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救治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

近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和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发表。

AIS救治可以分为3个阶段:院前、急诊、住院治疗。该共识着重于前两个部分的内容,以期优化我国AIS急诊急救的流程、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急性脑卒中急救要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救治要点)(1)

卒中急救系统建设

(1)急救人员培训

①推荐急救人员至少熟练掌握一种卒中评估量表(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洛杉矶院前卒中量表[LAPSS]和面臂语言试验[FAST]);

②推荐急救人员掌握卒中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③推荐对急救人员多途径持续强化实施卒中教育。

(2)卒中中心网络的建设

①在一定的行政区域范围内,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卒中中心网络;

②制作溶栓地图。

(3)构建绿色通道

①构建绿色通道,对疑似卒中患者优先处理,快速反应;

②设立考核标准,对卒中绿色通道进行质控,持续改进。

(4)建立数据库及改进医疗系统质量

①建立卒中数据库;

②组织多学科质量改进委员会来审查和监测卒中医疗质量基准、指标、循证实践和结局;

③卒中结局与卒中基线严重程度相关。

院前急救

(1)呼叫受理与调度派车

①推荐院前急救系统(EMS)调度员使用卒中评估工具识别疑似卒中患者,增加识别卒中的准确度,减少反应时间;

②对疑似卒中患者要优先派遣符合AIS急救要求的救护车;

③EMS调度员急救车到达前应安抚家人或看护人员,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自救。

(2)现场识别

①推荐急救人员准确迅速使用院前卒中筛查工具识别卒中患者;

②推荐急救人员应用卒中严重评估工具识别大血管闭塞(LVO)。

(3)现场处理

①迅速获取病史,确定发病时间;

②处理呼吸及循环问题;

③必要时吸氧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94%;

④进行心电图检查及生命体征监测;

⑤评估有无低血糖,对低血糖患者给予补充葡萄糖,同时避免非低血糖患者使用含糖液体;

⑥对颅内压增高患者应降低颅内压;

⑦急救人员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转运体位;

⑧最优血压区间应依据于卒中亚型及其他合并症情况设定,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⑨建立静脉通路,采取血样,在急救车上即完成相关POCT化验;

⑩避免因院前干预而延误转运。

合理转运

(1)转运策略

①EMS急救人员应在最短时间内将疑似卒中患者转运至最近的卒中中心或可以开展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医院;

②有条件的区域可考虑发展移动卒中单元(MSU),可实现在院前进行静脉溶栓,并且减少血管内治疗前的延误。

(2)院前院内衔接

①院前急救人员预先通知接诊医院,并将患者信息预先传递给接诊医院;

②接诊医院提前启动卒中预案流程;

③将患者转运至指定地点,最好直接转运至CT 室;

④与院内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院内急救

(1)诊断与评估

①在EMS信息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病史采集,尤其是确认症状出现的时间;

②ABC评估、体格检查、确诊疾病;

③推荐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最好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④建议采用列表逐条排除或规范设立固定的问题排除禁忌证。

(2)检查与影像学

①开启急诊绿色通道;

②推荐血常规 血型、凝血功能、血糖 肾功能 电解质、急诊头颅影像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溶栓治疗开始前必须取得头颅影像检查和血糖结果,其余检查无需等待结果再行溶栓;

③护士建立静脉通路;

④检验科、放射科及收费处优先处理。

(3)急诊治疗

①根据平扫CT作出关于急性治疗的决策,不能因为多模CT 和MRI而延误rt-PA用药;

②静脉rt-PA 溶栓开始之前只有血糖测定是必须的项目;

③对无临床疑诊凝血障碍,无肝病、血液病等导致凝血异常疾病病史,静脉溶栓可以不必等待凝血结果;

④建议给AIS患者做基线心电图检查,但不应延误静脉溶栓;

⑤预设问题及时规范化回答家属各种疑问,尽快确定治疗方案并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

⑥若最初未进行无创血管影像学检查,静脉溶栓后进行无创血管影像学检查;

⑦患者接受<6h机械取栓时,不建议在CT CTA 或MRI MRA 之外进行额外的影像检查;

⑧发病时间在6~24h之间,建议进行CTP、MRI弥散或灌注成像帮助筛选适合进行机械取栓的患者;

⑨推荐急诊科常规自备溶栓药物、CT室就地溶栓。

(4)缴费

不要因为费用问题延误静脉溶栓。

公众健康教育

①完善公众教育;

②推荐采用“中风1-2-0”等卒中快速识别工具,促进公众对急性卒中的识别和早期就诊;

③推荐由患者或其他群众启动EMS系统;

④建议家属在EMS到达前应积极自救并做好就医准备;

⑤鼓励脑卒中患者自身宣传早期就诊、早期溶栓的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