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才发现父亲等在楼道背风处,凛冽寒风中,从怀里掏出个大玻璃瓶,说是刚做的咸菜。我拉他进屋,他笑着摆摆手,臃肿身影转身淹没在漆黑的夜色里。

那是一罐自制的芥菜丝,细长均匀,油亮润泽。饱满的黄豆花生豆,带着父亲的体温,瓷实拥挤。

芥菜丝和酸黄菜,是那时冬天佐饭的哼哈二将。酸菜缸放在奶奶外屋的八仙桌下,芥菜丝放在南耳房的小缸里。早晚稀饭窝饼做好,娘总是打发我去挖些咸菜。芥菜丝里掺着黄豆,越往缸底黄豆越多。

“头伏萝卜二伏菜”。种萝卜了,随手带些芥菜籽,紫色的米粒大的籽粒,直接撒在萝卜的地垄间隙,不用挖坑埋土,不用赶五月抢秋收,它懂事得就像后娘养的孩子。芥菜是贱菜,谁家也不会腾出整块田栽种,更不会有种小麦谷物时的兴师动众。黑咕隆咚的小南屋里,瞎眼的二奶奶常常捣着那根枣木柺棍拖着长音喊:“我还不抵堰头的一坌烂芥菜呢!”

地头的芥菜,才不会烂,它们每棵都长得精神健壮哩!

结了霜的原野,一尺来高的芥菜,这一垄那一渠,茎挺拔,叶肥厚,郁郁葱葱。它扎根不深,父亲教我满把手拽住肥厚的叶,拔萝卜一样运用内力,拳头大、馒头大的球茎,叽里咕噜嘣溅着从僵硬的土皮脱颖而出。闷声走在前面的父亲,腿脚沾满泥土,他骨骼凸凹的大手紧握着刚拔出的芥菜,微曦晨光里冉冉冒着热气。

七扁八圆的菜疙瘩憨头憨脑,头顶葱茏的叶,根部盈绿青翠,拖一条毛刺刺的鼠尾,自带农家孩子特有的羞涩,坦然堆积在干裂皴皱的褐色土地上。我悉数收筐,父亲流着汗一担担地挑回了家。

娘指挥爹从老旱池挑来两桶水,搬来灰色的大瓦盆,几个赤红高粱秆编成的鳖盖筐,一堆斩了叶的芥菜疙瘩,还有北墙根晒太阳的二奶奶,娘坐在琳琅满目的院子中间,多像戏台上调兵遣将的穆桂英挂帅!

刀刃锋利的碎玻璃片捏在娘灵活的手指间,“嚓嚓”地刮去芥菜疙瘩坑洼不平的表皮须毛。二奶奶侧耳倾听着,先知先觉地大声提醒娘小心玻璃片子割了手。娘一边高声应着,一边“咕咚”一声将刮好的菜疙瘩扔进水桶。

娘鼻尖额头布满细密的汗,摁住搓板上的芥菜疙瘩,“梆梆”剁去它的根和蒂。我对一旁嚎叫的二奶奶置若罔闻,酣然沉浸在菜刀的乐曲中。娘呵斥我赶紧扶二奶奶上趟茅房,我极不情愿地嘟哝起身,埋怨她搅乱了俺的兴致。一大桶的芥菜疙瘩,擦刮冲洗白净圆润,宛若贵妃出浴,一股脑倒腾在鳖盖筐内沥水,一座座小山样堆积。

二奶奶老是骂自己的亲生儿子,围着围裙坐在杌子上忙碌的娘,跟着叹气,尽力宽慰,同时手持奶奶分家得来的那把大铁刀,力道猛然加重,似乎要将心中的愤懑剁切粉碎。光溜溜的菜疙瘩切成薄片依次铺展再切成菜丝。一根根菜丝直爽清透,棱角分明,泛青透绿,洋洋洒洒落入案子那边的大盆里。芥菜疙瘩比萝卜硬,刀切在案上闷钝做响,一个半天下来,几鳖盖芥菜丝已经雪白冒尖。我心疼娘的辛劳,跑去给她捶捏,娘抖动着已然麻木的手臂,笑着说姥姥那辈人才是真的苦。

一大抱麦秸笼着了红红的灶火,火膛里撑上一截粗硬的干柴。夜色暗沉,火光明亮,颤动的火舌照着娘干瘪枯瘦的脸。热油,冒烟,放花椒葱花,娘托起满满一鳖盖菜丝,倒进大铁锅,支愣着身子赶紧上下翻铲,铲慢了只怕会糊了锅底。芥菜丝辛辣的味道呛出娘满眼的泪,她腾出一只手背快速地抹去。吸附了均匀的足够的热量,一大锅菜丝下塌服帖,放盐,倒醋,掺进一小碗煮好的黄豆。

说是炒芥菜丝,其实那么丁点油,哪能算炒,最多算是焖熟,所以它还有个家喻户晓的别名——焖菜丝。一锅锅翻搅着热浪的焖菜丝,散发着微微苦涩,飘过庭院,越过房脊,和街坊四邻飘出的微苦气息交汇融合,大家都在认真上着那个年代的必修课。

娘说,二奶奶年轻时是炒芥菜丝的一把好手。当一层薄薄的白翳严实地遮盖了她的双眼,和娘面对面做焖菜丝时指手画脚的唠叨成为过去。然而,少了炒焖菜丝呛眼的辛辣,二奶奶的眼泪也没少流,她逢人就哭。

远在开封的外甥老早就汇来了医治眼疾的费用,却被养了四个孩子的儿子提前截获,攥在手心穿在肋条上,振振有词地说:“反正人老了也不干啥,到医院浪费那钱没用。”二奶奶点着儿子的名字,直骂“白眼狼”。

街门口横放着的大石碑,是二奶奶的儿子准备给她在芥菜地坟头竖立的墓碑。因为人还活着,这东西没地方存放,就用牛车拉了回来,提前履职尽责,成了二奶奶活着时的“坐榻”。她每天一睁开眼就拎着个草垫从家里摸索着出来,躺在石碑上的一张黑狗皮上,瞪着浑浊的双眼开始了一天的煎熬。她常常自言自语,竖着耳朵辨别从身旁走过的每一个人,张冠李戴地跟人家打招呼。

娘让我把新炒好的芥菜丝,给二奶奶盛上一碗送去。恍惚的油灯下,眯眼打瞌睡的小孙子正给二奶奶喂饭,一口稀饭一口芥菜丝,头也不抬接二连三地往嘴里填着。鼓着腮帮子的饭食在没牙的二奶奶嘴里忙乱地倒腾……

后来,爹娘年岁大了,责任田托给邻人耕种,芥菜丝逐渐淡忘在脑海深处。

我想像着,高大笨拙的父亲欣然买来,跟在“与芥菜有深仇大恨”的母亲身后,囿于厨房,清洗、刮皮、切片、切丝、煮豆、翻炒,找来瓶罐、洗净、口朝下沥干,怀抱满满一瓶芥菜丝,身形笨拙穿行于深冬的夜风中。

邯郸市武安市 王安霞

探春远嫁的主旨 那年寒冬将至俺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