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崇阳县以小麻花出名,尤以白霓镇的小麻花为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崇仁古镇美食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崇仁古镇美食街(湖北崇阳香飘欧美)

崇仁古镇美食街

湖北崇阳县以小麻花出名,尤以白霓镇的小麻花为最。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里说的就是白霓镇的小麻花。

白霓镇,因桥而名。

大市河从镇中心穿过,据传一位叫熊白霓的人修了这座石拱桥方便路人过河,人们为了感谢他,便将该桥命名为白霓桥,后来这里便以桥为起点开始聚集成古镇,便是白霓镇。

据志载,白霓古桥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初名白泥桥,嘉靖40年(1561年)重修,改名白霓桥,已历明、清、中华民国600多年历史。

白霓镇有一条明清石板古街,曾是江西、湖南商人往来汉口的必经驿道,一度十分繁华。在清末民初,这条长350米、宽4米的小街,竟有300多家商铺和作坊。

“白霓街、白霓街、麻花馓子摆不开”。据史载,这一条古街的300多户商铺,其中有10多户麻花馓子店,那油炸麻花馓子的油香味,让人馋涎欲滴。来到崇阳的人,无不要带一些白霓麻花作为礼物。据载,白霓的麻花真正成名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岁月悠悠,那曾经让人垂涎的麻花,至今还散发着当年的香味。

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危小宝女士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她是白霓镇第一个注册专业生产麻花公司的,创造了“君欢”麻花品牌。

危小宝夫妇在上世纪从国企下岗,她突然想到外婆家曾做麻花,便与丈夫在石板街上盘下门面,凭儿时的记忆研制出各种口味的麻花。上世纪90年代初期注册了“君欢”麻花。

由于南米北面的差异,白霓处于官驿的优势,能够得到面粉,凭借当地匠人灵巧的双手,一改北方的粗壮麻花,搓成如女性手纤细般的小麻花。色泽均匀,略有光泽、无焦生现象,酥松、质脆,油香,无异味,长短、粗细均匀。因此,白霓麻花是南派麻花代表。

方福德原是该镇高中的物理老师,1995年一次出差到湖南,听到有人叫卖“白霓麻花”,他深受启发,回家做起麻花生意,后来辞职创建“湖北众望科工贸有限公司”,1998年开办了一家麻花厂。

方福德发明了自动搓麻花的机器。他还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将麻花变成不同的口味,咸味、甜味、海苔味等。他的麻花已远销海内外,成为崇阳小麻花产业的“老大”。

目前,崇阳县有小麻花生产企业60多家,在全国年销售量超过6万吨,年收入10多亿元,年纳税额超过6000万元,并出口美国、日本等海内外市场,成为中华传统食品的代表之一。2017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崇阳麻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