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阴阳吗(根在背道失德道德经的智慧60)(1)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译: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轻举妄动,无为而治)。按照“天道”的自然法则来治理天下,鬼神就不会灵验了。不是鬼神不灵验了,而是即使灵验也不会伤人。不只是其灵验不伤人,而是得道的统治者也不会伤人。(圣人无为,百姓自在,圣人不伤人,民无冤屈,鬼神不出,故亦不伤人。)圣人与鬼神都不伤人,(顺道而为,物适其性),所以天下人的自然天性都得以恢复保存了,(人人德归,无为不争,和谐共存,天下太平,可谓不治之治)。

道德经讲阴阳吗(根在背道失德道德经的智慧60)(2)

无为而治,则无不治

烹煎小鱼,要文火慢翻。武火妄动,易糊且碎,难得美味。为政之要,安民无扰,扰则害民。治大国,无为而治,各安其位,各遂其生,天下归心,则无不治。

师法天道,以道治国,治者清静无为,利民无害,民风淳朴,天下太平,无侵扰不平之事,鬼怪自然无处生非。

国泰民安,百姓安其居,乐其俗,自然不用祈福于神灵,神灵也就不会显灵于世。鬼无法行其虐,神不能施其威,君不扰民,民不害君,两不相伤,大德归位,各随其性,万物和谐共生。

治大国若烹小鲜,修己心若扫小屋。明天道,立人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修道之要,虚极静笃,扫尽知欲二障。背道离德,名利熏心,得失若惊,魔由心生,妖自人兴。圣人之道,无知无欲,利而不害,民胞物与,鬼神不灵。

道德经讲阴阳吗(根在背道失德道德经的智慧60)(3)

鬼神何以存在?根在背道失德

道无为,圣人亦无为。无为,即不妄作,不伤人。道莅,则德归。道在,则德存。循道而为,人的自然天性就不会出现亏损偏离;德有亏损,鬼神出道。如果行于大道,我们缺失的德性仍可恢复如初,则鬼神不灵。

何以有鬼神?也许它是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一种特殊救济,或是对未知现象或神秘力量的一种心灵解释,祭神则神在,心诚则灵。是精神上的慰藉也好,是心灵里的诅咒也罢,我们不仅要问鬼神真的存在吗?又何以存在?

在唯物主义者眼里,鬼神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无法用事实证明,而这种认知也许是局限的。在人的心灵层面,也许鬼神是存在的,由于人天生的好奇性,而又力有不逮,对无可奈何的事情,只能自圆其说,自慰其心,这或许是鬼神存在的内在根据。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量子纠缠的超远距作用是存在的,人的意识能够影响光子的波粒二象性,这该如何解释呢?超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不可知、不可把握的,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我们无法认知把握的那部分世界。

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占这个宇宙的5%,宇宙中还有95%的我们不知道的物质。也许鬼神是存在的,我们无法肯定它的存在,也不能否定它们的不存在。这类似暗物质一样,没有发现它,并不等于它的不存在。也许受限于人的技术能力与认知障碍,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永远在路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完全确定的答案,就像地心说、日心说一样,这些都是人类的认知不断新陈代谢的必要过程。

道德经讲阴阳吗(根在背道失德道德经的智慧60)(4)

阅读老子,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鬼神是从属于“道”的,就像天地万物一样,尽管其无形无象,不可捉摸,但其存在的基础是道。“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道是一切的终极与依据,在老子的思想中,我们必须清醒地坚守这一点。

鬼神的超验性存在,存在即合理,我们既无法肯定又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在老子这里,鬼神存在是人们背道失德的结果,大德归位,鬼神不灵。左丘明云,“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鬼神之所以“不伤人”,是因为圣人无为而治。“道莅天下”,万物各适其性,天人和谐共存,鬼神丧失了“伤人”的理由与依据,“天之道,利而不害”,根在于此。

老子提出的“道”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超验性存在,对于世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接受的。道不像鬼神一样简便,世人容易接受认可。

其实,鬼神仙佛等都在你的心里,信则灵,你会步步向神灵靠近;不信则无,你还是凡人一人,有时是神,有时是兽,有时是佛,有时是魔。

道德经讲阴阳吗(根在背道失德道德经的智慧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