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廖氏宗祠(增城区白湖村:族人)(1)

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白湖村位于增江街上段,与八仙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乡小楼镇隔江相望。因村场沿着增江湾而建,从村内望增江,像一个白色的大湖,故名“白湖”。全村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尹氏人口占全村的85%以上。据悉,白湖村立村于南宋庆元年间,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有增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尹氏祠堂、近200年历史的文昌塔、享传奇色彩的“百年飞榕”……是一个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古村落。南宋开居,尹氏族人“惟德是辅”岁月变迁,如今的白湖村致力打造综合性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区,但在村里斑驳的墙上仍透露着历史的豪迈,古建筑中仍彰显出尹氏族人的人文精神。据相关资料记载,尹氏发源于河南、山西、陕西一带。宋朝靖康之乱,时任宋朝兵部侍郎的尹咸辅带领孙子尹烈抗金护驾南下。因护驾有功,尹烈官拜博罗县令,摄于东莞,后又授东莞县令。尹烈四世孙秀行、秀忠兄弟于南宋元庆三年(1198)由东莞入增,定居白湖一带。而村中的尹氏祠堂是一座奉祀白湖村尹氏族群开居始祖尹秀忠的祠堂。该祠堂在2009年被立为增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了解到,尹氏祠堂始建于清光绪丁亥年(1887),坐东朝西,三间三进,青砖石脚,绿灰筒瓦,灰塑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祠内雕梁画柱,古雅风范。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尹氏祠堂原有前中后三殿门联,均由清翰林院编修朱琛题写。记者看到,现在这些对联全然不见,仅存“懿德堂”三字横匾光耀白湖清波。记者走进祠堂,看到祠堂的木雕与门联,斑驳中透露出历史的豪迈,厚重中彰显出尹氏族人的人文精神。据村中老人介绍,尹氏祠堂名号是“懿德”,而白湖尹氏的主事者也确实做到了“惟德是辅”。据该村族谱记载,清代,白湖村有一少年叫尹宗远。由于年少丧父,他不得不挑起持家养母的重担。他一边替村里的大户人家放牧,一边租耕别人的田地。每逢过节,东家都会让宗远一道吃饭。东家把鱼、肉夹到宗远的碗里,宗远便把鱼、肉留下,放到预先准备好的菜叶里,小心翼翼地把鱼和肉包好,揣到怀里。原来,宗远是要把鱼、肉留给妈妈吃。宗远的孝顺感动了东家,之后,每逢过节,东家都会准备一份鲜美的饭菜让宗远带回给妈妈;宗远的孝顺也感动了族群的主事者,主事者把祠堂的公尝田廉价租给宗远耕种,提携宗远走上了富裕之路。“德者事业之基”,德立则事兴,德立则人信族旺。经历近200年的尹氏祠堂,到今天仍然是尹氏族人精神依归的象征。正直老实的尹庭湖:国父孙中山的侍卫尹庭湖(1875~1946),白湖村新屋社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同盟会,接受孙中山交给的任务,往来省、港、澳之间传递情报。因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受到孙中山的赏识。尹庭湖生性耿直,深得孙中山信任,彼此以挚友相待,但因庭湖文化程度低,为一些正统军人看不起而受排挤。1925年初,孙中山北上,临行前恐已年迈半百的庭湖日后受人欺凌而嘱其回乡暂住,等他回来再作安排。临行前,并交给庭湖一张签有“孙文”字样的空白支票,让庭湖自己随心写上金额到银行取款,写多少都可以,而正直老实的庭湖只写了一个“5”字,说5元钱足够他从广州赶回增城的车费。惠人荫树,古建筑彰显立村理念历史长河,一路奔腾不息,从不偏离不老的主题:读书改变命运。据赖及之主编的《增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白湖尹氏文风大开。先有明朝尹道中以乡贡身份,授永春训导,再迁东昌教谕,后转伊府教授;再有尹光照、尹邦宪、尹锡勋、尹应机、尹元照、尹思敬、尹文湛、尹冰壶等分别于清咸丰、光绪年间或岁贡、或中举获取功名。其间,白湖村着眼于振文风、淳风气、出人才。相传,位于白湖村内的文昌塔是当时文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先登塔祈祷。后来,该塔演变成为当地人祈祷拜祭的神圣之塔,每逢初一、十五,遇婚姻嫁娶,孩子满月等日子,当地人必定到这里添加香火。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文昌塔脚下。据介绍,此塔始建于清道光乙酉年(1825),其间经过两次维修。记者看到,文昌塔为砖、木、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六角三层楼阁式风水塔,外观昂扬挺拔,像一座讲述白湖先贤事迹的丰碑,激励后学立志笃学。北帝古庙和百年飞榕离文昌塔不远的地方有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北帝古庙。据当地村民介绍,由于白湖村地处洼地,古时经常发生洪涝瘟疫。因此,白湖村在增江边修建了这座用以弭灾祈福的北帝庙。记者还留意到,白湖村内还有一座乡村防卫建筑白湖炮楼,质朴而稳重,锈满了历史斑迹。据村民说,咸丰年间,当地治安混乱,土匪猖獗,为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于是集资兴建此炮楼。记者看到,在炮楼右侧约5米处的平台上有一口圆形水井,井口用一整块花岗岩石打凿而成,井水清澈,现在仍在使用。白湖村内有文昌塔,以振兴学风;有北帝古庙,以祈祷风调雨顺;有炮楼,以弭匪患。振学风求功名,祈福求安荫树邦,此为立村之本。据村中的村民介绍,村中有棵“百年飞榕”(又称“烟囱飞榕”),树冠有20度平安米,生长在废弃的烟囱上。据悉,几十年来,这棵榕树生长在无水无土的烟囱上,餐风饮露,依旧枝繁叶茂。令人惊叹的是,它的根从烟囱顶部一直探到地底扎根,虽曾遭遇众多台风,就算旁边的树木被吹倒在地,它却安然无恙。有村民告诉记者,由于飞榕旁边是荔枝林,有些村民担心榕树长大后遮蔽阳光,影响荔枝的生长和挂果,曾将柴刀伸进烟囱里斩断树根,并把干柴塞进去点火烧榕树根,想将榕树“整死”。没想到,榕树“命大”不但没有死,而且越长越茂盛。这棵颇具传奇色彩的“百年飞榕”就像一把永不收合的雨伞,当地村民称之为“仙姑伞”,守护着村民的平安。该飞榕与隔江相望的何仙姑家庙顶部的“瓦上仙桃”、和庙旁的“千年古藤”共享传奇。白湖村的村民紧守着这种惠人荫树的立村理念,或许值得参悟。白湖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是一个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古村落,村庄里的古建筑彰显出尹氏族人的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