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君一直是一个和时代脱节的人,不玩抖音,不刷微博,对于时下的时髦玩意也没啥追求。哪里新开了什么网红店啦,最近什么电视剧比较火啦,通通和我没啥关系,只是最近一件事让我突然对Fashion有了浓厚的兴趣。
5.1我去了一趟草莓音乐节,发现不少人手里戴着一个奇土无比的手表,脸上也贴着不明觉厉的贴纸...突然想起,这不就是朋友圈里被我忽略的“小猪佩奇”嘛!
音乐节上的佩奇们:
如果说某明星出轨、某留学生杀人、某记者翻白眼、某青蛙出家这些事情我还可以理解,“一只猪突然就火了”这事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带着好奇心,科技MIX询问了身边的“弄潮儿”们,想搞懂这只粉红色吹飞机怎么就火了?
佩奇在中国
《小猪佩奇》是一部来自英国的动画片,它的英文名叫Peppa Pig,从2004年正式发行,如今已经有了12年的历史。
这部动画片简单无脑,风趣幽默,每集只有5分钟,在全球180个地区均有播放。2015年,央视正式将佩奇引进,在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奇高。
另外它的图书也卖出了1600多万册,仅在爱奇艺的播放量就已超130亿次。所以佩奇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
“我之前都是找英文版的《米奇妙妙屋》,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佩奇,感觉这个动画片太过于幼稚,并不是很喜欢。”陈璐说。
作为一名90后,陈璐并不是一个全职妈妈,她5岁女儿由保姆看管,看电视也是最稀松平常的活动,为此,陈璐对于女儿接触的电视节目会严加审核:
孩子的价值观还没形成,模仿力很强,《喜洋洋》那种看多了会毁三观的。我小时的国产动画片不错,但看了《葫芦娃》也会做噩梦,佩奇比较符合她这个年龄段,一集不长,孩子不会一直盯着看伤眼,里面很多片子也有教育意义。
在内容形式上,佩奇绝对属于那种“无公害”的类型,没有伊藤瑞二那么拧巴,没有《火影》那么血腥,没有《聪明的一休》那么佛系,没有《蜡笔小新》那些暴露,也没《天线宝宝》那么无脑。
伊藤润二的《血玉树》
佩奇的情节非常简单,甚至没有任何坏人,讲的就是一家4口的温馨故事。它能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所接受,二维的设计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短小精悍的故事也适合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观看。
而这样一部“纯洁如玉”的作品,能跟“社会人”勾搭上,完全是个意外。
最开始在快手上,有网友晒出了小猪佩奇的纹身,正是佩奇自身的“蠢萌”形象,让这张照片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随后“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的口号就流传了起来。
当我向一个挺潮的朋友问询时,他这么解释:
“
纹身这个东西嘛,你懂的,我从小就被教育纹身的人都是坏人,但其实纹身在外国很普遍,也是一种亚文化。我身边也有一些很乖的女生有纹身,只是国人对于纹身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才有社会人这种说法。
这位潮男去年约着女朋友各自在脚踝处纹了一个小图,说起这事他总是自豪无比:“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里的,但是女友觉得蒲苇太过脆弱,就换成了海洋,也有海誓山盟的意思吧。”
但就是这个小纹身,他夏天回家也得穿着长裤,拍被老妈看见。
与左青龙右白虎的纹身相比,佩奇显然更容易接受,某宝一抓一大把的纹身贴,是彰显“社会地位”最低成本的手段。
此外,佩奇爱吃、胖胖的身材、乐观可爱的性格也被很多人拿来自嘲,在压力大的生活中,折射出了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心态。
就这样,小猪佩奇在国内拥有了“社会人”和“精致”两个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签,让它脱离了儿童动画片的范畴,在年轻人眼里有了更多的含义。
小猪佩奇的火爆,除了短视频APP的土壤外,版权方eOne也功不可没,这家公司曾经发行过《爱乐之城》《圆梦巨人》等影视音乐作品。eOne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了750多个《小猪佩奇》的授权协议,包含DVD、书籍、电影、音乐、玩具、文具、食品、衣服、游戏等等。
针对中国,eOne设立了上海公关部,推出了非常多的表情包,在微信、微博、美拍等平台做了分享。《小猪佩奇》终于在短视频平台大火之后,eOne 也开始与大腕儿们合作签约。
杨幂、欧阳娜娜、谭维维、赵丽颖、林允、林更新等明星都用上了佩奇的周边。
名人效应和流行文化的交互,让佩奇迅速发展成了一个大IP。
新媒体时代的营销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品牌营销方法。想使一个牌子快速走红,离不开“影视”和“名人”两个法宝。
比如雪地靴UGG,一开始是个功能性的产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们冲完浪后会穿着它驱寒除湿。
后来通过美剧、杂志、和KOL,让UGG迅速走红。很多人觉得它丑,但恰恰是这种两级分化的口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和UGG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Havaianas人字拖,它曾是巴西平民品牌,后来改善了设计,增加了图案,提高了价格后,受到了时尚界的认可。
但在很多人眼里,它就是不成体统,但喜欢它的人认为人字拖展现的是一种态度:“随意,舒服,爱谁谁”。
与UGG一样,加拿大鹅最初也是一个非常功能性的产品,很多搞地理学,野外考察的人才会穿它。
而后加拿大鹅开始给很多剧组免费发衣服,还在2004年的两部大片《后天》和《国家宝藏》中植入广告。
想要和时尚扯上关系,就得拉拢那些有时尚话语权的人,巴黎、米兰固然是时尚之都,固然有LV、Bluberry等大牌撑腰,但那些时装秀里没几件衣服能穿到街上。而好莱坞恰恰相反,它完全是小众品牌的孕生地。
Levi's这种美国西部大开发年代的工装,被马龙白兰度和玛丽莲梦露在电影里一穿,马上被贴上了性感的标签。
Timberland工装靴,Rayban眼镜的兴起都有着类似的背景:从一撮小众的人群,从有场景限制的产品出发,经过一些改良和优化,再通过荧幕和明星,在娱乐圈发酵,最终变成一股潮流,受到市场的追捧。
小猪佩奇也富有争议,也是一个小众品牌,但它的营销方式和以往不同。
新媒体赋予了品牌宣传新的语境。年轻人的喜好变得难以捉摸,很多公司投入了大把的广告费,却收获寥寥。而小猪佩奇则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引爆后,发行商看到了潜力,再投入资本进行相关的推广。
明显代言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方式无非几种:电影里一本正经的硬广,杂志上那些精心修饰的效果图,狗仔曝光的明星私生活照...这些传统手段开始被人嫌弃。
而微博、抖音里大V自发的生活记录,看上去更加亲和,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表达更具感染力,也容易引发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自传播。另外,广告公司也增加了SEO和SEM(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营销)的投入。
赵丽颖与不经意的佩奇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营造时尚显然有了全新的手段,更厉害的是,所有的推送都是在手机端完成的,用户不再需要走出电影院,不需要费力地寻找电影或杂志图片里的产品。
有了手机,一切消费冲动可以在几分钟内转化成购买力。
过去的潮牌往往有多年的品牌积累,通过影视和名人效应做营销,而《小猪佩奇》正好相反:本身脱胎于影视,靠着手表、纹身贴、包包等衍生品走红。
目前看来,它更像是一种文化快餐,顶多算个IP,它的原生内容终究不是大众消费品;它的周边,无论是纹身贴还是26块钱一只的手表,也没有什么质量保证和口碑,始终都是一个玩具。
一时兴起的是时尚,恒久流传的才是经典。
小猪佩奇显然没有成为经典的可能,随着它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开始烂大街后,它就不是潮,而是俗了。
当新鲜感和酷劲被耗尽的时候,如何延续品牌生命力,是时尚品牌共同面对的难题。Timberland、UGG等都有品质的根基,而无处不在的小猪佩奇,其实什么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