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名句的诞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蕴含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蕴含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人生哲理经典语录100例)

蕴含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名句的诞生

庚桑子1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2,介3而离山,则不免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4,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5而已矣!”

——庚桑楚

完全读懂名句

1庚桑子:人名,老聃弟子,姓庚桑,名楚。2函车之兽:口能含车的大兽。函:包含。“函车”与“吞舟”对文。3介:独自。4砀而失水:因潮汐激荡而离水搁浅于岸。砀,同“荡”。5眇:通“渺”,高远。

庚桑楚说:“小伙子们,过来!那口能含车的巨兽,独自离开山林,就免不了要受到网罗的祸害;口能吞舟的大鱼,游荡失水,就算是蚂蚁也能侵害它。所以,鸟兽从不满足飞栖的高度,鱼鳖从不满足游水的深度。重视保全形体生命的人,隐匿自身时,也总不易满足远迹尘俗、深就山泉的生活。”

名句的故事

庄子认为重视保养生命的人,就应该远离尘俗。不然,即使像凶猛的巨兽、兴风作浪的大鱼,一旦离开擅长的领域,就会受到侵害。

《养生主》篇记载,水边的野鸡在野外觅食,在水泽边奔跑跳跃,很久才能吃到一餐,走上百步才喝得到一口水,可是它并不期望被豢养在人类的牢笼中,关在笼子里虽然每天都有丰盛的食物,尽管神气旺盛但是并不自由、不快乐!

在祭祀典礼中的牛,被人们豢养了好几年之后,披着纹绣,牵入太庙。当要祭祀宰杀的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只自食其力的小牛,还有可能吗?所以,富贵固然好,但因富贵所带来的灾祸降临身上的时侯,就算悔恨当初不该贪图富贵也来不及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在新闻报章杂志当中,每每见到公众人物的行为举止受到媒体的监督而大吐苦水。俗话说:“怕热就不要进厨房”,如果崇尚自由,想保有隐私不受拘束,就要远离公共领域,隐身于巿井小民之中。否则,随时随地都得让人用放大镜去检视一言一行,这就是富贵的代价。

东晋时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天性质朴,真淳自然,他的《五柳先生传》一文,为自己的性格做了最好的写照,“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喝酒而淡泊名利。从他所作的田园诗当中,流露出他热爱田园、安于贫贱的个性。最初只因为家道中落,为了家庭的经济支出,不得已出来当官,但是一上任,只做了80天,看不惯官场的陋习,对于官场之间的送往迎来、鞠躬哈腰更是无法适应。于是便毅然决然辞官回归故里,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他辞官之后,从他的诗作《归田园居》唱着:“久在攀笼里,复得返自然”,把从前置身在官场的自己,比喻做禁锢在笼子里的鸟无法自由飞翔,而现在能够返回自然,重新享受函车之兽、吞舟之鱼的快乐!这就是人生的抉择,其中自然有高下的不同。

不辩牛马

名句的诞生

秋水时至,百川灌1河。泾流2之大,两涘3渚4崖之间,不辩5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水

完全读懂名句

1灌:注入、聚集之意。2泾流:流动的河水。3涘:音sì,岸边。4渚:音zhǔ,水中的陆地。5辩:通“辨”,判别、分别。

流水因为秋天的到来,各大河川的水都往黄河汇集而去。河水流动的面积之大,隔着两岸或在水中的沙洲中看去,根本分辨不清岸边的是牛还是马。于是河神感到非常高兴,认为天下最美的就是自己。

名句的故事

庄子在《秋水》篇,透过河伯与海神之间的对话,阐述天地之大、万物之多,各色物种都有其特色和长处,与其他物种都有不可相提并论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发挥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功能,而这也就是大道奥妙之所在。

当河神感受到百川汇聚时的澎湃,祂非常感动并且骄傲,认为自己容纳了天下的最美。然而当祂继续向东,来到北海时,放眼望去,居然看不到尽头,祂才改变欣喜若狂的脸色,叹息地对海神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河神说,祂自认为听过的大道很多,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但遇到海神后,祂才发觉事实不是如此。河神误以为自己已经是最宽广无边的,没想到过了个弯,才发现有比祂更无边无际的海洋。这就是俗话常说“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

只是,不论是黄河,或者是北海,都有它们的作用。如果没有黄河,中国不会是一个最早以农立国的国家,也不会发展出黄河流域的伟大文明;如果没有北海的接轨,黄河汇聚的百川之水,早已泛滥在中国的大地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而后人则将“不辩牛马”用来形容分不清左右方向或是搞不清楚状况。例如明末清初的才子金圣叹评论施耐庵的《水浒传》时便说:“看书要有眼力,非可随文发放也。”(《金圣叹文集》第三回)读书时要懂得找前后文之间所铺设的线索,才不会“目不辨牛马”,搞不清楚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

而自古以来对黄河澎湃、壮阔的气势,多有所描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水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诗人仿真的比喻,形容黄河绵延无尽的长。

《尔雅》也记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虚是“墟”的古字,意思是高大的丘陵。这句话是说,黄河起源于昆仑山脉,源头河水的颜色是白色,等到黄河汇聚了将近一千七百条大小河川的水流后,黄河就真的是“黄”河了。

从上亦可知,黄河不只汇聚百川,甚至是汇聚千川,因此水量之庞大、水流之湍急,更形成天险,历史上曾有“天下黄河不架桥”的说法。直到明朝洪武年间,鉴于甘肃兰州的经济价值与战略地位,便用木板搭成一座浮桥“镇远桥”,才打破了这个说法。据说,当时用了24艘大船才得以贯连这座桥。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名句的诞生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1,而况人乎?

——山木

完全读懂名句

1恶:憎恨、讨厌。

走入兽群,野兽不会惊乱;飞入鸟群,群鸟不会骚动。连鸟兽都不会厌弃他,更何况是人类?

名句的故事

孔子为了施展政治抱负而周游列国,其中陈国、蔡国两国并不打算重用孔子,但也不希望孔子为楚国所用,让楚国变得强大。因此陈蔡两国派人包围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目的是限制他们的行动。

孔子一行人被困住在陈国与蔡国之间,长达七天七夜,这段时期无法生火煮饭。太公任前去探望他说:“你几乎要死了吗?”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问:“你厌恶死亡吗?”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便劝他,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被喝光,而人就是“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意即,自负有才能的人无法有成就,事业有成后却不知退隐者必定会遭致失败,有声名后却不知韬光隐晦者必定会受到毁谤。

太公任更进一步比喻,大道运行天下却不曾炫耀,只是默默地与万物融合在一起,而真正的圣人也是这样不求声闻名利的呀!孔子听完之后,便辞别朋友、弟子,离群隐居,跟兽群、鸟群融为一体。

这个故事中的太公任就是老子。孔子的出世思想原本就与庄子对立,但是庄子却让孔子成为他的思想的代言人,还把老子搬出来,让孔子的思想立场倒过来他这一边,向天下人强调他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

历久弥新说名句

道家所说的“人”与“道”是在同一个层次上,而这个人是指已经超越自我的“人”,这样的人方可与兽群、鸟群融为一体,因为这样的人已经达到“物我两忘”、“无我”的境界。

大诗人王维浸淫佛学禅理甚深,在他的《戏赠张五弟湮》中说:“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王维说,他住在南山山脚下,已经从出仕与退隐的问题中超脱出来,达到与鸟群、兽群都可以和睦相处的“无我”境地。

“物我相亲”的世界不是只有中国哲学家追求,连中国的政治家都希望达到这个理想世界。宋朝的张载在其著作《西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自然万物也是与我相为伴,因此万物和人都是这个世界的成员,彼此之间要相亲相爱。

这里的“民胞物与”是博爱的精神,希望世界和平;而庄子的“鸟兽相亲”或“物我相亲”,则是属于私我达到的修行境界,希望个人与“道”融为一体。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从美学的角度,看待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透过美的观察,可以消除万物与个人自我之间对立的差异性,达到物我合一以至于忘我的境界。这样的美的观照,其实就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与庄子的“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名句的诞生

瞽者1无以与2乎文章之观3,聋者4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5形骸有聋盲哉?夫知6亦有之。

——逍遥游

完全读懂名句

1瞽者:眼瞎。2与:参与。3文章之观:文章即文采,指华美的色彩和花纹。观:景色。4聋者:聋子。5岂唯:难道只有。6知:通智,指认识。

瞎子不能看见有文彩的景物,聋子不能听见钟鼓的声音。难道只有身体官能上有缺陷吗?在知识上也存在着如聋似瞎的缺陷。

名句的故事

如果说瞎子和聋子,无法看到美好的景物、听到优美的乐音,是因为先天形体的缺陷,造成本能上的局限。那么,知识上受到限制,则是因为受到观念和立场的偏执所蒙蔽。

在《庄子·秋水》中提到:“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底之蛙是不能和它谈论大海的广阔的,因为它只窝在小小的枯井之中,受到空间上的限制;夏天生长的昆虫是不能和它谈论冬天冰雪有多么寒冷的,因为它只存活在夏天短短几个月,受到时间上的限制;乡间的读书人是不可以和他们谈论大道的,因为他们被礼教所束缚住了,受到主观思想上的限制。

所以,庄子认为人对具体事物的认知,不仅是由人类的本性所决定,人的存在也受到时间、空间和主观的立场与制约。更进一步来说,如果从各种受到限制条件所得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否还能达到客观的立场呢?

历久弥新说名句

在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卷三二有一则故事。有一群瞎子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模样,他们纷纷围着大象,去触摸象的身体。摸到鼻子的说大象像一根管子,摸到耳朵的说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说像一根萝卜,摸到象身的说像一堵墙,摸到腿的说像一根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像一条绳子。因此“瞎子摸象”便成为一则成语,用来讽刺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却不见整体的人。

苏东坡有一篇文章《日喻》,是说有个瞎子因为天生的缺陷,从来不曾见过太阳,凭着别人向他描绘太阳的模样就像铜盘一样。于是他敲铜盘而有声,之后听到钟声,就以为是太阳。又有人说太阳光像蜡烛,他摸了蜡烛的形状,之后摸到钥匙,也以为这就是太阳。后来,凡对事物的本质不求甚解,凭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产生误会的情况,便用“扣盘扪烛”的成语来形容。

不过,有人虽然四肢健全,目光澄澈,却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为活了一辈,虽然身体健康,却是心盲。

有一个小故事是关于苦行僧与盲人的对话。话说一位苦行僧在晚上转过一条巷子时,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子深处静静地移了过来。他听到有个村民说:“瞎子过来了。”僧人听了十分吃惊,就问那个村民:“那挑着灯笼的人,真的是一位盲人吗?”村民肯定地告诉苦行僧他是个盲人没错。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提着灯笼自己又看不见道路。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觉得迷惘和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移到了僧人的跟前。僧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很抱歉地问一声,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回答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要是没有灯光,那么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僧人又愣了。盲者缓缓地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僧人说:“是啊!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也更让别人看见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苦行僧听了恍然大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句的诞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1杯水于坳堂2之上,则芥3为之舟;置杯焉则胶4,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6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完全读懂名句

1覆:倾倒。2坳堂:音āo,可容小水的低洼地。3芥:小草。4胶:黏。5培风:培,通“凭”。培风,即乘风之意。6夭阏:阏,音è。夭阏,阻碍之意。

如果水的积累不够深,则无力负载大船。倒一杯水在小洼地上,只能以小草为船。如果将杯器放置在小洼地上就会黏着不动,因为水浅而船大。风积累的力量不够厚实,也就无力负载巨大的羽翼。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其下,然后才能如现今凭借风力。背倚青天却没有阻碍,然后才能如现今一路向南方飞去。

名句的故事

这段文字出自于《逍遥游》篇,庄子在文章一开始,便着墨于大鹏的巨壮之姿,能乘风飞至九万里高空。又借水之于舟,譬喻狂风之于鹏。而鹏之雄心壮志与力道,绝非蜩与学鸠这等小蝉小雀所能理解。小雀的视域与《秋水》篇所谓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或是“夏虫不可语于冰者”如出一辙。“井底之蛙”的小知小见者,是无法想见海洋的壮阔的。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一句,在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有一相类的词句,然而情境却大异其趣。话说海棠诗社在散后一年,正逢初春时节,众人意想趁此“万物逢春”之际,重起诗社,且更名为“桃花诗社”。当时,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人以“柳絮”为题填词。众人所写,皆是感伤之作,独宝钗力排众议,说:“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她的《临江仙》果然与众不同,最末一句尤其绝妙:“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意即:春光你莫笑我没有根,凭借着好风的力量,送我上青云。而事实上,青云更意指着飞黄腾达,居高位之意,也可说充分显现她热中世俗功名一面。自从她与宝玉成亲之后,就一再软硬兼施,要宝玉回到世俗正途,在这句词里,读者对她的心态一览无遗。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中国文学中,言及“青天”、“青云”者不在少数,延伸出的意境也大异其趣。

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借着梦境神游天姥山的奇境,仿佛云天洞开,奇幻迷离,诗中说:“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即是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长年寄情于山水,登群山巨壑。他自制木屐,前后有活轮。上山便卸去前齿,下山则卸后齿,以求身体平衡。其诗《登石门最高顶》有诗句:“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李白此处可谓呼应谢灵运的青云壮志。

但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却把蜀道险阻的难度,夸张成更难于上青天。上青天,本已是难事,而蜀道之难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足见蜀道惊险。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更将蜀道的崎岖盘错,与青春容颜相扣。倒是令人想起,相传伍子胥过昭关,内外交逼之下,竟然一夜就白发苍苍的传奇。

而众人娴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与明月的感伤意象,到最后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总结,把对空望月的愁绪,交织一种绵绵无尽的情感网络,“青天”未尝不是一种慰藉的来源。

然而,“青天”既非大自然的一环,非壮志凌云,亦非淡淡怀思,而是一种空荡不安的表征,但看李商隐《嫦娥》一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青天”,着实有别于众诗人的诗路。“青天”在李商隐笔下,俨然成为无边无境的孤寂难耐,夜夜复夜夜,得面对孤独侵吞的苦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