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凯旋门拍过全家福或者艺术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长沙老街老巷实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长沙老街老巷实拍(35条记忆证明你是长沙老口子 你熟悉这些吗)

长沙老街老巷实拍

1.在凯旋门拍过全家福或者艺术照。

2.听过“走不,走不,有位子咧!”的1元钱中巴。

3.身份证是4301开头。

4.看过《幸运3721》也看过《超级星期天》。

5.享受过那种要扯着嗓子喊才能听见对方说话,屁股每秒钟腾空N次的电动三轮“啪啪啪”。

6.知道当年最牛逼的夜店叫水晶宫,没几个道上混的朋友都不敢进去嗨。

7.坐轮渡过湘江。8分钱的票,只有河东可以买票。一边验票一边不验票,汽车都是坐轮渡过河。

8.在湘江边游过泳,在橘子洲头溜过冰。在巴比伦和海盗船溜过波浪面的冰。

9.做蛋炒饭一定要放酱油和香葱,最好用猪油。

10.吃过国营时期的红梅冷饮店。在五一文买过文具。

11.听到谁唱歌唱得好,就会说“你是小杜鹃毕业的吧。”

12.有过每周等杨志淳周卫星、奇志大兵说段子、等汪涵马克策侄子的过去。

13.吃过5毛钱一根的桔子冰棍和绿豆冰棍。

14.喝过路边的茶摊子,用玻璃杯泡好茉莉绿茶或者沱茶,5毛钱一杯。

15.在青少年宫、烈士公园看过江湖艺人搭棚子卖艺的节目:一个人拿条小蛇从鼻孔里塞进去,蛇再从嘴巴钻出来;有美女穿得很少把蟒蛇放在身上的表演;还有袖珍姑娘、花瓶姑娘的表演。

16.逛过中山路百货大楼,看过百货公司结账时天花板的钢丝线上账单满天飞。

17.知道太平街以前是卖五谷杂粮、日杂干货,而且曾经常被湘江洪水淹没。

18.听过“擦孩(鞋)不,擦孩不咯,一块钱一擦”、“磨钳子类呛菜刀”也听过“豆腐脑来”、“甜酒,小钵子甜酒”的吆喝声。

19.遇到麻烦事发出的第一声感叹是“耶卵”、“耶臊”、“耶哒屁”。

20.吃过学校门口娭毑做的凉拌菜,3毛钱一筷子的香干子,5毛钱3坨的韭菜。

21.听过的童谣除了月亮粑粑还有“一年级滴锅锅,二年级滴啰嗦,三年级滴游击队,四年级的被枪背……”(神逻辑)

22.在中山路的诗利奥做过贵得滴血的头发。

23.吃过路边刚出炉的泡泡果、人参米和小花片。

24.习惯在人名后加“别”字,比如,汪涵,叫涵别;谭盾,叫谭别;不管真生气还是调口味都喜欢把“乡里别”挂在口上。这个“别”字会出现在姓还是名,完全凭口感。

25.在脚盆里用搓衣板洗过衣服被子,在脚盆里用铲刀做过剁辣椒,在坛子里发酵过猫鱼(腐乳)。

26.见过在巷子街道上搭棚子唱弹四郎办白喜事。

27.一板车四面加高,工人手持一铜铃摇晃,每天固定时间收屑子,过时不候等明天。所以,邻居之间相互关照,或帮助倒,或呼叫提醒。有时,搞手脚不赢(车,要开走了)时,有人大喊:快点,倒撮箕的来哒!

28.家中小孩晚上夜哭不停,用红纸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贴在人多的地方让别人去念,特别是在男厕所小便池看得多。

29.在烈士公园的烈士纪念碑前和岳麓山的爱晚亭前面拍照留影。

30.住过独栋的木板房,一般是两层楼,楼梯总会发出木板摩擦的咿咿呀呀声。

31.寒暑假去英达英语上过补习课,上课答题答得好就奖励不干胶,然后可以兑换东西。

32.学校组织的春游不是烈士公园就是烈士公园……

33.知道长沙市公证处有个公证员叫刘丽萍(在湖南电视台中陪我们从小到大)。

34.一说到买日杂用品,第一个想到的是下河街而不是高桥。从1991年到1996年,下河街被称作遍地是黄金,年成交额达到数十亿元,商品辐射省内外,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之一。能想到的日杂用品,在下河街都能买到,而且价格便宜到离谱。以前湘江每次涨水,看了湘江的水都会去看看下河街有没有被淹。

35.记得东塘的环形立交桥,而不是现在的高架桥。

欢迎有这35项中内容的配图(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