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恐龙还可怕的六大史前生物(史前生物图鉴196异齿龙)(1)

名称:异齿龙( 盘龙目)

年代:二叠纪早期

地点:北美洲(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

大小:长3米

异齿龙背部巨大的“帆”为其贏得了“帆背龙”这一流行名字,“帆”应该是一种原始体温调节装置。

帆的框架是其脊柱上细长的神经棘,中间处最长可达1米。活着的异齿龙脊柱上覆有一层表皮,且可能富含血管。

异齿龙的日常生活就是早上将帆朝向太阳,像太阳能加热器一样吸收热量,提高血液温度,血液在体内循环,从而提高其体内温度,使它能够开展每日的觅食大业。而若要降温,比如说在一场费力的追逐之后,异齿龙会将帆背对太阳,对着风,以散发热量。

这些下孔型楔齿龙科与毫无亲缘关系的双孔型爬行动物恐龙之间存在着趋同演化现象。棘龙和豪勇龙都是在白垩纪期间生活在西非的恐龙,背部也长有用于控制温度的帆。

根据推算,一只重约200千克的异齿龙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将体温从26℃升到32℃,若没有帆,同样体形的异齿龙需要用三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提高到同样的体温异齿龙巨大的犬齿和发育良好的碾臼齿齿说明它确为可怕的食肉动物,其名称意为“两种不同的牙齿”。异齿龙的猎物可能包括其他盘龙类,这些没有帆的动物在太阳温暖身躯之前行动缓慢而迟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