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朝阳区相关部门就在官网上公布了公务员考试的拟录取名单,但当大家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名单之后,却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

原来,在这份名单中有一位女博士,她毕业于北京大学,但所招聘的岗位却是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这份工作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城管。

既然这份拟录取名单已经被公布,那么就说明这位女博士只要公示期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城市管理执法者。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1)

朝阳区公务员录用公示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2)

不少人在看到这份名单时,也是纷纷觉得不可思议。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在毕业之后居然成为了城管,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博士成为城管,一时间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博士,博学之士,按照其在学术上的地位及成就应该潜心学问研究,或者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高大上的职业才匹配其学问。

我们看看近十年博士毕业生人数:2012年,我国博士毕业人数是5.17万人

2013年, 5.31万人2014年5.37万人。2015年5.38万人。2016年5.50万人。2017年5.80万人。2018年6.07万人。2019年6.26万人。2020年6.62万人。2021年7.0万人。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3)

博士毕业

尽管博士毕业的人数总体数量上较少,但是博士毕业的就业方向相对来说比较窄。所以按照我们的传统思维,博士的就业岗位就指向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研究人员,国家高层次研究人员。博士当然没有勇气与信心去做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如果博士都去做社会最底层工作,那读博士有什么意义?

当博士原来就业的岗位日趋饱和的时候,原来属于硕士或者本科生的好岗位就面临博士的竞争,比如,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教师,医生,律师,央企职员,银行职员,名企职员等等。博士就业的竞争必将外溢到硕士、本科就业层次。当一个岗位面临许多名牌学校的博士毕业生竞争的时候,尽管这个岗位并不需要博士这么高的学历,对着这些博士简历的时候,你让决策者何去何从?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4)

科研人员

权威网站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4月27日,权威部门来文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截至2022年4月1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23.61%,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去向落实率为21.47%。2022届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预计1076万人,相比2021届同比增加167万人。4月19日教育部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次调度视频会议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其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5)

毕业生求职

我们来看看近十年,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 2012年625万,2013年699万,2014年727万,2015年749万,2016年765万,2017年795万,2018年821万,2019年834万,2020年874万,2021年909万,2022年1076万。到2022年突破到千万级别,什么概念。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接近于半个台湾省的人数,国家每年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创造千万级别的就业岗位。这些仅仅是高等学校的毕业人数,不包括各种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再就业人员等等。就业的竞争的激烈性是不言而喻的。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6)

高校毕业生

博士就业竞争必将外延到教育的各个层次,这会对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指向:找好工作必须得读博士,最好是名校博士,名校的硕士,名校的本科。要读博士,得读硕士,要读硕士,得读本科,要读本科,得考上高中,要考上高中,得初中成绩要好,初中成绩要好,小学得打好基础,小学打好基础那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就得有好的学区房,没有学区房那也得想尽办法读私立学校,实在读不了私立学习那也得到培训机构学习,所有这些都需要父母有好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好的经济基础,穷人的孩子是很难翻身的。所以,中产阶级以下的家庭都在穷尽全部努力抚养孩子,中国父母的焦虑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

那也是为什么,好的学区房、私立学校、课外辅导班在社会如此火热的原因,从小学、中学、高中、考研那一个不是中国父母的焦虑支持起来的呢?

在中学毕业后对中学毕业生进行分流是是一个值得深度探讨的方案。

中学生大约15岁左右,正是叛逆与自我成长的阶段,自我是这一阶段很显著的特征,也是需要父母陪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重要阶段。

中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几乎断送让孩子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许有孩子的原因,但是在孩子未成年的阶段,本身的责任还是在父母与社会。

社会上看职业学生的观念是成绩差、家庭穷、更有甚者把职业学生直接等同于不学好的小混混。孩子此时本身的理念价值并不牢固,也逐渐接受了社会看待自己的观念,本来想学好的孩子也慢慢随波逐流了。实际上有些职业学生实际上并不笨,而是存在偏科,或者自身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学习的习惯不好等原因。如果一旦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未来一样可期。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7)

职校学生

现实中的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也确实不敢让人恭维,让还未成年的学生去职业学校本身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自我放逐,如果有机会有几个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职业学校呢?有多少精英阶层的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职业学校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育压力释放的分界点是在高中毕业的时候。第一,因为高中毕业的时候孩子基本上满18岁,已经成年,在成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二,成年意味着父母的抚养的责任变得相对减轻了一些。高中时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决定自己未来干什么,是选择继续读大学,还是读职业学校,还是直接走向社会。成年后的孩子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是好是歹那也是自己承担责任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自己弄明白自己的人生路,那社会分分钟让他明白。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8)

高中生

高中毕业是教育的分水岭,那么在这个分水岭之前,所有的学生应该走在同一条路上。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让每个孩子在成年之时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第二个好处是大大缓解家长及孩子对教育的焦虑,缓解社会深层次经济矛盾,整体降低教育的成本。

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所有的初中生读高中,那就是需要更多的高中,国家需要增加投入。截止2020年全国共有初中5.29万所。初中招生1705.44万人,在校生5018.44万人。共有初中专任教师397.11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6万所。招生904.95万人,在校生2605.03万人。共有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02.83万人。从学校、招生人数、在校人数来看,初中的数量都大大高于高中,因此所有初中生要享受高中教育那就需要大量增加高中学校数量,高中任职教师。

按照目前就读初中人数来测算,如果每所高中2000人,需要新增高中12000所。如果按照每所学校修建费用5000万来计算,建设费用预计为4800亿。按照每所学校专职老师150人,新增高中专职老师180万。每位老师年薪按照10万计算,一年支付的工资为1800亿。两项总计6400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估算为100万亿,两项投资占据国民生产总值0.64%。根据目前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约4.22%左右,提高到4.8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高中生要不要义务教育(高中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圆大学梦)(9)

幸福的学生

在目前国力情况下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也是提倡教育公平上具有里程碑的事件。既然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那我们就不能让每个孩子失去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们期望教育公平,我们期望中小学教育不再焦虑,我们期望孩子们自发地去学习,我们期望每个孩子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决定自己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