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1)

前面九期,我们一起分析了眼睛、眉毛、唇齿、面部、手部、体态、服饰的描写,又一起看了《红楼梦》和《水浒传》是怎么描写人物的。上两期,我们讨论了一下怎么写王一博和龚俊。

这一期,就到了于朦胧啦!

好啦,话不多说,先把我写朦胧的诗和词放上来吧!

瀛洲玉雨

庚子年,观演员于朦胧,白皙而美风姿,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有梨花之洁素,有仙子之俊雅。故作此文以记之。

朦朦玉雨盛瀛沦,胧月光莹映绛唇。

迭雪仙姿翩薄暮,繁霜粉瓣弄轻颦。

冰肤面胜昆仑玉,秋水眸如北朔辰。

应作瑶台前世宿,何缘下界入红尘?

采桑子·寻醉梦

庚子新春,饮黄酒数杯,半醉,观檀郎于朦胧。赏其古装扮相,面若敷粉,唇若含朱,眉胜墨画,削肩细腰,资质风流,上着素色交领衣,下系皓白百褶裙,外披月白大袖衫,手握桃花酒一壶。孰视之,爱慕之。朝有所思,暮有所梦,作此文以寄之。

冰肤粉面凝如玉,

眉眼如描。

漫卷冰绡,

蝉翼轻纱束细腰。

酒兴芳气撩人醉,

皓齿香飘。

笑靥微潮,

万种情思炽胜燎。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2)

可能有的读者会发现,小淇写朦胧的诗和词在对仗和一些措辞方面,还需要修改。比如,“北朔辰”的拼凑痕迹太重。此外,“蝉翼轻纱束细腰”这里,小淇使用了苏曼殊的原句,教授看了以后,告诉小淇,初学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用原句。

实话告诉大家,《瀛洲玉雨》是小淇写的第一篇写小哥哥的诗,《采桑子·寻醉梦》是小淇写的第一首词,所以,当时小淇写诗填词的功力还很生疏,措辞也比现在新写的要差一些。诗已经写好了,词也填好了,小淇现在好几次想要修改,却不知道怎么改好了。所以,要是哪一位读者有好的建议,麻烦评论或者留言给小淇哦!

此外,小淇对于朦胧和其他的柠檬们是非常感谢的,因为小淇最开始写诗填词的时候,把写好的诗词发到了朦胧的超话上面,收获了大家非常多的鼓励。是大家给予了小淇写作的信心。小淇也在这里,再一次向朦胧和柠檬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下面,先奉上目录~

目录

  1. 堕入凡间的仙鹤
  2. 李商隐与“仙”
  3. 作诗填词
  4. 加上小序

堕入凡间的仙鹤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3)

还是那句话,写人,最重要的就是抓特点

朦胧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古装仙男非他莫属!所以,我们在写朦胧的时候,一定要处处体现“仙”的特点。

此外,朦胧给人整体的感觉是素雅、洁白的。所以,我们在写朦胧的时候,用词也要洁净,不能像写浓颜系帅哥一样,用温庭筠风格的“红”“绿”“金”等抓人眼球的配色。

李商隐与“仙”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4)

想要突出“仙”的特点,小淇要又要安利一位诗人——李商隐。

首先,李商隐非常擅长用华丽的辞藻、仙界的意象,塑造出难以企及、如梦如幻的仙境气息。比如:“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还常常在诗中写宋玉、楚襄王、嫦娥、湘妃、宓妃、李夫人、西王母等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也常常引用瑶池、蓬莱、龙宫、高唐等仙境典故作为意象若想要体现出朦胧的“仙”,就可以模仿李商隐的这种写法。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5)

此外,李商隐还创造了许多早期的象征诗、朦胧诗。他善于用隐晦的表达来诉说难以言说,甚至是不堪启齿的感情。比如:用“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写所思之人的遥远;用“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写爱之深、思之苦;在“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中,通过写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来表现闺中女子对爱情对渴望和追求……所以,各位姐妹们要是想隐晦地、含蓄地表达对朦胧的爱慕,也可以学一学李商隐的写法。

作诗填词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6)

小淇也非常喜欢李白的《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小淇非常佩服李白在《清平调》中的精巧构思。他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小淇觉得,朦胧与梨花那种“粉淡香清自一家”、“玉作精神雪作肤”、“仙姿白雪帔青霞”的气质十分相似。此外,梨花相传是长在仙界“瀛洲”的花,所以又名“瀛洲玉雨”。所以,小淇在诗《瀛洲玉雨》中就采用了李白在《清平调》中的写法,把朦胧比作梨花来写,又把“瀛洲玉雨”作为标题。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7)

“朦朦玉雨盛瀛沦,胧月光莹映绛唇。迭雪仙姿翩薄暮,繁霜粉瓣弄轻颦。”四句,小淇把朦胧和梨花交互着写,既是写梨花在月下洁白光莹的样子,又是利用梨花营造出“仙”的氛围,体现出朦胧素雅洁净、仙气飘飘的样子。后面“冰肤面胜昆仑玉,秋水眸如北朔辰”小淇把朦胧的脸比作洁白晶莹的昆仑玉,把他的双眼比作北斗星,就是要写出他的帅~最后的“应作瑶台前世宿,何缘下界入红尘?”小淇用了一个问句,问朦胧这样的仙子为什么要下凡,点破他“仙”的特点。(小淇特别喜欢这一个问句。)此外,小淇这首诗就用了李商隐营造“仙”的氛围的手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瀛沦”、“胧月”、“迭雪”、“仙姿”、“繁霜”、“昆仑玉”、“北朔辰”这些神话的意象,或是自然景物,都营造着“仙”的氛围。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8)

在写《采桑子·寻醉梦》的时候,小淇确实是喝醉了。小淇在过年的时候多了几杯热黄酒,算是半醉了,看到了朦胧下面的这一张照片。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9)

这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剧照,照片里朦胧饰演着上神白真,手里还拿着一瓶桃花醉。

上阙,小淇描绘了朦胧在照片的样子,先写他面若敷粉,肤如冰,又如凝脂玉。再写他随风飘动的层层白纱,每一层卷起的白纱都撩拨着小淇的情思。最后用了苏曼殊的句子“蝉翼轻纱束细腰”写朦胧极细的腰,和风流的体态。到了下阕,或许是酒后壮胆,小淇幻想了朦胧醉后的样子。说到醉态,小淇特别喜欢《红楼梦》里秦可卿房中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小淇便以此为灵感,写了幻想中的酒后的香气:“酒兴芳气撩人醉,

皓齿香飘。”最后,确实是因为小淇喝醉了,双脸滚烫滚烫的,再加上看着朦胧,春心萌动,所以写了“笑靥微潮,万种情思炽胜燎。”

加上小序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10)

我们的文章不只要给其他粉丝看,有时候也要给教授、杂志编辑他们阅读。小淇每一次写完都会拿给教授请求指点,也会把一些写得好的拿去投稿。虽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有小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读者就不知道朦胧有什么特点,是个怎么样的人,甚至不知道朦胧是谁。所以,我们在小序里面就一定要讲清楚,朦胧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在《瀛洲玉雨》的小序里,小淇先点出了于朦胧的名字和他的职业,告诉大家我写的是谁。然后,小淇用“白皙而美风姿,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大致描绘出朦胧的外貌,写出他的帅。最后,用“有梨花之洁素,有仙子之俊雅。”点出小淇把朦胧比作梨花,点明他“仙”的特点。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11)

至于《采桑子·寻醉梦》,小淇先交代了写作背景:“庚子新春,饮黄酒数杯,半醉,观檀郎于朦胧。”毕竟这是小淇唯一一次醉着填词。然后,因为小淇是看着他的照片写的,所以写了他照片上的样子,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赏其古装扮相,面若敷粉,唇若含朱,眉胜墨画,削肩细腰,资质风流,上着素色交领衣,下系皓白百褶裙,外披月白大袖衫,手握桃花酒一壶。”最后,就表达自己醉后的爱慕啦:“孰视之,爱慕之。朝有所思,暮有所梦,作此文以寄之。”(害羞ing~)

于朦胧的励志故事 人物分析III应作瑶台前世宿(12)

最后,我们来到——检查!小淇最喜欢用的检查方法是,把名字盖住,然后把诗拿给朋友看,让她们猜猜写的是谁。如果她们能猜出来,就算是成功啦!

这里,小淇再提一下,因为我们写小哥哥的诗词是要发到超话上面的,读者也以粉丝为主,所以,我们在措辞上要尽可能地简明易懂。

下期预告

到了这里,我们就来到了明星solo的终章啦!

再往后就是小淇的最后一个系列——两期历史人物的写法:《历史英雄I——卫青、霍去病》和《历史英雄II——汉武帝》。这两期,小淇会请出正主——霍去病,以及小淇特别佩服的汉武帝、卫青,和大家一起看看怎么写历史中英雄。

小淇目前计划每周六上午给大家更新一篇。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哦!大家有任何想法或者建议都欢迎评论或者在后台给小淇和蕙纕留言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红楼梦》. 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2】李商隐. 《李商隐诗全集》. 武汉:崇文书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