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能机初期

2.1、第一代Iphone 发布,标志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2007年1月,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大触摸幕(3.5寸屏幕在当时已算很大的屏幕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多个生态应用、流畅的系统体验等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惊喜。当乔布斯在台上演示Iphone时,引起台下粉丝惊喜连连,这也可能是电子产品历史上最成功的发布会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优劣势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发展)(1)

乔布斯发布Iphone

后来手机发布会模式也被国内手机厂商模仿,各个厂商乐此不疲,有些厂商甚至把它办成了演唱会。不过说实话,除了老罗的相声手机发布会,其它厂商的手机发布会多少都有点尬,演讲人激情高呼一声,台下回应者了了,还可能是自家员工捧场,再难有苹果第一代发布会现场那种观众热情。不过现在手机的确很难有类似Iphone 第一代那样的颠覆式创新,发布会也主要是秀各种性能参数,以及最后是不是有个惊爆价

Iphone带来智能机使用体验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品,同时也开启了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Iphone的硬件ID设计可以说是引领今后近十年的手机市场,虽然难以考证Iphone是不是第一款这样的手机,但毋庸置疑的是Iphone是将其发扬光大的。后面手机也只是越做越大、功能越来越强、系统越来越流畅,直至全面屏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端的折叠屏。

2.2、Android 发布,开放生态使其快速成为第一手机操作系统

智能机初期,诺基亚凭借自己的体量和品牌优势推广塞班系统(Symbian),当时大多数智能机都是塞班系统,其次就是微软的WindowsMobile、黑莓系统、苹果的IOS。记得当时我的室友就在2009年左右买了一部塞班系统的诺基亚手机,触屏操作,还可以安装一些应用程序,当时看起来时很时尚先进的。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优劣势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发展)(2)

搭载塞班系统的诺基亚N8

2008年底,塞班被诺基亚收购,成为诺基亚的独占系统,使得塞班系统更加封闭。诺基亚对操作系统这一块也不是很重视,对应用开发者也不够方便友好,塞班系统也慢慢从初期的手机操作系统霸主地位跌落。

也是在2008年,现在的手机操作系统霸主Android 正式发布了第一代Android ,基于Linux,最主要的是开源系统,而且谷歌还和各类硬件厂商、软件厂商、运营商等形成联盟,这种开发的系统生态推动Android 快速发展,等塞班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已无力回天。

Android 的这种开发生态使得各大手机厂商都欣然拥抱,包括三星、HTC、中兴、华为、联想、小米、魅族等,Android 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占领手机操作系统市场。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现在,Android 与封闭IOS系统几乎占领了整个手机操作系统,以往的王者塞班系统几乎消失,黑莓系统也不见踪影,PC操作系统霸主微软推出的WP操作系统也寂静无声。

Android 虽然开放免费,国内手机厂商都基于Android 进行深度定制,打造出EMUI、MIUI、Flyme等操作系统,只有国内智能机前期时有些厂商使用的是Android 原生系统,比如我的第一部智能机中兴V880。

由于国家政策,谷歌的GMS服务不能在国内正常使用,各个手机厂商都在国内市场都将GMS服务删除,用自身的系统应用替代,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应用生态。但是在海外,各个手机厂商都搭载了GMS服务,Android 系统也极大的推广了谷歌的各类互联网业务,包括搜索、地图、邮箱、Youtube等,对于自身移动生态的贡献十分巨大

2.3.国内3G牌照发放,3G网络让智能机使用体验大幅提升

在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 时,智能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一定规模,2007年全球智能机出货量达到1.25亿部(主要是塞班系统的智能机),国内智能机出货只有700万部左右,相对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优劣势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发展)(3)

数据来源于网络

主要是欧美国家从2003年起就开始建设3G网络,已经累计了一定用户规模,智能手机使用3G网络对使用体验有很大提升。智能机使用2G网络,很多互联网业务都难以流畅使用,体验比功能机不会有太大提升。而我国2009年初才开始发放3G牌照,3G网络发展滞后于欧美国家,导致智能机发展也滞后于欧美。

2009年初我国发放3G牌照,运营商开始大力建设3G网络,国内各个手机厂商也Iphone发布后开始转型智能机市场,包括中华酷联、OV、魅族等。从此,我国智能机开始飞速发展,2010年出货量增长到近5000万部,2011年出货量更是突破1亿部,成为全球智能机最大的市场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优劣势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发展)(4)

数据来源于中国通信研究院

2.4.运营商渠道崛起,高额补贴推动智能机发展

由于三家运营商的牌照不同,移动的TD-SCDMA(是我国研发主导的移动网络通信标准)、联通的WCDMA、电信的CDMA2000,而且当时的3G手机都只支持一个网络,就是买了移动的3G手机就只能用移动的3G网络,不然只能用联通和电信的2G网络。

这就大大提高了运营商销售3G智能手机的积极性,因为只要卖出去一部手机就相当于抢了一个用户,新增用户是运营商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而运营商又有庞大的线下渠道,各种充话费送手机的活动涌现,并且大量补贴门店手机销售,所以中华酷联等手机厂商前期都是主要走运营商渠道。

运营商基本都有每月承诺消费满多少就送手机的活动,有些白领每月话费可以报销,相当于不用钱就可以买一个智能机,对手机的销售也有一定助力,当然现在这种活动已经很少了。

运营商大力补贴各门店销售3G手机,有些手机单台激励就达几百元,各个门店销售3G手机也是不遗余力。当然,这也催生了很多灰色产业链,有些门店作假串货骗取运营商终端销售补贴。

运营商渠道巅峰时期,三家运营商手机销量可达2-3亿台,占国内手机销量大半,运营商渠道的强势可见一斑。至此,我国智能机依靠3G网络普及和运营商的大规模补贴快速发展。

2.5、中华酷联,国内第一代智能机巨头

国内第一代智能机代表就是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虽然现在除了华为其它品牌基本都已没落,但是当时这几家厂商依赖运营商渠道却是如日中天。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优劣势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发展)(5)

中兴V880

早在2005年,酷派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手机,它也把“双卡双待”这个功能发扬光大,其它国内厂商纷纷跟进,苹果直到iPhone XS 才跟进这项功能。

华为和中兴本身就是国内电信设备巨头,它们手机业务开始得很早,功能机前期就开始涉足手机业务。因为它们与运营商关系好,有很多帮运营商做定制机的机会,并且依赖与海外运营商的关系,在海外手机市场也谋得一定市场份额。

联想是PC行业巨头,特别是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联想更PC行业龙头。联想很早就开始做手机业务,但是发展并不顺利,2008年初手机业务被剥离出来。但随着3G网络和智能机行业的火爆,2009年又回购手机业务,后来推出乐phone手机。

我也在2011年买了第一部智能机中兴V880,当时也是很火的性价比神机,用诺基亚的那个室友也把手机换成了HTC(HTC在智能机时代前期还是很猛的,在全球都有一定市场),其它室友还是用的功能机。

2.6、小米1发布,将性价比做到极致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第一代正式发布,强悍的配置,搭载基于Android 深度定制的MIUI系统,当雷军公布1999的惊爆价后,台下观众欢欣鼓舞。当然高性价比的东西是抢手的,小米1需要预定抢购,不管是真的产能不足,还是饥饿营销(被大家戏称的耍猴),小米1的成功毋庸置疑,记得当时就有几位同学心心念念的去抢购小米手机。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优劣势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发展)(6)

小米1

2013年7月31日,红米第一代手机发布,价格799元,小米的性价比之路走得越来越深。在中兴V880退役后,我也买了一部红米的合约机,现在还能开机。

小米的性价比战略的确让小米快速抢占了国内的中低端市场,印证了互联网思维里的快和极致,有了红米品牌的助力,小米从成立仅用三年时间就做到国内第一,2014年小米国内出货超过5270万台(IDC数据),成为国内第一手机品牌

这惊人的爆发式增长也让其它手机厂商眼红,很多厂商纷纷跟进性价比策略,包括魅族、金立、乐视、荣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