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四面楚歌。帝国主义列强从东南入侵,国内的农民起义与也此起彼伏。在新疆,浩罕国的将军阿古柏入侵,占领了整个南疆,以及天山北坡的多个城市。而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趁机占领了伊犁河谷。

沙俄在伊犁地区实行军事殖民统治的10年期间,不仅在伊犁周围设置要塞“各处把守,水泄不通”。而且在伊犁境内设置的军事台站密如蛛网,碉堡营垒森严林立,处处是关卡,村村设哨所,用武力压迫和分割伊犁人民。沙俄在政治上也进行殖民奴役,他们废除了清朝在伊犁地区的行政设施,撤换和驱除清廷官员,将伊犁地区划归沙俄七河省直接统治,明目张胆把中国的领土变成了俄国的一部分。沙俄霸占伊犁后、继续入侵北疆。沙俄侵略军翻越果子沟,向东开进,沿途占领了西湖、大河沿子等地的一些据点。察哈尔营官兵有的逃入赛里木湖周围的深山老林,有的流落霍尔果斯等地给苏丹(君主之意)割据政权当苦工。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1)

沙俄入侵者四处搜索居民,采取恫吓诱骗等种种手段,强迫伊犁各族人民“归附”。在伊犁,有伊犁将军所属的六大营,即惠远城满营,惠宁城满营,此外还有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分别驻扎伊犁下属的各地。这些士兵们和普通民众坚贞不屈,决不投降。伊犁将军荣全给朝廷写的奏折满怀深情:

各营众官员商议,均系皇上世仆,渥受深恩,总望中原迅来大员救拔,岂可苟顺外夷。所有满、索伦、锡伯、察哈尔、厄鲁特各营,以及民人,并有精河土尔扈特贝勒人众,均已同心能死,不降俄夷。沙俄并不甘心,对各营兵丁进行敲诈勒索,把各营和农牧民的财物搜刮一空。军民没有了粮食,只能挨饿。于是俄国军队宣布,凡是投诚的都发放口粮。但是无论俄国人怎么宣传,这些中国人不为所动,没有人去领取钱粮。俄国人毫无办法。然而这些缺少粮食的中国各族军民,只能以杂草、树皮为食,很多人因为无法消化而死去……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2)

这一时期,沙俄还唆使原先从北疆各地潜逃伊犁,被沙俄收留的白彦虎进来骚扰。1878年七八月间,白彦虎残部经果子沟窜扰精河,在沙泉子、托多克台等地抢劫商人,杀害清军,后又窜往大河沿子及博尔塔拉一带。伊犁将军金顺派马队100名,并与驻守精河的兵勇及博尔塔拉的部分察哈尔营兵,协同作战,于11月底迅速歼灭了这帮残匪。伊犁各族军民并未被沙俄淫威所吓倒,1871年5月察哈尔左翼总管博勒堆、右翼总管阿有及厄鲁特营总管等均秘密派人到塔尔巴哈台,向移驻在那里的伊犁将军荣全禀报伊犁情形,并“仰恳将军请带大兵速来伊,收救众生”。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3)

而在这当中,左宗棠的嵩军、皖军等正浩浩荡荡收复被阿古柏占领的土地。之后,收复伊犁的事情摆在了左宗棠面前。清廷决定通过谈判收回伊犁。左宗棠向清廷报告,准备在谈判破裂沙俄拒不交还伊犁时,分3路出兵收复伊犁。因此,精河、大河沿子、博乐、固尔图、托多克等处均驻扎重兵,如果谈判破裂就施以武力。这时候,伊犁六大营的士兵从树林、草原、民间出来了,广大军民同左宗棠的军队一道手持武器,驻守在抗俄前沿,严阵以待。负责收复伊犁的将军们因势利导,把博尔塔拉、精河、塔尔巴哈台一带的原六大营成员挑选1800名身强力壮的男子,组成军队,发放粮饷和武器,成为面对俄罗斯威胁的中坚力量。为了增强兵力,朝廷又调拨驻守乌里雅苏台城的察哈尔马队500名,驰抵塔城,这些察哈尔骑兵直到清朝收复伊犁才返回。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4)

伊犁地区因在“苏丹政权”及沙俄殖民统治期间,与内地交通断阻,故十多年六营官兵未领到军饷,生活陷入困境。于是1878年2月16日清廷命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署理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并率领察哈尔、锡伯兵在博尔塔拉屯垦,“以兴地利而裕兵食”。喀尔莽阿一接到指令就率领300余名锡伯军民赴博尔塔拉。到了博尔塔拉,喀尔莽阿面对的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因为俄国的残暴统治,这片地方的军民都离开了生产。他一方面派人到伊犁购买籽种、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又动员滞留伊犁的一部分锡伯军民并招集当地流散的察哈尔军民来博尔塔拉屯垦。喀尔莽阿带领着察哈尔、锡伯军民在大营盘积极建造营房,兴修水利,开始耕种屯田。直到今天,这片地方地名依然叫大营盘。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5)

今天的大营盘镇

第一年所种禾苗被蝗虫吃掉,颗粒无收,再加上六营军饷停发多年,因此屯田官兵吃树皮充饥,衣着也破旧不堪。面对此悲惨景象,喀尔莽阿将个人私藏家产及眷属之首饰衣物全部变卖,然后由俄国购买籽种,次年夏又带领察哈尔、锡伯军民大规模耕种,粮食获得了丰收,之后又连续两年获得丰收。屯种的粮食不仅解决了屯田官兵的衣食,而且他们连续数年供应收复南疆之后来到北疆的军队。喀尔莽阿因率领察哈尔、锡伯军民屯种军粮,并获得好的收成,以实际行动支援抗俄斗争,功绩卓越,于1881年2月20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二日)获得了清廷给予的“优叙”的奖励,其余有功人员也给予“升叙加衔”的奖励。

可惜的是翌年7月,喀尔莽阿因公赴伊犁途中,在萨墨布彦布拉克地方不幸被歹徒杀害。伊犁经过谈判部分收复之后,朝廷对被占领期间坚持战斗、英勇不屈的突出个人进行了表彰,根据《伊犁将军马广奏稿》,表彰内容如下: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6)

拟正之察哈尔正白旗二牛录领催颇古,食钱粮当差31年,光绪十七年搜剿窜匪案内出力,经前护将军富勒铭咨保六品顶戴,27年补放领催。拟陪之察哈尔镶黄旗头牛录空蓝翎德雷,食钱粮当差12年,光绪二十八年伊犁历年防戍案内出力,经前将军长咨保六品顶戴,31年补放空蓝翎。拟陪之察哈尔正白旗二牛录骁骑校阿玉西,食俸饷当差22年,光绪八年收复伊犁案内出力,经前将军金奏保赏戴蓝翎,28年由修补放骑校。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7)

拟正之察哈尔正白旗二牛录领催拜泰,食钱粮当差33年,光绪十七年搜窜匪案内出力,经前护将军富勒铭咨保六品顶戴,31年补放领催。拟陪之察哈尔正红旗二牛录骁骑校乌图那逊,食俸饷当差23年,光绪十七年搜窜匪案内出力,经前护将军富勒铭咨保六品顶戴,30年由委笔帖式补放骁骑校。拟正之察哈尔正黄旗头牛录空蓝翎巴图那逊食钱粮当差21年,光绪二十八年伊犁历年防戍案内出力经前将军长咨保六品顶带,是年补放空蓝翎。拟正之察哈尔镶蓝旗头牛录空蓝翎壁里克图,食钱粮当差15年,光绪二十八年伊犁历年防戍案内出力,经前将军长咨保六品顶带,29年补放空蓝翎。拟陪之察哈尔正红旗头牛录委官萨那木尔,食钱粮25年,前在库尔喀拉乌苏军营当差,光绪六年屯种军粮案内出力,经前将军金咨保六品顶带,27年补放委官。拟正之察哈尔前裁镶蓝旗二牛录委官德克吉古食钱粮当差37年,光绪十七年搜剿窜匪案内出力,经钱护将军富勒铭咨保六品顶戴。拟陪之察哈尔正黄旗二牛录委官博罗特食钱粮26年,前在库尔喀拉乌苏军营当差,光绪六年屯种军粮案内出力,经前将军金咨保六品顶戴,29年补放委官。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8)

拟陪之察哈尔右翼镶蓝旗二牛录委官尼玛,食钱粮当差25年,光绪十七年搜窜匪案内出力,经前护将军富;勒铭奏保赏戴五品顶戴,32年补放委官。拟正之察哈尔营右翼副总管索托依,食俸禄当差28年,前在库尔喀喇乌苏军营当差,光绪六年屯种军粮、十七年搜剿窜匪各案效力,由前任将军金顺保奏,补用骁骑校,先换顶戴。拟陪索托依之察哈尔营右翼正黄旗二牛录蓝翎佐领哈达,食俸禄当差30年。光绪八年克服伊犁、十七年搜剿窜匪各案效力,由前任将军金顺保奏,补用副总管,并赏戴蓝翎。拟正之察哈尔领队档房委笔帖式乌图那逊,食钱粮当差14年,光绪十七年搜剿窜匪效力,由前任护理将军富勒铭额具保,戴六品顶戴。

此外,察哈尔右翼总管索托依,从征29年,多次出征,颇有战功,两次受到朝廷嘉奖,分别为“赏加二品顶戴”“赏加二员顶戴”。

伊犁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宁愿吃草根树皮)(9)

在伊犁被占领的漫长岁月里,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汉、厄鲁特、锡伯、柯尔克孜等英雄的各族人民一道浴血奋战,他们以顽强的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反抗,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和伟大,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然而,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并不多。各位朋友讨论一下,应该怎么来传播这段历史?

知识链接:伊犁六大营是军政一体的单位,指的是他们生产和活动的地方,而不仅指军营。当然有时候也以营名称指本营的人,包括军士和农牧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