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二次大型战役,为了吃掉黄维兵团,我军派遣大量军队对黄维兵团发起进攻,进行包围作战却始终难以将其击溃,就在这紧要关头,华野派遣大量军队加入此次讨伐作战之中,才终于成功将其吃掉!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1)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中野,华野两个集团军,在此次作战的三个阶段之内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对整个战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在对灭黄维兵团的作战之中,若不是双方之间的紧密配合,恐怕最终难以吃下,

1948年11月25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我军开始对黄维兵团发动进攻,面对作战能力极强的黄维兵团,我方可是下足了血本,近乎全军出击,中野更是派出了7个纵队将其围在了双堆集之中。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2)

淮海战役

可是尽管派遣了如此之多的军队,可是在当时,我军在面对黄维兵团的突围之中,都只得艰难防守,虽然将其包围,但因为缺少弹药,再加上重武器火力打击不足,导致始终难以将黄维兵团消灭吃掉。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心头大患,12月3日,我军命令华野派遣军队,赶赴双堆集支援中野,务必尽快消灭据守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接到命令的华野迅速调遣部队,赶赴支援中野,并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由中野负责指挥。

赶赴战场的华野在中野的指挥之下,迅速展开部队,开始对部署在大王庄附近的敌军发起进攻,在与敌军被称为“英雄团”的33团,和被称为“威武团”的54团的交战之中,我军围绕此地,先后展开了多次攻防之间的较量。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3)

淮海战役

12月6日,为了突出重围敌33团组织兵力,对周尹庄发动攻击并成功占领一处高地,面对敌人的反扑,我军迅速组织58团和59团发起反击,在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之后,成功夺回高低,敌军再次被我军逼退。

12月9日,成功击退敌人的反扑之后,未彻底消灭敌军,我军乘胜追击,开始对大王庄发动猛烈的进攻,先后出现了多次的攻防转换,此地陷入了激烈的交锋之中,一直持续到10日黄昏十分,才终于将大王庄彻底占领,消灭了据守在此地的33团。而大王庄的失手,也使得我军在之后得以长驱直入,一举歼灭黄维兵团。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4)

淮海战役

而纵观整个淮海战役,我军无一不是依靠中野华野双方之间的紧密配合,才最终得以成功在在淮海战役中大获全胜,而在战前部署中,更是因为我军提出了详细战略部署,让我军在战争之中,目标明确,为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我军可谓是做了长久的准备,而早在淮海战役之前,济南战役刚刚结束2天之时,我军便就下一部作战计划,提出了初步设想,其中粟裕便是率先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并随着时间的推进就淮海战役,逐步将小淮海转变成为了大淮海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5)

淮海战役

一开始对小淮海的构想之中,是以徐州为中心,进行战略部署,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以确保在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能一举将长江以北地区全部掌握在我军手中。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粟裕认为,光凭中野的力量,面对在淮海一带的黄百韬,黄维,杜聿明等部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加上华野,一同进行此次歼灭战。

在歼灭战之中,我军应该将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黄百韬,黄维,以及杜聿明的三支部队,应当采取一贯以来集中优势兵力的做法,逐个打击并击破三人领导的部队。而面对粟裕对于淮海战役的构想,毛主席高度认可,并将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完全交付到了粟裕手中。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6)

粟裕

而在淮海战役之中,粟裕同样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带领15万中野和45万华野,总计60万军队成功击败敌军80万人,赢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而除了上述说过的在第二阶段的战役中,率先将黄维军团围困,为华野消灭黄维兵团争取了宝贵时间之外。

其中在第一阶段的战役之中,为了消灭黄百韬的部队。人数较少的中野在战争之中,同样积极配合华野进行作战任务,在华野与黄百韬军队作战的途中,中野因为人数较少,因此在战争之中,主动担负起来打援的任务,带领人马不断阻击和牵制赶来增援黄百韬的各路军队,为消灭敌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7)

淮海战役

在第三阶段的作战任务中,同样作为预备队,在华野与杜聿明的交战过程中,先在其逃跑路线,以及增援路线之中,部署了大量兵力。也正是因为中野华野双方,在战争之中,完美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因此才能在与敌军差距20万人的情况下,成功击溃敌军,实现淮海战役的胜利。

不难看出,也正是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得我军奠定了长江以北地区,使得国民党只得退守长江,而在之后国共双方之间的身份地位,也因此从战役的胜利得以完全逆转。

那么在这场关键战役之中,作为整场战役总指挥的粟裕,他又是为何会选择打淮海,并且又是通过什么提出了,“大淮海”和“小淮海”的战略构想呢?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8)

要说到“大淮海”和“小淮海”,那就要从1948年1月开始说起了,因为正是在这时,我军成功击破了陇海,平汉等地,并且由此恢复解放了大量地区,歼灭敌军7万余人,也正是再次粟裕有了淮海战役的最初设想。

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发电,在电报之中,粟裕就全国战争局势,提出了忽集忽分,在战略上,我军不将兵力集中在一处,但若是一旦开战,便要能迅速集结起来,并且随时寻找机会将敌军歼灭敌军。

而在这时,面对中央以长江以南作为战略中心的观点,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并且详细阐明了暂时不应渡河南进,而是应当先集中兵力,在淮河一带对敌作战,而不应当急于渡江南下对敌人发动进攻。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9)

淮海战役

面对粟裕提出的战略构想,成功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并且从1948年4月开始,就此构想进行了多次开会探讨,粟裕也在此时间之中,将淮海战役的初步构想逐步完善,并且会议之中将其完整阐述了出来,最终获得毛主席等人的一致认可。

而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国共之间战力逐渐变化,使得粟裕开始借由此时,开始进行了“小淮海”的战略构想,并且多次同中央进行探讨,粟裕对小淮海的战役构想也因此得以获得补充与完善。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10)

淮海战役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方在同国民党内战之中的节节胜利,我方从一开始的小淮海战略构想,也因此在逐步扩大,尤其时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国共双方之间的局势产生了根本变化,我方也在战争之中逐步取得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军原本构想的小淮海战役,也因此开始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改,粟裕也因此与手下,就当时国民党与共产党双方之间的战场局面,进行了再次探讨分析,并开始对原先的小淮海战役进行了思考。

最终,原本只是打算通过淮海战役,打出一些优势的小淮海战役,因为局势的变化,最终不断扩大扩大在扩大,以至于后来若是想要实现,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战略转变,光靠中野的兵力,已经远远不足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役。

中野如何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有多强)(11)

淮海战役

不得不向华野请求协助,进行协同作战,并在淮海战役开始之时,共产党集结了60万人,国民党则有80万人,双方就长江以北展开了一场空前对决。原先小淮海的战略构想,也因此变为了如今的大淮海。

战略目标也从打几场漂亮的歼灭战,变成了,迫使敌军在长江以北与我军决战的场面。而这样的战略转变,也可以看出,粟裕在战争之中,为适应战争局面,而随时对计划进行修改,推翻原先计划的高度变通,以及他在面对敌军远超自身部队时,所展现出来的超强指挥作战,随机应变的强大实力。

共产党正是有着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我军在同国民党的战争之中,得以获得最终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