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

阳春三月,万物生发,然,又夹杂着疫情反复,复苏,复春“困”。

所幸,透过憋屈的口罩,可以照见如许多人性的温暖和心灵的联通。

手上这本三月刚刚出炉,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番薯情》一书,犹如春风拂面,或可治愈疫时“审美无感”。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2)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3)

岁月如歌,人生如笔。不到火候,难出范文。待到五十六十,烟火繁华自然温静时,正是落笔生花季。

作者贞尧仔,是一位“福清哥”,在知天命之后,近耳顺之年,方开始写作,然,下笔老道,功夫在诗外。其用词准确,简约详尽,干净利落,笔墨自然生趣,毫无拖泥带水。恰恰是这样的“番薯味”、“地瓜腔”、“乡土气”,带给读者一股清风。

道法自然,见物,见人,见心,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正所谓,“福清哥”常说番薯俗话,番薯成了心语、情物,烙成了文化符号。不论是上辑“番薯物语”,还是下辑“雪泥鸿爪”,久久回味的是烟火薯香、人情世暖和绵长哲思。这样完全有别于“体制内写作”和专业作家的“书卷气”,令人伏案沉思。

有的事要用一生去做,有的人要用一生来遇见,有的书要用一生来写。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4)

读一本好书的意义正在于,可以遇见良师益友,启迪心智。

这个周末,刚好安“疫”宅家,一口气把书读完。

为什么说,“福清哥”的这本《番薯情》,是我遇见的好书呢?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5)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6)

可感是其一。

物性人通,人性物移,是人生感悟的密匙,也是写作惯用的通感手法。作者深谙物语,又超然物外。

在作者笔下,尝一口番薯粉,熟悉的家乡味就从味蕾流到心田。书中对美好生活的地标产品如数家珍:薯糜仔,薯糜仔粿,薯糜仔饼,薯糜仔面,以及番薯粉造就的滑粉(撮粕)、薯粉面、滑鱼粉、滑肉粉、番薯丸等美味佳肴,完全是一部番薯的百科全书,更是寄语乡愁醒世物语。使人不禁思忖,哪天“地瓜县”推出一套“全薯宴”,就可以体验书中“一吞星河”、无薯不欢的乐趣了。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7)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8)

生活虽五味杂陈,然,唯一不变的是平平淡淡。在《薯粉生津》中“生活在重复,但不重复简单,日复一日得既生又活。”“每天生活有滋有味,就得想办法让番薯百吃不厌,吃出百样味。”这样的感悟,无疑使人眼神一亮、生而活络。

“自家挖的海蛎、讨的蛏”,对讨海捕鱼、讨海人的刻画,一个“讨”字显敬海天之感恩和谦卑。“盘算盘算钱,突破只赚不花的心理防线,狠狠心,坑一下自己”,这一个“坑”字又尽道生活的不易和自律。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吞”法吃相:“薯糜仔羹舀在碗里…似夜晚的天空,星星点点,星河闪闪,倍增食欲,也更添饥饿感,恨不得一口吞星河。”“饥肠辘辘,恨不得一口吞下一碗。”“好吃得似乎连舌头都往肚里吞。”还有“吃到后面,就用光饼刮净挂在碗边的粉糊,一并细咬、慢嚼。意犹未尽,又想按重播键从头来回味,再回味。”“一路上满嘴鲜香,满脸都是牙,满心幸福”……从中可以生动感受到,那个时代既物力维艰和万般珍惜,又不失“穷开心”、满天星。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9)

读这本书最抹不去的记忆是乡愁。“感恩之心,闽人诚且笃也。”《薯面乡愁》开宗明义,睹物思情,引述了明朝万历年间长乐华侨冒险引渡“朱薯”的故事,道出了,乡愁的第一属性是感恩。走千山万水,乡愁随形。“情有独钟的家乡味、滑粉之灵--笋米味,侵入每一隙空间,入肝肠,润心肺,起精神。”“家乡的番薯味,很浓很浓,走亲访友,做礼品的,常用番薯粉和薯粉面,贴上大红纸,礼轻情重。”作者笔下的牵挂,是心中的乡愁,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烙印。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0)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1)

可读是其二。

该书的看家功夫,在于走心入微的细节描写和神情刻画,把本真的生活趣味性和劳动技术性融为一体,妙手达成引人入胜的可读性。一言以蔽之,“这是劳动的印记,天然的记功牌”。“5毫米厚的板肉在锅边涂擦一遍,发出叽哩叽哩的声音,算给锅上了油。”书中印象最深的这句话,使得生计之俭,生活之简,跃然纸上。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2)

在《薯粉生津》写道:“母亲遇圆平而贴刀长扒,有坡峰就短刮,见狭缝用刀尖抠,见臭眼就深挖,番薯蒂筋就以刀刃削。”“撮拿一手鲜肉片,手在锅上移动,对着滚开沸腾处,搓捻出一片又一片,接续落锅,似花样游泳,沉浮舒展,千姿百态。”“母亲摇晃着碗,使汤降温,后将碗倾斜,先吹气,再用嘴唇轻吸,发出长嘘声,上下搅动舌尖,发出短促的喈喈响声,含笑点头,合口味。”这样人物描写,生动逼真,活色生香,其乐融融,美美其美。

《乡土情深》在写到众筹聚餐“攀揽吃”时,“大家在打牙祭中谈笑风生,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疏解开导,牵线搭桥,追根溯源,春播秋收,在菜味炊烟中展现生产、生活图景,以滑粉方式散发喜怒哀乐。”“一锅一块大饼,像一张油画,青色通透的薯粉,墨绿苗条的韭菜,鲜活多姿的蛏,各展其色,共添美景,可谓百看不厌,百吃难饱。”“以不多的番薯粉,铺撒出漫天的情义。”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3)

《有薯成宴》中写道:“看着丝丝折折蟹肉,粒粒红红蟹膏,块块花花蟹黄,无人不生津流口水,但谁都不能私用一口。”“筷子夹起一条面,眼看,深色、晶亮、通透,入口,润滑、融化、似无物,已熟透。”还有写到薯糜仔粿的皮料加工时,“搓之又搓,揉之又揉,拉拉缩缩,翻转折按,直至随便揪一团,都能拿捏成型”,“如此俯仰身心无数次,一锤一锤地落,一臼一臼地舂,至母亲像被雨淋过似的,才将薯糜仔砸磨成粉。用大拇指食指捏少许粉,轻轻捻搓,手感圆润,粉细,能出臼。”

这些字里行间,哪怕是只言片语,都容易使人产生共鸣,那就是:劳动苦,劳动美;生活俭,图景好。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4)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5)

可学是其三。

“千锤百舂,才能修成正果”。书如其人,人贤成书。番薯情》给我们的感念和启示良多:尊物,顺时,融俗,求真,崇善,简用,穷善达济,自强不息,等等。

“长于此是番薯,长于彼是番薯,漂洋过海仍不改其本性,如金子,无论埋在哪座山,都是金子,不易金的纯真。”“睹物思人,人胜物。物上人心,物如人。”“以身当柴,燃烧自己,煮熟番薯,让世人享受温饱。”“叶,片片心形,纹纹成扇状,连着心。出世为红,落幕还是红。”“不忘根脉,记得根源,从而得硕果。”“根深深,情浓浓,路长长。”“人不欺物,物也不欺人。人物相系、相惜、相亲、相顾,自然相长。”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6)

这些惊世物语,无疑是源于作者心中有物,胸有成竹,物我相生,超然物外。

“功在大地”,厚德载物。

在《俗话番薯》写道:“随俗、尊俗、守俗,才能接得了地气,拿得到路条,行得通路,立得了根,如番薯,到哪里都能生存。”“顺俗道,悟出道,就不俗套。”确实使人感悟:伟大源于平凡。俗中大雅是番薯。俗中育深根,俗中出大道。“吃饭,看鼎看灶,一日三餐。做事,看天看地,有时有序。” “穷日子,不穷过;没生活,懂得活。” “土土垢、粗粗的,寓意而不留意,依天地,顺四时,法自然,穷善达济,生生不息。”这种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系生活之道。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7)

在《有薯成宴》“办酒”中写道:“借、借、借,生面孔借成熟面孔,借出和善礼节,也借出人情世故。”“只有平凡本分、不计一时一位,席里席外,都心满意足;台上台下,都入情入理,才是大宴、大戏。”办酒如此。人生戏法不也这样吗?

在《乡土情深》中写道:“我就试着做,把自己爱吃的章鱼、蛏等,夹塞得满满的,还暗暗做了记号,欲留着私用。”煮熟后结果“破的破,糊的糊,再好的料,都沉没无影,贪多,过满 ,一无所获。”作者揭自己之短,得道理之长。

写到薯糜仔粿蒸熟时,“母亲先拾几块,送给邻里‘五保户’老婶妈,然后轮到家人享用。”“母亲用勺子一片一片地挑舀,先装满满一大碗‘高质量’的,给父亲食用,再给我们兄弟姐妹装碗,最后留给母亲自己的。母亲心腹,满满的全是家人。”这种先人后己,长幼有序,使人看到“为母则范”高大形象。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8)

“母亲的成源于心,功在于心。以心织心,织出一番天地。”其引证在于“优秀的‘福清哥’的背后是无数如母亲一样的‘福清妹’,她们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化腐朽为神奇,偷天拿捏制造出用之不尽的物质和精神食粮,让‘福清哥’拼搏天下,走天涯,生生不息。”

书中拿捏出的道理还有很多,例如:“没有比针更硬的布,只有比布更韧的心。”“诚毅写春秋,仁爱继世长。”“小种子,大乾坤” “再好的种子,都离不开土地。”“重实者稳立风头,轻虚者漂泊风尾。”“好种劣种,风中溜溜。”这些都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张永海先生所作的插画,图文并茂,增添了“薯色可餐”之趣。此外,《番薯情》作者的歌曲作品《看见》还获评为福建省庆祝建党百年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反映福清哥“耕山牧羊”、“赶潮头开先机”逐梦精神的原创歌曲《福清哥》火了海内外。

红薯哥和妹妹的书(遇见好书福清哥)(19)

“闪亮能登场得有机缘。然,不随缘也安好,可为番薯渣减涩添滑,在无用中得其用。”劳动磨出来的友谊,才是真情真意。读书磨出来的境界,才是“雪泥鸿爪”。读书,尚无需问其用处,大可品一品“番薯本真,薯味悠长,薯面乡愁,母爱留香……”做人,不求成为人海飞鸿,但愿人过留痕。

以上且为《番薯情》的读后感,存敬,感念。

(南竹,于福州)

来源:新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