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一向是个藏愚守拙的姑娘,在王熙凤眼中是个“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女孩子。薛姨妈口中的宝钗,“古怪着呢”,而且不爱花儿粉儿。

可就是这样一个古怪的女孩子,不喜欢花花粉粉,却突然有一天想要扑了蝴蝶来玩耍。蝴蝶倒是没有扑到手,却还碰到了好几件事,由此,宝钗扑蝶一事,引发了许多人对宝钗性格和言行的质疑。下面逐一分析。

宝钗扑蝶这件事,发生在芒种节这天。大观园中女孩,无论是主是仆,都按照风俗打扮得花枝招展,将用柳枝、绫锦等做成的轿马、旌幢系在树枝上。女孩子们都在大观园里玩耍,唯独不见林黛玉。

于是宝钗打算去把黛玉喊出来。正在去往潇湘馆的路上,忽然看见宝玉进去了。宝钗站住了,想着宝玉和黛玉两人不避嫌疑,而林黛玉原本就多心,心眼比较小,她担心自己跟着进去了既让宝玉不方便,又让黛玉起疑心,因此折回。

薛宝钗扑蝶体现什么性格(从扑蝶前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1)


宝钗有这样的心思,可见她一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不沾惹是非,能躲是非就躲是非。而且,从上面这段心理活动来看,当时的宝钗,对宝玉并没有男女之间的感情。

正在宝钗原路折回之后,忽然看见一双大如团扇的玉色蝴蝶,一上一下,迎风飞舞。宝钗想扑了蝴蝶来玩,于是取出扇子跟着这对蝴蝶往池中的滴翠亭来。

曾看到过这样的说法,一双蝴蝶,象征着情情爱爱中的男女,而蝴蝶的颜色是“玉色”,既指莹润的白色,也可将粉绿色成为玉色,玉色不仅对应了宝玉、和黛玉的名字,也能指向宝玉那块玉的颜色。如果这样一解释,那么宝钗扑蝶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即是指向了宝玉和黛玉。

双飞的蝴蝶代表男女之间坚贞的情意,宝钗对这双蝴蝶感兴趣,是否映射了她想过要参与或者介入到宝黛的感情中呢?

薛宝钗扑蝶体现什么性格(从扑蝶前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2)

另一方面,不爱花花粉粉的宝钗,看上去和那些青春活泼的女孩大不相同,如果一个女孩对寻常的花和粉都不热衷,又怎么可能对翩跹起舞的蝴蝶感兴趣呢?宝钗扑蝶,究竟是在芒种节的节日氛围下,对爱情和世间的美好事物有了向往,还是她成熟外表下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宝钗扑蝶之所以令人们津津乐道,原因也在于此。

宝钗跟着这双蝴蝶,不知不觉走到了滴翠亭这里,蝴蝶飞过河去,宝钗也无心扑蝶了。偏偏这时候她听到了亭子里有人在叽叽喳喳地说话。

女夫子般的薛宝钗,原本应该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可惜,好奇心占了上风,宝钗先是在潇湘馆外站住了脚,这次又在滴翠亭外刹住了脚,留神听那亭子里的人讲话。这一听,就听到了宝玉房里的二等丫头小红的秘密。

从这次偷听里,宝钗处处留心的性格已经显露无遗

小红是宝玉房里的丫头,宝玉都对她没有半分印象。但宝钗隔着窗户,都能听出来小红讲话的声音,而且她对小红性格的判断也非常准确,在宝钗眼里,小红是个“眼空心大、刁钻古怪”的东西,而且,从小红和别人这段对话,宝钗知道小红的手帕被芸二爷捡到了,而且小红拿了自己的一块手帕给贾芸作为谢礼。

亭子里两人这么说着,亭子外宝钗忖度着这小红可不仅仅是在找手帕那么简单,她很快判断为小红干的就是“奸淫狗盗”之事。

薛宝钗扑蝶体现什么性格(从扑蝶前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3)


当宝钗在心里思忖小红的为人行事时,殊不知,读者们也在思量宝钗何以能对怡红院的丫头如此了如指掌。客居贾府的薛宝钗,看上去对很多事不闻不问,可事实上,以她处处留心的性格,只怕她对贾府上上下下人和事的了解,不比哪个主子奶奶差劲。有这样的性格和习惯,也许是宝钗天性使然,也许是宝钗潜意识里,对宝玉萌发了很深的兴趣,还有可能是因为宝钗客中格外小心,所以对于很多事会留心行事,以免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则是宝钗的偷听行为眼看要暴露的时候,宝钗为了脱身,情急之下将黛玉拉下了水,给小红制造了一个林黛玉在这里蹲着弄水偷听她们讲话的假象。

薛宝钗扑蝶体现什么性格(从扑蝶前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4)

论机变,宝钗做得非常完美。眼看着小红她们就要推开窗子,宝钗当时要躲也没处躲,就那么一刹那间,她能想出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不仅成功地甩开了自己偷听的嫌疑,还打消了小红的怀疑。可是,这种行为,无论怎么说,都显得不厚道。而且,事后,宝钗还心中觉得好笑,只管把事情遮掩过去,也不管小红她们怎么办,也不管被无端“背锅”的黛玉怎么办。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宝钗心机太深,其人无法深交。

宝钗这样的女孩子,事事都算周到,在人前人后也一向能博得许多赞美。只是她和凤姐一样,只要不干涉自己的利益,她们都可以为别人做出一定的让步;而一旦干涉自己的利益,肯定是自身利益为重,哪怕伤害了他人,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宝钗扑蝶一事中,宝钗人性深处弱点的真实展现。

作者:红楼夜思。欢迎关注本号:红楼夜思。从书里,看更广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