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的前两个场景中,曹师按照“福缘深厚”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分别摹画了宝钗有“孀母弱弟”扶持的小确幸和黛玉孑然一身的“薄命飘零”。接下来,自然要表现宝玉同学祖母、父母、兄弟、姐妹俱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福生活。这是本回中的第三个场景:凤解荷叶汤。归入贾府气运线。
宝玉的幸福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气指数”极高。曹师在第二个场景最后写“薛姨妈换了衣裳,拉着宝钗进去”,目的就是安排两人“进园子里来瞧宝玉”。到了怡红院中,先从访客视角,写二人看见“抱厦里外回廊上许多丫鬟婆子站着,便知贾母等都在这里。”曹师只用了一句话,就将宝玉同学超高的关注度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黛玉同学只能与鹦鹉对答、宝钗同学只有母亲撑腰哥哥护持,宝玉同学的人气指数爆棚,足足甩开宝钗N条街,甩开黛玉一个地球。
其次是“笑容保持”能力。曹师安排薛姨妈和宝钗进来见过众人,看见“宝玉淌在榻上”,薛姨妈就问“可好些?”,宝玉忙欲欠身,嘴里一边答着“好些,只管惊动姨娘、姐姐,我禁不起”,薛姨妈忙扶他睡下,还说“想什么,只管告诉我。”宝玉笑说“到不想什么,我想起来再合姨娘要去”。长辈问长问短,嘘寒问暖,有求必应,难怪自己要“笑”着说话。
接着曹师又安排王夫人也来凑热闹,问宝玉“你想什么吃,回来好给你送来。”宝玉于是笑嘻嘻地提出要喝“小荷叶儿,小莲蓬汤”。二字提出了要求,王夫人还没发话,凤姐先立刻抢先笑着发言:“听听口味不算高贵,只是太磨牙了,巴巴的想这个吃了。”小荷叶汤这么工序复杂、成本高昂的饮食,凤姐再怎么精打细算、再怎么肉痛,也必须笑着同意宝玉的要求。
“笑”,在多数时候,表示心情愉悦。在黛玉的潇湘馆里,笑容总是昙花一现,是非常奢侈的表情;在宝钗这边,倒是能够在母兄面前破涕为笑;而到了宝玉同学这里,笑是一种被习惯性无视的表情。自己轻松开心到想笑,身边的人在自己面前总会展颜微笑。因此,宝玉是全书欢笑次数最多、看见笑容次数最多的角色。曹师对黛玉、宝钗、宝玉人生境遇的这种极细微的对比,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场景布局、文字雕琢和人物刻画能力。
贾母老太太听见凤姐的话,“便一叠连声的叫做去”。贾府最高指示,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凤姐一面笑着让“老祖宗别着急”,一面立即从这道菜的“汤模子”着手,有条不紊地安排落实宝二爷“荷叶莲蓬汤”的需求。曹师这里照例一笔多用,同时侧面描写了王熙凤同学的持家能力:经年不用的汤菜模子,谁曾经使用过、在谁那里保管,凤姐记得清清楚楚。于是经过厨房、茶房、管金银器皿的人全面排查,汤模子很快就取来了。
这时,曹师很自然地让薛姨妈以客人身份“先接过来瞧”。通过薛姨妈的眼睛,曹师对汤模子进行了“总、分、总”描述:“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成有栗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总体“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最后发言总结“你们府上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了这个,也不认得这是做什么用的。”薛姨妈出身巨富之家,她都没见过的精巧顽意儿,可见珍贵稀缺。
曹师安排薛姨妈带领读者看完汤模子,剧情复杂度些微提高,曹师便立刻安排凤姐再以主人的身份,谦虚地介绍一下这道菜的口感:“姨娘哪里晓得,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着清汤的味道,做出来也还罢了”,然后谦虚地表示“我们”也没那么奢侈:“究竟没意思,谁家家常饭吃他呢!那一回呈样的做了一回,他今儿怎么想起来了。”
从凤姐的这段表述,读者不难看出,这道菜的美味给宝玉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因此才会“趁机”提出要求。凤姐吩咐厨房“做出十来碗来”。王夫人就有些不理解,问“要这些做什么?”,凤姐解释说这宗东西不常做,今天宝玉提出来要吃,只做给他不大好,“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拖赖着连我也上个俊。”
这一处文字,表面看只是普通对话,实则曹师借此暗中对比凤姐和王夫人的工作能力差异。最后一句“我也上个俊”的自谦,更衬托出凤姐处事技巧远比王夫人高明。
贾母听完笑说“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作人。”说的大家都笑了。凤姐也忙笑着声明,自己做东请客,回头接着吩咐厨房只管做好,完了去自己账上领银子。这一段文字,仍是曹师惯用的一笔两用手法:一笔写凤姐在老太太跟前乖巧讨喜,同时又为宝钗接下来奉承老太太创造机会。
作为贾府把握机会能力的最强者,宝钗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最恰当的地点出现,并用最贴心的语言令听者如沐春风。这一次,曹师安排宝钗在一旁笑道:“我来了这几年,留神看起来,凤姐姐凭怎么巧,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了,果然十分受用,笑着说:“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儿。凤姐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老太太很开心,宝钗同学再次成功把握住机会,效果奇佳。同时,曹师在这段文字里还隐晦地暗示老太太不喜欢王夫人。
看大家聊得这么热闹,正主儿宝玉同学终于发现了机会,笑着说道:“若这么说,不大说话的就不疼了。”贾母就说“不大说话的也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到不如不说的好。”宝玉就笑着说是,大嫂子不大说话,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若说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
宝玉一番苦心,只可惜在待人接物方面懵懂无知,识人不明。长辈们口中的“会说话”,是指说完话之后“让人舒服、让人疼爱、让人喜欢”。凤姐会说话,是公认的事实,但林妹妹会说话,则纯粹是宝玉“情人眼里出西施”。林妹妹虽然伶牙俐齿,但“会说话”的能力显然相差甚远。
果然,宝玉的这句插话,被众人选择性无视。老太太说“提起姊妹来,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忙笑着谦虚:“这话老太太是说偏了”,王夫人也忙笑着证明:“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到不是假话。”这下子宝二爷有点懵逼了,原本想让老太太称赞黛玉,不成想,祖母和母亲反倒赞起宝钗来。宝玉“意出望外”,看着宝钗一笑,才发现宝钗早扭过头去跟袭人说话去了。精明稳重如宝钗,在这种场合,绝对不会跟宝玉同学有任何不当的目光接触。这也算是曹师的一种不写之写吧。
第三十五回的第三个场景到此结束。最近几个场景,曹师明显放缓了故事节奏,情节不再仅仅向前推进,同时开始向纵深发展。这种变化,预示着这曲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故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红楼梦# #学写作# #古典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