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丽君逝世27年(邓丽君逝世于1995年5月8日)的日子里,她曾演唱的一首《相见不如怀念》,成了人们今天纪念她的首选歌曲歌曲优美动听,演唱声情并茂,实属精品中的精品,绝对百听不厌,历久弥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也许相见不如怀念感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也许相见不如怀念感悟(原创别拿相见不如怀念)

也许相见不如怀念感悟

在邓丽君逝世27年(邓丽君逝世于1995年5月8日)的日子里,她曾演唱的一首《相见不如怀念》,成了人们今天纪念她的首选歌曲。歌曲优美动听,演唱声情并茂,实属精品中的精品,绝对百听不厌,历久弥新。

好在,我初听便知曲中意,再听更是曲中人,因此,我始终欣赏邓丽君的演技,青睐曲调的优美,却从不认可“相见不如怀念”的思想。

“相见不如怀念”,适用范围极小,不具普世价值,如果不加选择地广而用之,必然会背离生活的底层逻辑,错失一段人间真情。

“相见不如怀念”,表达的是一种情浅缘尽的情感,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貌似理智的矜持,其实,它背后的潜台词呼之欲出:“怀念不如相忘”,“纠缠不如两清”。如果是情深缘在,那绝对不会是“相见不如怀念”,而定然是“怀念不如相见”。不然,就不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叹惊艳世界。

是的,不管是“情深缘在”,还是“情浅缘尽”,“怀念”与“相见”都不是选择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怀念”是“相见”的前提和缘由;“相见”是“怀念”的愿景与结果。没有“怀念”就不会有“相见”,“相见”是“怀念”的顶级形态,或者说,“相见”是“怀念”的终极表达形式。如果我们把“怀念”当作是一种理论,那么“相见”就是实践。“怀念”是真是假,是深是浅,需要“相见”的检验。“怀念”——“相见”——“怀念”,这才是生活的自然逻辑,没人敢背离,也没人想背离。

既然“怀念”必然走向“相见”,那为什么有人宁可“怀念”,也不愿“相见”呢?那是因为,有一种“相见”叫尴尬,有一“相见”叫失望。

我们知道,“相见”在生活中常常呈现两种形态:第一种是不期而遇。这样的相见,给“情深缘在”的人以惊喜,给“情浅缘尽”的人以尴尬。第二种是相约而至。这样的相见,给“情深缘在”的人以温存,给“情浅缘尽”的人以了断。所以,见与不见,都不是“怀念”的错,而是患得患失惹的“祸”。

当然,“相见”与“怀念”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相处模式。“怀念”简单,单向即可,可以我行我素,不分时间、地点、环境、场合,想怎么怀念就怎么怀念;“相见”复杂,需要双向奔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给力,讲究时间、地点、环境与氛围,拒绝我行我素,否则,就别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正因如此,司马光在单相思的痛苦中写下了“相见争如不见”(见《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的诗句,表达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的复杂情感。纳兰性德在《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中也借弃妇之口,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慨叹,曾经的相亲相爱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相离相弃:“初见”值得“怀念”,如今何须饮恨“相见”!

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确实有两种情形叫人“相见不如怀念”:一是暗恋、单相思;二是移情别恋、相离相弃。除此之外,谁还敢再说“相见不如怀念”?就连脑瘫身残的余秀华也能克服重重困难,《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何况我们这些身体健全情感丰富的壮男盛女?

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适用范围极小,不具普世价值,是情浅缘尽者的故作矜持,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我们千万不要广而用之;“怀念不如相见”才是绝对真理,是情深缘在者的愿景与期盼,是自然而然的生活逻辑,我们千万不要弃而不用。

但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如愿“相见”,且不负“相见”,哪怕“鹊桥相会”只有一年一度,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