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再见,南屏晚钟》,聚焦“男同性恋者的妻子”(以下简称“同妻”)这个角色,讲述了一个家庭的鸡零狗碎的故事。但看完电影,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女主的人生悲剧,不是因为她是一名“同妻”,而完全是因为,她是一个“怨妇”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1)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海报

女主的丈夫是一名同性恋者,这个是影片设定的事实。但这个事实,并不会必然导致女主的人生悲剧,她把一生耗给了一段“没有爱的婚姻”,这样的人生悲剧,完全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

她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条路,过另外一种人生。比如离婚,然后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或者,不离婚(如果她一直深爱这个男人的话),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幸福,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是”,有人可能会说,“离婚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孩子、经济,等等;不离婚,就算是真爱,也肯定会有很多委屈。这不是两难么?

说得没错,现实的确会是这样的。但是,谁的一生不“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呢?谁的一生不“肯定会有很多委屈”呢?这跟男主是不是同性恋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难道异性恋夫妻都是顺风顺水相亲相爱的一生?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男主是不是同性恋者,而是当她知道丈夫的心已另有所属之后,她自己作何选择的问题。活在现代社会里,她是有选择自由的

而她偏偏选择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怨妇”。

“怨妇”们最拿手的,就是指责他人,而且,语言恶毒。比如:女儿女婿刚从美国回来,女主想套近乎却三两句就把天给聊死了,尴尬走开之后,她却过来指责丈夫:“没有热乎劲”“真是病得不轻”。

女儿就更不用说了,从小被她各种数落,如今女儿自己也快当妈了,还被她当面诅咒:“我当初就应该掐死你”“你的孩子有你这样一个妈,将来也够受的”。就连小狗巴顿也有错:“明明是我抱回来的吧,它现在就爱跟着你爸”“就是贱”……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2)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截图

“怨妇”们为什么喜欢指责?原因有三。

其一,从思维上看,“怨妇”们的思维逻辑只有一条,就是不管大事小情,自己总是对的,有问题那肯定是别人的。所以,凡是合自己心意的,就是真理;凡是不合自己心意的,就是胡说。如果有人试图跟她们讲道理,那纯粹是对牛弹琴自找没趣。

邪教组织打着“戒邪淫”的旗号,这个合女主的心意,所以,“赵老师是行走在人世间的活菩萨”。女儿告诉她同性恋不是病,也治不了,她直接发飚:“不懂就别瞎说。”

一家人去亲戚家作客,丈夫劝她以后不要卷入别人家的矛盾,“那是二伯家的事”,她上来就直接人身攻击:“还不让人发表意见了?真是心理变态!”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3)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截图

其二,从心理上看,指责他人至少可以在形式上把责任甩给他人,给问题找个“背锅侠”,从而,自己就不用为此负责了

女主的婚姻出了问题,她自己不去反思和抉择,却一直怪女儿是“白眼儿狼”,没有做“我和你爸之间的粘合剂”“要是头胎你哥哥留下了,哪里会有你?你爸也不会嫌弃我了”。她刚开始这么说,可能是为了发泄情绪,但久而久之,自己竟当真了,以为婚姻不幸都是别人的过错铸成了,自己就心安理得地当“怨妇”了

另外还有一种“怨妇”,会反过来指责自己,但这种指责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逃避责任的另一种形式。比如祥林嫂,逢人就自责:“我单知道冬天会下雪……”这样的自责其实只有一个意思:“我都这么自责了,你就别怪我了吧?”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4)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截图

其三,从能力上看,“怨妇”们缺少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能力,她们不会从他人的视角看待和理解身边的事情,不能体谅他人的感受

上小学的女儿在学校遭到了误会,女主不仅不听女儿的解释,还一口咬定:“必须转班”“谁让你发育得这么早”。女儿气得差点儿寻了短见,但对于女主来说,“不就是转个班嘛。”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5)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截图

跟丈夫的婚姻也是这样,她在这种没有爱的婚姻里挣扎了半辈子,只知道自己很苦,却不知道,对方也很苦。她紧紧地盯着丈夫,甚至处心积虑为丈夫养了宠物,想拴住丈夫的心,却终是枉然。因为她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对方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甚至,她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因为,“怨妇”们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不正视现实,只活在自己的“观念”里

丈夫是同性恋,这是她亲眼目睹的事,但一闹再闹过后,拖了几十年,还是没有去离婚。不是因为她还爱这个男人,而是因为她耻于离婚,又害怕主动作出选择

结婚前她就说:“什么爱不爱的?女人总得要结婚吧?”婚姻已名存实亡,她只会跟女儿抱怨:“你敬爱的爸爸是个同性恋,丢不丢人呐!”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6)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截图

“丢不丢人”这句台词在影片里出现过两三次,可以说,也是女主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就为了“不丢人”,她在婚姻里苦苦挣扎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从这段婚姻里抓到什么,以致于她都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还有很多别的选择。

道路千万条,她为啥偏要选择当“怨妇”

这种选择的背后当然有很复杂的心理原因和现实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当“怨妇”是一条看起来最容易的路

女主不选择离婚,因为很显然“错误”和“责任”都在男方,这样,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占据“道德”和“道理”的制高点上,赢得“婚姻斗争”中的绝对优势,而把一切不幸都归罪于男方

而如果作出选择(不管是离婚还是不离婚),她需要自己去面对各种未知的艰难,她需要自己去承担选择的后果

她害怕承担这个后果。所以,她不想作出任何选择。然后,她抱怨生活里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而这些,全都是别人的责任。

责任都是别人的,道理都是自己的,看起来,这是一个又“聪明”又“划算”的选择。但这恰好是女主一生都深陷痛苦而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

因为生活不会因为你“赢得了道理”,就真的赢来生活的美好。女主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在生活面前,她始终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放弃自主选择,也是选择的一种

每个人,都必然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她一生的痛苦就是她选择“不主动作出选择”的后果。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不是同妻)(7)

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截图

害怕未知,害怕承担选择的责任,其实是我们平常人都有的一种情绪。这种害怕,就像一个洞穴,退却一步也许会让我们一时得以安心,但如果我们不能冲破这种恐惧,直面问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它最终会把我们困在生活的黑洞里,而这个黑洞只会越来越黑越来越小,直至让我们动弹不得

作者简介

彩虹心理咨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服役十八年的退役军人。心理咨询擅长领域:个人成长、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情绪管理。更多优质心理文章,欢迎关注“彩虹心理咨询”。

#心理电影# #心理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