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

83版《射雕英雄传》的导演王天林,是王晶的父亲。因为演艺圈的工作不发退休金,一开始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入行。

但王天林带出了好几个弟子。最得他青睐的是杜琪峰。

在旁人看来,老爷子纵横影视界一生,却把毕生功力传给了一个外人。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2)

1978年,TVB的大将周梁淑怡带着一半成员“叛逃”到佳视电视台。这是TVB建台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震荡。

已在TVB工作了几年的王天林,决定继续留下。

经此一役,TVB元气大伤,勉强保持着老大的地位,但也从此和佳视结下了仇。进入80年代后,两个台常常较劲。

佳视在1976年拍过一版《射雕英雄传》,出演黄蓉郭靖的是著名演员米雪和白彪,当年还引起不小轰动。

TVB为了报仇,决定再拍一版压过佳视的风头。

1982年,TVB通过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话调查问卷”,采访了上千位观众,核心问题有两个:是否知道小说《射雕英雄传》?是否支持TVB重拍《射雕英雄传》?

最后他们统计出了答案:71%的被访者知道《射雕》,六成以上的观众支持TVB重拍。

TVB高层看了一下手下的导演名单,叫来了王天林。

王天林1928年在上海出生,17岁到香港后,想着先找一份能谋生的工作。不久,他在叔父的引荐下到电影片场做起了勤杂工。他聪明,上手很快,也勤奋,很多时候就直接睡在片场,不过几年,就从杂工、录音、场记一路做到了副导。

他当副导时,因为片场经验丰富,幕前幕后许多事都会替导演提前办好。以至于好多导演分身乏术或想偷懒时就把剧本往他怀里一甩:我没心情拍了,你来完成吧!

1950年,王天林等来了独立执导的机会。

他拍片多,超过300部,但也很重视质量,不但赢得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还在1963年到1968年连续五年拿下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出于养家,王天林所拍多为商业片,但自己作品中他最喜欢的,是文艺片《野玫瑰之恋》。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3)

70年代初,由于老板陆运涛意外逝世而公司倒闭,王天林从“电懋”公司转投TVB。

那时香港连续剧在剧本、镜头、灯光、音效上,都比较粗制滥造。拍惯电影考究场面的王天林看不过眼,对身边人说:我要把电视剧拍得像电影那样好看。

他当时的制片助理,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叫杜琪峰。

TVB当时有个超火的艺员训练班,面向全社会招生。文化课要求不高,达到高中水平就可以。

训练班秉着“英雄不问出处”的原则,几乎来者不拒,只要你有演艺才华。他们还有一个表演理念先进的口号:“需要你有个性,不需要一定是俊男靓女。”

几届下来,训练班里有前理发师刘德华、前酒店服务员周润发,还有前销售员梁朝伟,至于古天乐,他还服过刑……

杜琪峰也是通过艺员训练班进入TVB的,在那之前,他是一名送报纸的。

进入艺员训练班不久,杜琪峰就发现,自己虽然小有表演天赋和端正外表,但跟班上才华横溢的帅哥同学们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

他果断转到幕后训练班,决定曲线救国出头。

即使这样,训练班结束时,杜琪峰也没有拿到留在TVB的机会。王天林无意中看到他,觉得他特别聪明,跑去台里再三要“留下这个人”。

本来毕业即失业的杜琪峰,就这样做起了王天林的助理。

王天林爱才,整个70年代中后期处处带着杜琪峰。在拍摄《楚留香传奇》时,杜琪峰和女主角汪明荃因为工作吵架,王天林都会亲自出来调停。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4)

跟了几年,杜琪峰认为自己翅膀硬了打算单飞,接受了好友刘松仁的邀请离开TVB,单独拍片。片子叫做《碧水寒山夺命金》,主演除了刘松仁,还有钟楚红。

TVB是月薪制,演员和幕后人员每天拍戏就等于打卡上班。王天林知道待在台里的薪水少,出去拍片诱惑大,没有拦着他。

王天林自己也曾体会过经济上的窘迫。那时他拍片收入不多,回家后不得不和太太一起合起来在王晶面前“演戏”,不想让儿子发现家里没钱。王晶长大一点发现后,立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拍“赚钱”的电影。

杜琪峰为新电影花了不少心思,受当时“新浪潮”感召,还专门在结尾把钟楚红的角色写死了——当时像钟楚红这样的明星,导演一般只会给她的角色安排一个光明的结尾。

片子在1980年6月上映,因为意识太超前,票房黯淡,主创被骂得很惨。

杜琪峰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能力独当一面。思考了一段时间,他又灰溜溜地回到了王天林身边。

王天林大概知道他还会回来,再次留下了他,说:正好,我们一起拍个金庸剧。

如今一度任职金马奖主席的杜琪峰,就是在人生低谷,遇到了《射雕英雄传》。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5)

王天林开始招兵买马。

从问卷中他知道,观众们对打斗动作期待最高。于是他找来了当时最有名的的武术指导程小东,还请来金庸的好友倪匡做顾问,并让刚刚得了金马最佳导演奖的徐克加入,做副导演。

前期筹备中,他最重视的是选角。他的标准很简单:符合原著。

郭靖、黄蓉、杨康、穆念慈四个主要角色中,除了黄蓉,其他三个很快定了下来。

郭靖分给了黄日华。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6)

黄日华平时就憨厚正直,王天林看过黄日华的表演录像带后,约见了本人。见到他时,王天林对他说:没想到你比郭靖还要傻还要笨,就你来演吧。事后李碧华也称赞:除了黄日华,全香港没有人能演郭靖。

杨康的角色给了苗侨伟。穆念慈找来了会武功的杨盼盼。

因为黄蓉的角色太过重要,王天林组织了一次“理想黄蓉形象” 海选。评委就是电视剧各个主创。王天林把杜琪峰也带到了现场,全程学习。

第一轮报名有三千人。层层筛选后,最后胜出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翁美玲。评委们都觉得,翁美玲穿着戏服走出来,外形上就是那个个头不高,极有灵气的黄蓉。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7)

蔡澜曾回忆,那个时候制片人们选女演员,常常看重的是眼睛:“这个真的是天生的,有的人眼睛就能说话,但有的人怎么教都教不会。”

没多久,《射雕》进入开拍倒计时。

由于预算有限,所有镜头都在香港完成。王天林带着大家在香港找草原、搭蒙古包、找造雪机降雪,实在不能完成的,就手画布景。

武术指导程小东很有追求,他带来了很多当时的黑科技,把激光、威亚都用在这部剧中。武打场景从水下到树上,再到冰上,尽量做到不重复。

主演里,王天林最担心的的是翁美玲,虽然是择优录取,但角色太重要,翁美玲又确实没有什么经验。王天林决定边拍边播,根据翁美玲的表现来决定她的戏份。

翁美玲很争气,很快进入状态。王天林看在眼里,不断在剧本里加戏。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8)

拍摄时,一共有50多集,王天林拿出了三集剧本交给杜琪峰,当场把他从助理升为了编导。杜琪峰吃惊之余,为报知遇之恩,用尽所学拍完了这三集。

在王天林的统筹下,83版《射雕》拍出来后,在香港创下收视纪录,不久,还被内地50多家电视台购买版权。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9)

电视剧引发收视热潮之余,《射雕》顺口溜也传遍大街小巷:东邪西毒欧阳峰,南帝北丐洪七公,傻郭靖娶黄蓉,美丽的公主是华筝……

就像郭靖潜心学习降龙十八掌一样,杜琪峰一直待在王天林身侧专心学艺。

《射雕》之后,杜琪峰又作为副导演,参与拍摄了1984年梁朝伟和刘德华合演的《鹿鼎记》。这部片里,王天林开始彻底放权,让杜琪峰独立执导。

1985年,他们再次合作《雪山飞狐》。

此时,两人都觉得日子已到。

杜琪峰拜别师父,开始自己闯荡电影江湖。

就在杜琪峰跟着王天林潜心学艺的日子里,王晶已经靠自己杀出了一条父亲不曾走过的路——“票房之王”。

1980年和1983年,王晶全凭对商业片的直觉,拍出了票房大卖的《千王斗千霸》和《青蛙王子》,逐渐成为最抢手的商业片导演。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0)

1989年,杜琪峰捯饬出了一部文艺片《阿郎的故事》,受到各界关注。那个时候,王天林已经准备退休,工作量大不如前。

杜琪峰知道王天林爱演戏,也为给他解闷,就邀请他到自己片中客串。角色就是一个电视制作人。王天林到了片场,杜琪峰根本没脾气,演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那之后,杜琪峰就和王晶商量,以后可以多找老爷子拍戏。他们还分析出,最好找黑社会的角色,因为香港导演拍片时为了控场,气场常常跟黑社会老大没有两样,简直就是本色演出。

这部片子在第9届金像奖上拿下9项提名。杜琪峰第一次证明了自己在电影上的实力。

1990年,王天林宣布正式退休。退休前,他的二代门生们合计着给他拍一部电影《天若有情》,赚来的钱全部归王天林。

杜琪峰非常上心,找来刘德华和吴倩莲任主演,陈木胜当导演,自己做监制。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1)

拍完以后,刘德华和吴倩莲都以为导演就是杜琪峰:“他在片场话实在是太多了,远远超过了陈木胜。”

这部作品还让吴孟达拿下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初试锋芒,杜琪峰就几乎成为拿奖专业户,这让王天林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与此同时,王晶志不在此,在商业片道路上一去不返,赚钱就行,哪怕片子被批“烂片”。

一个儿子,一个高徒,王天林更偏爱谁,一度成为大家爱猜的话题。

郑则仕就曾吐槽:王晶能有今天的成就,全因为老爹王天林把经验都传给了杜琪峰。王晶听了只能一脸苦笑,认了。

在尝到了两次得奖甜头以后,杜琪峰又连续拍摄了《东方三侠》、《赤脚小子》、《济公》、《现代豪侠传》四部电影,但四部电影反响都不好。

他仍然会请王天林来客串。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2)

王天林不动声色,只是有时候在客串时会说:我演完了,可是我都不知道你在拍什么呀。

杜琪峰很是惭愧。休整了一年,考虑清楚了自己要走的方向。

一年后,杜琪峰和韦家辉、游乃海三人合作成立了银河映像,银河电影时代从此诞生。随后近十年,杜琪峰拍出了《枪火》、《暗战》、《大只佬》《瘦身男女》等叫好又叫座的商业片。

2006年,杜琪峰拍摄《黑社会2》,照例邀请王天林客串,每天给王天林一万元红包。因为这部片,导了一辈子戏、演戏只是玩票的王天林,还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黑社会2》收到了戛纳邀请。杜琪峰带着团队和王天林奔赴戛纳。在戛纳红毯上,王天林被年轻一辈搀扶着。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3)

事后杜琪峰回忆:“我能去戛纳影展,是师父给我的。始终大家是电影工作者,世界中的一分子。能带他去,我很光荣。”

在红毯上,看着全世界爱电影的人汇聚一堂,78岁的王天林告诉杜琪峰:我很开心。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4)

从TVB武侠剧开始就在王天林那里学了一身本领的杜琪峰,也开始带自己的徒弟。他说:师傅带过我的,我也要教给后人。

但他蓦然发现,他这一代有一些难以找到“后人”了。

进入21世纪,李安《卧虎藏龙》奥斯卡获奖,大陆也看准了武侠剧的风头,张纪中开始筹拍金庸剧。

与此同时,香港大批人才北上赚钱,本地影视人才流失。这逐渐对TVB武侠剧甚至整个香港影视行业造成影响。

21世纪最初十年间,张纪中带着自己的团队跑遍全国风景区,实景拍摄金庸小说。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5)

实景拍摄让观众们看到了真实的蒙古塞上和华山秋意,许多实景打斗的大场面也确实让观众眼前一亮。但看完后,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有人说:“就像是一部美轮美奂的风光片。”

张纪中不但注重实景,还注重舞美。

他请来了舞蹈家杨丽萍演梅超风。拍出来画面依然很美,但就是让人有些疑惑,为什么在紧张的打斗时刻,梅超风会先舞一曲孔雀舞。

很多年后,于正的版本出来,大家又觉得当年对张纪中太苛刻了。

那时北上成员里,杜琪峰是动身最晚的那一批。

在香港,人才青黄不接,杜琪峰满怀希望到了内地,但没多久就在拍片现场开骂:“你刚才拍的那堆东西我怎么用?有屁用啊?”

说完他又不忘仔细指导一遍运镜:镜头从这里扫下来,扫到林雪的臀部,你才能摇镜头,你不能直接扫到地上。

一次赴外景拍戏,大老远跑到了山里,他发现剧组中聊天的人太多,干事的人少,一气之下,甩了帽子就朝车子走去:“不拍了!”

但既然站在了导演的位置上,到底不能真的不拍,发完脾气,还得组织大家拍摄下去。

他一直记得王天林说的话:这个职业无论如何都要有承担。

就像武侠高手对自己徒弟的谆谆教诲一样。

现实中,杜琪峰的北上之路越发艰难,常有《杜琪峰跌下神坛》的新闻出现。

他不想完全奔着钱去,还想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在香港风格和内地口味之间找到平衡。他不说什么,顶多停下来不拍,花时间思考。

他也许很怀念30多年前跟着师父王天林拍摄《射雕》的时光。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6)

那时预算有限,很多布景都是室内。没有瀑布,就做塑料瀑布,群众演员不够,十几个人也能演出武林大会的气势。

当时TVB员工虽然只拿固定工资,但大家只要在组里待一天,就会把拍戏当做一份正常工作看,每天想着就是如何把当天工作做好。

王晶杜琪峰访谈(杜琪峰与王晶争夺)(17)

2010年11月16日晚,王天林去世。

王晶发表声明:我们敬爱的父亲王天林,今晚(十一月十六日晚)八时二十分,于香港浸会医院,因身体机能衰退,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三岁,父亲临终时,各子女均侍候在旁,送他安然离去。治丧详情,日后公布。

葬礼上,杜琪峰、黄日华等八位弟子为王天林扶灵。

众人纷纷感伤怀念。

其中杜琪峰最为动情,没说几句就摘下眼镜擦眼泪:天林叔是我的恩人,30多年日子里我们很多时间在一起。他不只是我的师父,也是我的半个老窦(老爸)。

参考资料:

1983版《射雕英雄传》制作特辑(幕后花絮视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