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才能办事,是山东与南方最大的区别。”

“山东的劣势在于政府部门规矩太多,管的太宽,手伸的太长。”

“北方起步早,思想僵,不敢干;南方起步晚,思想活,看准了立马干。”

……

以上这些尖锐的评论不是摘自微信群聊,也不出自微博评论,而是显眼地挂在山东省政府官网上。

山东省政府官网刊载网友评论:

(一)喝酒才能办事 山东特色酒文化亟待改变

网民“松果”:喝酒才能办事,是山东与南方最大的区别。南方人做事情从来不在酒桌上谈。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观念。这就是差距!

网民“往北398公里”:我们去到北方,先喝酒,再谈事。各种规矩各种喝,喝的晕乎乎的谈个啥?大多数的南方人则不同,先过来喝喝茶,然后再谈事。深圳更多的是先找个咖啡厅,碰撞一下,合适再深谈。酒越喝越混沌,喝到思路都找不到;茶越品越清醒,清晰到细节都抠出来。结果决定导向。

(二)政府应树立服务思维 减少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网民“夏日时光”:山东数量众多庞大而臃肿的国企、各区各县林立的城投公司,占据了太多的资源,感觉正在向东北看齐。

网民“大山”:在山东这样一个儒家文化发源地,对商人的标签都是“儒商”。不少地方都体现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市场主导?先看领导想让市场啥样子。改革创新?先看领导想创新啥。行不行全看一把手。

(三)缩小同南方的差距必须解放思想

网民“米兰老铁匠”:北方起步早,思想僵,不敢干;南方起步晚,思想活,看准了立马干。

网民“白开水”:南下考察的干部感觉和南方不在一个时代。的确不在同一个时代!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这也让我们想和山东某些单位合作十分困难。

日前,山东省政府通过官网转载了一篇《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潍坊市委书记南方考察归来的“发展之问”》的文章,万余字的文稿中直指山东与南方省份在思想观念、创新氛围、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在文末大胆公开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对山东的犀利“吐槽”。此番“自揭老底”“反思短板”的操作掀起舆论热议。

我们山东省是不是全国第二大省份(山东比南方省份究竟差在哪)(1)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截图

山东比南方省份究竟差在哪?山东省政府官网刊载的这篇潍坊市委书记讲话稿,正视危机,直面问题。

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城市吸引力等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不容忽视,革新观念与机制迫在眉睫;“南方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我们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所有差距的主因——思想观念必须“痛下决心”转变;改进“有的干部粗枝大叶、避重就轻、不求甚解”的工作作风刻不待时;“简政放权不彻底、服务企业质量差、政策落实不到位”,营商环境的差距再不“补牢”,为时将晚;“行动迟缓、光说不练、韧劲不足”,弥补工作推进的差距势在必行。

面对问题与差距,山东没有遮遮掩掩、自欺欺人,而是选择敢于自省、坦诚应对、集思广益。各界媒体纷纷以“山东政府是真着急了”为题进行关注和报道,山东对外释放的信号不仅让新闻界捕捉到它的危机感、紧迫感,也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锐意改革、奋力追赶、谋求发展的诚意和决心。

我们山东省是不是全国第二大省份(山东比南方省份究竟差在哪)(2)

山东行政区划图(图片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事实上,这已不是山东第一次对标南方、自曝差距,从2018年年初,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历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开始,这种自我批评、反躬自省一直贯穿山东及其各地市的工作中,由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在这种挥之不去的危机感的紧逼下,山东领导干部多次赴南方考察学习。2018年7月初,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率最“高配”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三省考察学习;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数次率团前往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学习;今年3月下旬,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团到深圳进行考察学习,直言“青岛要‘学深圳、赶深圳’”……据媒体公开报道,山东学习步伐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不仅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还涉及重庆、成都、武汉等中西部城市。

山东敢不断直截了当揭老底、主动走出去学习补差距,这些值得肯定,也为北方其他省份的发展提供借鉴。“有所不言,言必当;有所不为,为必成”,我们期待山东能拿出魄力和执行力,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大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