箍咒的诸葛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