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世界,那里没饥饿、没有贫穷、没有疾病,每个人能够支配的资源也都是相等的、无限制的,那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吗?
可能你会回答“是”,因为这就是人类一直追寻的乌托邦最基础的定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乌托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它带给人类的,可能不是幸福,而是毁灭的开始。
诶,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因为一个关于老鼠的实验,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可能。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黑暗实验。
时间回到1968年7月9日,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实验室中,诞生了“25号宇宙”。
动物行为学家卡尔宏,将4只公老鼠和4只母老鼠放到了“25号宇宙”中。
这里有吃不完的食物、喝不完的水、恒定的温度,以及实验人员的贴心保护,确保它们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伤害。
可以说这里就是老鼠的乌托邦。
不过,这个乌托邦也还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唯一一个缺点就是空间有限。
根据计算,当老鼠数量超过3840只时,会出现窝巢短缺,超过6144只时,水资源就会不足,超过9500只时,粮食就会成问题。
从外面看,25号宇宙是一个长方形的、没有顶的金属盒子,高大约1.4米,宽大约在2.6米。
整个空间从中心呈放射状被分为16个大区,每个大区的墙壁上都放着一个金属网组成的“隧道”,或者用“梯子”这个词来描述,会更形象一点。
老鼠通过这些梯子,能够进入到它们休息的公寓、食物投放点和饮水处。
由于每个立面的最上方是镀锌的,非常光滑,所以不用担心老鼠越狱。
就这样,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实验开始了。
而这时谁也想不到,1780天后,在所有资源和环境没有任何改变的前提下,这8只老鼠和它们的后代,会无一幸免的全部死亡。
人类为老鼠打造的乌托邦,变成了收割生命的残酷炼狱,整个过程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在详细介绍这个黑暗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创造者——卡尔宏。
1917年5月,卡尔宏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叫做埃尔克顿的小镇。父亲是高中校长、母亲是一位艺术家。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卡尔宏从小就善于学习,并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好奇,尤其是房前屋后的小动物。
在这种好奇的推动下,卡尔宏走上了生物研究的道路,并一路读到了生物学博士。
1946年,29岁的卡尔宏来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啮齿动物研究工作。
看着实验室中任人摆布的老鼠,一个尘封已久的念头再次浮现,那就是体验一把“造物主”的感觉。
1947年5月,正好赶上研究需要,卡尔宏决定将心中的想法付诸实践。
他在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租了一个谷仓,在其中建造了一个占地面积约930平方米的“老鼠乌托邦”,然后将5对挪威大鼠放了进去。
根据他的计算,在这个不愁吃穿、温度舒适的乌托邦中,老鼠的数量最终会突破5000只。
可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老鼠的数量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暴增,而是以200为上限,150为基准,上下浮动,
实验进行的越久,数量就越接近150只。
一旦鼠群数量超过150,老鼠们就会拒绝繁殖,并开始出现一些诡异的行为,比如吃土、互相吹气,毫无目的的聚集在一起,甚至是残忍的暴力行为等等。
就好像有一种神秘力量,正控制着老鼠们的思想,从而达到限制数量的目的。
卡尔宏以为这是某种巧合,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实验,但那股神秘力量每次都会出现,将鼠群的数量死死地控制在一个极限的范围内。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老鼠们就会出现一些诡异的反群体行为,从而导致人口下降,但降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反弹,然后就这样反复下去。
他没有就此罢休。
在他看来,之所以会出现控制鼠群集体意识的神秘力量,应该是和老鼠们的生活环境有关。
如果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给它们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就可以躲过这股神秘力量的控制了呢?
在之后的数十年中,他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实验环境,建造了一个又一个老鼠天堂,但结果几乎一模一样,这股神秘力量仿佛梦魇一般,潜藏在老鼠们的集体意识中,限制着鼠群的人口数量,并控制着它们的行为。
卡尔宏在1962年发表的论文中绝望的表示,老鼠们根本无法逃脱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行为沉沦。
他这个结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60年代正是美国婴儿潮出现,以及大规模城市化的时候,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让很多城市开始出现“大城市病”。
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而老鼠和人类一样是哺乳动物,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所以很多人想通过研究老鼠的集群演化,来为人类寻找一个出路。
而卡尔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说老鼠无法逃脱人口密度增加,导致 的行为沉沦,就和说人类最后会因为人口密度的增加而灭亡,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但也引起了一些人关注。
1968年,在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支持下,卡尔宏设计出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完美的实验环境——25号宇宙。
就这样,1968年7月9日,8只只有48天大的小老鼠,成为了“25号宇宙”的亚当和夏娃,开始了它们的发展之旅。
在陌生世界闯荡3个月后,8只老鼠才安定了下来,开始划分领地、择偶和交配。
实验开始的第104天,第一窝老鼠诞生了。
之后,老鼠的数量开始迅速增加,平均每隔55天就会增加一倍。
20只、40只、80只、160只,老鼠的数量越来越多,卡尔宏的心也逐渐提了起来,因为那个像幽灵一样的神秘力量,可能又要出现了。
很快,实验进行到了315天,25号宇宙内的老鼠数量已经达到了620只,老鼠们还没有表现出任何行为异常。
卡尔宏觉得自己这回终于战胜了这那个幽灵。
但很快,他发现自己错了。
明明当前老鼠的数量仅为最大承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但它们的生育率却从这天开始缓慢下降,从最初的55天翻一倍,延缓到了145天加倍。
他知道,那个幽灵又来了。
在自然界中,成年老鼠自然终老的概率并不高,一旦老一辈老鼠死亡,新生代的老鼠就会接替它们的职责,担任保护领地、保护雌性、繁育后代的角色。
而当某个领地上的老鼠过多时,它们就会主动离开,去开拓新的领土。
但在25号宇宙中,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出现。
所以,新生代的老鼠在成年之后,面对的是一个老一辈老鼠健在、领地被彻底瓜完毕的世界。
这种情况别说老鼠了,人类也得懵,所以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位置的它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但是怎么办呢?新生代们根本没有办法破解这个局面,它们只能被动的选择躺平。
慢慢地,新生代的雌性老鼠,开始搬到宇宙高处,那些有社会位置的雌性老鼠,不会选择的公寓居住,拒绝任何社交。
而那些不属于任何领地的新生代的雄性老鼠,则开始聚集在宇宙的中心区域,整天无所事事、意志消沉,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然而,物极必反,极致的消沉之后,迎来的是深入灵魂的狂躁。
一些新生代雄鼠都开始变得极富攻击性,稍微发出一点声音,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惨烈的混战。
其实,在之前的老鼠乌托邦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新生代,但只要将它们放到正常的鼠群中,它们的行为很快就会被逆转。
卡尔宏以为这次也一样,但现实让他沉默了,因为25号宇宙中的新生代们,根本没有办法被逆转,它们的思维和行为被永久性的改变了。
由于空间有限,躺平的新生代越来越多,也就不可避免的会侵犯到那些被瓜分过的领地。
一次、两次、三次,在不断的刺激之下,担任保卫领地工作的雄鼠开始习惯这种侵犯,它们对自己领地的意识越来越薄弱。
对于领地内的雌鼠来说,雄鼠保护领地意识的降低是不可原谅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哺育后代的巢穴有被侵犯的可能。
为了保护巢穴,负责哺育后代的雌鼠们只能自力更生。
渐渐的,它们的攻击性开始变强,到后来更是直接就放弃了生育,取代了本该担任保护领地职责的雄鼠。
可怕的是,雌鼠的攻击性不仅仅表现在对外上,它们开始对刚出生的幼崽进行杀戮,甚至直接吃掉幼崽,在一些区域中,幼鼠的死亡率高达90%,这直接导致生育率断崖式下跌。
实验进行到第560天,卡尔宏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画上了等号,人口增长进入了静止期。
此时宇宙中老鼠的数量仅仅2200只,这远低于空间承载上限。前几个老鼠乌托邦的情况,在25号宇宙中再一次上演了。
6 0 0 天,上一辈老鼠逐渐死亡,新生代开始成为老鼠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在暴力、敌意和缺乏交配环境下成长的新生代们,根本没有交配、养育或标记领地的概念。
它们聚集在一起,相互攻击、杀戮、吃掉同伴,我们所有能想到的恶劣、残忍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这个宇宙中真实上演着。
不过,也有一些老鼠没有加入这场荒诞的暴力“狂欢”,它们生活在高处的公寓中,远离拥挤的鼠群,除了必要的吃喝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梳妆打扮自己。
卡尔宏将这种老鼠称为“美丽鼠”,而它们的出现也是老鼠乌托邦覆灭的开端。
在实验后期,所有的雄性老鼠都变成了“美丽鼠”,这些外表高雅的老鼠孤僻而冷漠,对雌性没有一点兴趣,丧失了所有雄性的本能,可以说它们的“灵魂”其实已经死了,只剩下能够活动的躯壳。
9 2 0天,乌托邦最后一只老鼠降生,维持数百天的平衡被打破,死亡率大于出生率,25号宇宙开始平缓的走向灭亡。
1973年5月23日,最后一只雄性老鼠死亡,在历经1780天之后,25号宇宙迎来了终结,一个比之前所有老鼠乌托邦实验更加彻底、更加残酷的终结。
其实在25号宇宙终结前夕,卡尔宏还抱有一丝希望,觉得可能会出现几只小鼠再次复兴25号宇宙,但现实反手就给了他一巴掌。
这些老鼠都老了,它们早就过了繁育的年龄,更何况它们的心也早就死了。
1973年,卡尔宏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在文中详细叙述了25号宇宙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的结果。
和他1962年发表的那篇论一样,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同样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很多人认为,这个实验可能是对人类未来发展进程的某种预言。
说的更直白一点,它可能预言了人类的最终结局。
毕竟像老鼠这样简单的社会都可能走向末路,人类这样复杂的社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肯定更多,走向末路的可能性必然更大一些。
另外,虽然卡尔宏本人曾明确表示,他没有暗示人类最终会走上类似的灭绝道路,但他在论文开篇引用了大量《圣经》中的内容,又难免让人怀疑,卡尔宏对自己实验的解读,多少还是带了点宗教色彩浓郁的“宿命论”。
也就是说,卡尔宏从心里还是认为,人类会有类似的结局。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似乎也没有错,因为乌托邦中的老鼠,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沉沦,比如雄鼠能力衰退,变得更加阴柔、雌鼠取代雄鼠职责、对后代关心和培养的下降,以及新生代们社交能力的退化等等等等。
在人类社会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像鲜肉娘炮、女权主义崛起、丁克一族和躺平主义。
所以说,这2000多只老鼠的经历和故事,虽然不是一个绝对的预言,其中的警示性却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科技、社会的发展,让我们为自己打造出了一个越来越像“25号宇宙”的,几乎不存在生存威胁的乌托邦世界。
但飞速发展的人类社会,会不会暗藏着类似的更大问题和杀机呢,这才是我们需要保持关注和警惕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25号宇宙中发生的一切,未来会在人类社会中出现吗?
(主页有视频版,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