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法与步法的异同点

在以前我没有正式接触传统武术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身法和步法,它是两个东西。

但是,直到我正式地接触到功夫时,我才知道,其实身法与步法,没有什么所谓的异同点。

他们两者是等同的,身法即步法,步法即身法。

【身法=步法】

初学拳的几个动作(身法和步法怎么理解)(1)

因为我们在步子移动的过程中,必定会带动上半身的移动,就是身子的移动,不可能出现上半身停在原地,咱们下半身跑出去几米远,不存在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当你上半身进行移动或者说拧身旋转的过程中,脚下呢,必定会有相应的步子与之配合。所以说两者是一样的,是一个状态。

包括我本人在没有正式接触传统武术之前,也就是所谓的小白、外行人,往往认为步法是很简单的一样东西,就是简单的,往前、往左、往右、往后,其实不是的。

一旦融入到传统武术当中,把身子练好了以后,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拳击?拳击的步子和身子,其实整合得就非常到位,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身子带出来的,包括他的步子。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整劲。

俗语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这个步说得是什么?不是简单脚步的移动,而是指由内驱外,用身体带动步法。说得是这个。

像这种用身子带动步法的移动,有什么好处呢?它的好处就是做到了上下同步打击,可以手脚同时运动,脚下越快,手上同样也快。在此状态下,我们整个身体就像上紧了发条一般,出手可以做到连续不断打击,可以做到上下相合,这就是手脚齐到。

在古代那个保守的年代,基本上靠拳吃饭的人,都得藏一手,不能全部露给别人看,露给敌人容易被摸清底细,受打压。露给徒弟看,容易被徒弟学走,就没饭吃,或者徒弟另开炉灶抢饭碗。所以都得藏一手。

而往往藏得这一手,就是步法,也就是身法。

大家要知道,搏击当中,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你一拳能打多重,或者一腿能踢多重,而是在于你的身法移动够不够灵敏,能否在移动过程中打出一个强而有力的直拳,或者说踢腿。这样你才能有效的进攻对方,或者躲闪多方,游刃有余。

初学拳的几个动作(身法和步法怎么理解)(2)

一旦你有了身法,就具备了这个搏击的前提,所以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靠拳吃饭的年代,师父往往不教这个东西,因为一旦教了,就等于徒弟把师父的东西全学走了,而且还有一句拳谚,所谓:拳怕少壮。

东西都学走了,还比自己年轻,往往师傅很容易就打不过徒弟了,那个时候为了立威信,师傅肯定要比徒弟厉害,所以往往就藏着这一手身法,哪怕他比徒弟年纪大很多,他也能把徒弟玩得团团转,就是因为徒弟没有一个灵活的步伐,追不上师父,也打不着师父,徒有一身劲力,也使不出来。所以大家从这句话就能明白,步法的一个重要性。

2、原地到动步的训练变换

当然,其实以前的老拳师,也不是个个都是保守的,有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保守,而是身法实在难学,徒弟学不会,为什么学不会呢?因为学身法和步法,他是有一个阶段性的,我们刚开始,要从单关节的盘练开始,然后慢慢的进入到组合劲力里去,然后才是去学步法的转换,比如说有原地的交换步,慢慢的过渡到往前的一个近身步。

筋骨体系,先讲全身的各大关节打开,全部开发出来,把大筋的弹性给盘出来,也就是所谓的松活弹抖。

初学拳的几个动作(身法和步法怎么理解)(3)

然后,再把全身的各个关节组合到一块儿去,形成一个合劲,形成一个整劲,也就做到一个崩弹,全身整劲节节贯穿而出。

身上的劲力都盘好了,我们就开始加入步法的移动,我们先从原地的一个交换步开始,就是先往前迈左脚,然后收回来,再往前迈右脚,这么练。

然后再开始正式的进行步法的移动,先是最简单地往前直走。然后再慢慢的过渡到斜着走,三角步,然后再慢慢的过渡到可以拧身、转身,一下子从正面转到侧面等等这种复杂的变化,它是一步一步过渡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