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 “繁星与河流”陈燕华与竖琴扬琴二重奏音乐会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本场“二重奏”音乐会,既是扬琴与竖琴的中西重奏,也是诗歌与音乐的“二重奏”。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1)

本场音乐会,燕子姐姐携手扬琴演奏家曹蕴、竖琴演奏家孙之阳、打击乐演奏家杨阳,跨界演绎了一场中西乐器配以诗歌朗诵的艺术对话。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2)

从贝多芬、巴赫到德彪西、阿尔比诺尼的经典作品,再配以著名诗人裴多菲、泰戈尔、张若虚、聂鲁达、叶芝等经典诗歌,诗歌与音乐的天然交融,在音乐与听众之间构建起了一种美妙的联系。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3)

本场演出的诗歌均是由燕子姐姐亲自挑选,燕子姐姐诗意的诵读与曹蕴、孙之阳、杨阳老师的精湛演奏完美融合,带领大家领略了一次不一样 “二重奏”跨界演绎。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4)

“我愿意是急流,

是山涧的小河,

穿过崎岖的路上、

从山岩中缓缓流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本场音乐会由竖琴、扬琴重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咏叹调和第一变奏),配以裴多菲经典诗歌《我愿意是急流》开场,这首献给恋人的抒情诗配以温柔优美的旋律,让充满爱意的氛围四散开来。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5)

随后,扬琴、竖琴与打击乐配合带来了《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六首》,两件乐器一中一西却在合奏中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扬琴的声音如同巴洛克时期古钢琴,竖琴的声音像河流般极具诗意,两者的和鸣似行云流水,流光溢彩。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6)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7)

一首观众们都熟知的《春江花月夜》在扬琴与竖琴的跨界演奏中多了一分柔和的忧伤,配以燕子姐姐深情的朗诵,勾勒出别样幽美、倘恍迷离的春江月夜。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8)

下半场,三位艺术家陆续带来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首贝多芬不为人知的作品——艺术歌曲《阿德莱德》,是贝多芬于1794年创作,原本就是诗歌和音乐合二为一。歌词取自贝多芬的友人马帝森的诗,当“燕子姐姐”甜美而亲切的声音说出“阿德莱德,我的爱人”,让人不禁联想到青年人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炽热爱情。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9)

随后,一首来自谷川俊太郎的诗歌《音乐的河流——致武满彻》 ,其禅意与空灵之感配以古佐小基史为打击乐而作的《92号工作室》,扬琴与竖琴每一个音符的跳动都展现了清脆梦幻的音色,爵士的旋律与诗歌完美呈现出一种感性的东方之美。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10)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聂鲁达的经典诗歌《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在巴赫《西西里舞曲》的旋律中浅吟,深深的爱意在音乐与诗歌中飘散。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11)

最后一首诗歌——来自叶芝的《当你老了》热烈而真挚,与竖琴独奏演绎的爱尔兰民谣《夏日最后的玫瑰》遥相呼应,委婉的抒情中略带点点哀愁,将音乐与诗歌中忧郁气质和浪漫情怀展现无遗。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12)

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繁星与河流在音乐里)(13)

今晚的演出,哪一首最能打动你呢?

欢迎到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同时,参加【音乐厅观演团】的小伙伴们,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们最最真实的听后感吧!

为我们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