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唐山“乐亭发布”消息:7月14日下午,“七一勋章”获得者,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民政厅原厅长李宏塔回到故乡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亲手将象征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捐赠给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大钊之孙李宏塔)(1)

14日14时30分,李大钊纪念馆报告厅座无虚席。与共和国同龄的李宏塔健步走上主席台,把“七一勋章”交到乐亭县委书记李轶手中。他说,“从获得‘七一勋章’那刻起,我就希望把它捐给家乡,因为是家乡的热土孕育了我爷爷和父亲这样忠诚的革命者。今天我如愿把勋章捐给家乡,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大钊之孙李宏塔)(2)

李宏塔是河北乐亭人,1949年出生,1978年4月入党。其祖父是李大钊,父亲李葆华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守常”是李大钊的字,亦是李宏塔一辈子的执着追求。

今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宏塔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 优良家风的传承人”获得“七一勋章”。

李宏塔是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在民政系统工作18年间,他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他始终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以严治家,秉持了“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不变信念。

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大钊之孙李宏塔)(3)

“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

据新华社报道,在祖父牺牲22年后,李宏塔出生了,他是听着祖父的故事长大的。“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收入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

父亲李葆华多次教育儿子“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其家中的简朴也让人难以置信:老旧的三合板家具、人造革蒙皮的椅子,沙发坐下就是一个坑。2000年中央有关部门要为他调房,他说:“我住惯了,年纪也大了,不用调了。”

“最好的家风就是父辈的言传身教。”李宏塔说,他和父亲长期两地生活,偶尔借着开会进京探望,父亲总是埋怨其耽误时间,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父亲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38岁,李宏塔走进安徽省民政厅。“给老百姓多办实事、好事最合我意。”李宏塔说。

在民政厅工作期间,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用在下基层。很多同志都知道他的“反向工作法”:下乡时不向有关市县打招呼,经常让司机“把车子开到进不去的地方”,然后步行进村入户。

从群众家里出来,他再依次到各个部门座谈。“必须离开公路,直接去问老百姓。沿着公路、隔着玻璃看,不如自己的脚步踏实。”李宏塔说。

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流域发生水灾。为了摸清灾情,李宏塔连续20多天奔走在灾区,“反向工作法”起了关键作用:他从安置点灾民盛救济米的米袋里掏出米粒,揣进公文包回去找相关部门化验,检查救济米质量;他走进受灾群众居住的帐篷,发现酷热难忍,赶紧测量气温,并带着温度计来到县委书记办公室,几天后,当地党政机关腾出办公场所,安置了3万多名住在帐篷里的受灾群众。

曾与李宏塔共事过的同志回忆:他从基层调研回来,常常穿着军绿色的球鞋、卷着裤脚,鞋上满是泥土,到了办公室,立即叫相关处室同志就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协商解决办法。

“民政部门做的事就两句话: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李宏塔说。

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李宏塔感慨:“爷爷百年前的梦想,今天已经实现!”

在李宏塔看来,这样的“高光”时刻属于革命先辈。“回望我们党10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多少前辈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心血,甚至牺牲了生命。跟他们比起来,我仅仅是做了党员干部该做的事情。”他说。

李宏塔表示,未来将是一段继续向前永不停步的旅程。“尽管我已退休,但今后依然要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不断传承弘扬下去,尽自己所能,做好我应该做的工作。”

获得“七一勋章”后,李宏塔就说,“我会把勋章送到李大钊纪念馆,告慰李大钊同志。”

在7月14日捐赠仪式上,乐亭县委书记李轶说,“今天,李宏塔先生将饱含一生荣誉的‘七一勋章’捐赠给李大钊纪念馆,不仅体现出对大钊先辈的崇敬之情,更表达了对大钊故里的殷切期望。”

他表示,这枚宝贵的“七一勋章”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必将成为新时代深刻阐释大钊精神的重要载体,必将对学习弘扬大钊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必将更加激励大钊后人和家乡儿女见贤思齐、奋勇争先。作为大钊故乡人,一定要以李宏塔同志为楷模,以弘扬大钊精神为己任,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在全县上下唱响“大钊故乡党旗红”的主旋律,奋力书写“大钊故里、滨海强县”新篇章。

资料来源:新华社、乐亭发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