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播了,一上来就给观众来了颗“定心丸”。

男团出身的獒犬做了一个wink,导演组立马打住说:“(如果你这样做)那我就把你剪掉。我们一上来就告诉大家,不要眨眼睛,不要甩胯,尽量不要太过油腻,男生的质感很重要。”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

哥哥们无油参赛,去油是第一步,但只有“不油”显然还不够。

从《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集反响来看,节目组从一开始就表明了要去“男团化”,哥哥们都没有唱跳,避开了油腻的点,还靠着把情怀牌最大化这个“杀手锏”,外加“大湾区哥哥”们超强综艺效果助力,迅速出圈。

01

大湾区哥哥“回忆杀”都“杀”在哪?

平均年龄50 的大湾区梦幻五人组:陈小春 谢天华 林晓峰 张智霖 梁汉文,一上来就把观众们的“回忆杀”这部分拿捏得死死的,也成为观众们追看《披荆斩棘的哥哥》最大的惊喜。

第一期里,哥哥们以各自特点组队,先solo再合唱。

陈小春很会选,《叱咤红人》一响起,当年那个滑头但讲情义的小桂子仿佛就在眼前。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

等到“古惑仔三人组”合唱《友情岁月》时,带领大家重回年少不羁的青葱时光,真.时代的眼泪~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3)

张智霖呢,90后观众见过或听过他和袁咏仪的恩爱故事,也或许记得他演过迷人机长“cool魔”,但首演这曲《祝君好》可不是随便选的,智霖一开嗓,港剧迷的DNA就动了~哪个少女不想有一个“初哥哥”始终在旁守候呢?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4)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5)

港剧迷心中的“白月光”必定少不了《十月初五的月光》那位初哥哥。

大湾区这组里,陈小春和谢天华应该是最早相识的,两人曾同为“风火海”组合成员,就像小春哥在节目中说过,可以临时被换掉演出的他们在彼时香港乐坛毫无存在感,出了一张完全没水花的专辑后解散了。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6)

反倒是1996年《古惑仔》上映后,在香港口碑爆棚,同时通过盗版光碟火速传遍全国,陈小春靠着山鸡这个角色彻底红了。后来春哥依旧在做歌手,在TVB演了《鹿鼎记》之后,更是成了“叱咤红人”。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7)

相较之下,演艺之路跟陈小春多有类似的谢天华也演了《古惑仔》,也进了TVB,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配角。直到遇见Laughing哥,终于在香港娱乐圈拥有姓名。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8)

《学警狙击》剧照。

2009年他凭着《学警狙击》拿下当年台庆“最佳男配角奖”,很快就“升呢”做主角,跟黄宗泽一起合作《潜行狙击》。由于Laughing哥太受观众钟爱,TVB还为谢天华开拍电影,海报上他站定C位,影帝吴镇宇都要靠边。

但“哥哥”节目里,小姐姐最感慨的镜头之一,就是欧阳靖穿过人群来给谢天华“敬礼”同时说到:“Laughing哥,蜡青黎报道!"这是什么什么神仙同框啊!!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9)

蜡青和Laughing的名场面,不允许还有人没看过。

梁汉文呢,一直都是TVB儿童熟悉的那个人,最出名的那首,应该是《鉴证实录》的主题曲《留痕》,至今都是很多人心头挚爱金曲。而对港人来说,2003年梁汉文有一首《七友》唱到街知巷闻,事业起飞之时,结果就像他在节目中说的那样,老婆突然生病后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家庭,事业逐步走向沉寂。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0)

一个冷知识:梁汉文和老婆办过两次婚礼。

而《古惑仔》里除了有陈小春和谢天华,还有林晓峰。

对港人来说,林晓峰最为人熟悉的身份其实是电台主持和TVB《奖门人》系列节目的主持人。内地观众这边,总以为他跟陈小春只在《古惑仔》系列有交集,其实两人曾经主持过1995年的《超级无敌奖门人》,是主MC曾志伟身边最不能缺少的“哼哈”二将。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1)

一帮人“老友鬼鬼”,齐齐北上“揾食”,自然免不了抱团,他们不能更自然的相处细节,反倒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名场面当属为了“一公"的组队环节,一个个古惑仔上身,陈小春魂穿山鸡哥要收队员,还跟大湾区最年长的“大佬”黄贯中分享心得:“我们慢慢来,先把人凑齐再慢慢做大。”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2)

结果五张卡接连被湾区哥哥拿走,山鸡哥也只能改口:“你去收点人!到时候大家一起重组!”《古惑仔》画面感实在是强。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3)

5人正式组队后,谢天华脱口而出:“我们先把大湾区坐稳”!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4)

于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个出圈梗就诞生了,昨天陈小春还在微博上发了“大湾区五人组”的漫画,喊话要继续“扩招”,节目“梗王”人设算是立下来了。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5)

另一方面,“大湾区”哥哥们呈现的“反差感”更增加了他们的魅力。

陈小春在采访中记不住李承铉的名字,真实还原了“马冬梅事件”: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6)

组团成功后,梁汉文担心:“以后有新队员加入了,是不是需要开始说普通话了?”于是在陈小春的带领下,每句话带儿化音的港普就上线了,节目效果一下子拉满。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7)

大湾区的哥哥们北上来揾食,不仅愿意主动融入,还跟大湾区的姐姐们做了联动!

张智霖在节目里说:“这可能是他最后的舞台了”原来大仙考虑做完这场综艺,打算退圈,结果被袁咏仪直接给怼了。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8)

陈小春被问及为什么来参加这档节目,直接说是应采儿安排的。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19)

至于“大湾区”哥哥里的两个“编外”人员:黄贯中和张晋,节目上连线各自的太太朱茵和蔡少芬,其实也组团在隔壁节目里“请客吃饭”,港风滤镜到底,情怀元素也是玩到底。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0)

说实话,小姐姐点开这个节目前没报什么期待,结果因为这几个大湾区哥哥真实又好笑的表现,看完了节目。看完之后的综合感受就是没有了“浪姐”逼人奋进的赛制设置,才能让大湾区五人组如此游刃有余,把综艺效果做出了圈。

02

年年都有港星北上,但“揾食”方式有翻新。

《披荆斩棘的哥哥》赛前有一幕,登场前的“签约环节”。节目组告诉哥哥们,当初“浪姐”里单日最长训练时间是17个小时,陈小春很个性也很坦诚,写下“我争取每天训练半小时”,被节目组提醒,有的选手每天训练12小时,他撇嘴反问:“我们是需要去呈现一些很勤奋很卖力吗?我们不需要吧?”

一方面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自信,另一方面这算得上是“大湾区打工人”风格了。给一份工,就做好,无所谓参与的节目大小,心态放平才是最重要。

所以观众看到了“大湾区”哥哥们一起穿着大湾区靓仔最爱的短裤和人字拖,一起饮茶“吹水”画面,还磕着瓜子去围观隔壁组练舞场面,娱乐圈“反内卷”当属他们。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1)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2)

尽管大湾区哥哥们不再年轻,但是他们都曾见证过香港娱乐圈最鼎盛的那段时期,并且凭借自身的实力留下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作品,以至于北上发展,总是自带粉丝滤镜。

此处不得不提浙江卫视《请吃饭的姐姐》。节目原本前期宣传打的就是港星情怀牌,请到了拥有三十年友谊的蔡少芬、朱茵、陈法蓉、洪欣首次四人合体做综艺。昔日港风女神化身“港普F4”,讲真,请到了这样的阵容,按照常规推理,这部《请吃饭的姐姐》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

结果节目第一期上线后,观众们上当受骗感觉很重。

节目组或许是怕这四位港风女神带不动现在年轻人观看欲望,硬塞了很多抖音网红,不料反倒起了反作用。四个姐姐们成了配角,请来的网红观众们又不熟,最终呈现的节目效果就是一尬到底。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3)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港风吸引不了现在的年轻人了,事实是,看看“大湾区哥哥”们再次开始收割粉丝就知道,我们仍然在怀念黄金时代香港的电影、音乐和艺人。

所以北上的艺人们,除了有像陈小春夫妇和张智霖夫妇那样,合体秀恩爱,双双在各种综艺里赚钱的,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4)

最多的还是出现在网络大电影里以曾经港片里的经典形象独挑大梁。

比如,东京奥运会期间,因为吊环冠军刘洋一个头部动作酷似《九品芝麻官》里著名反派“常威”,常威的扮演者邹兆龙还连线了刘洋,引发了一波网络玩梗怀旧热潮,其实邹兆龙现在经常出现在网大里,饰演非常固化的反派角色,而这些机会也都来自于“常威”一角深入人心。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5)

比起以前走穴的模式,现在北上的港星,还学会用新媒体给自己“二次创业”。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6)

这个月初,张敏刚刚因为复刻经典的回眸上了热搜。

最近不少TVB艺人就扎堆在广东的中山,或置业或租房,再以中山为据点北上寻求机会,比如TVB视帝黎耀祥就和太太一起搬家到了中山,然后在全国各地从西安到东北,再到杭州,拍短视频讲述自己在祖国游历到心得,当然了直播带货是不能少的。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7)

就连天王刘德华也开了某音账号,在他出道40周年那场直播里,观看人数超过了1亿。在那场直播里,天王和粉丝们互动的点也是打怀旧牌,回忆了下曾经在TVB的时光,又谈了“四大天王”时期的往事。

而在《披荆斩棘的哥哥》末尾,33位哥哥也合唱了刘德华的歌曲《笨小孩》,背后的大屏幕闪现过他们小时候的样子,讲真,小姐姐有被这情怀牌感动到。

揾食珠三角 坐稳大湾区的哥哥姐姐北上(28)

大湾区哥哥也好,大湾区姐姐也好,他们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记忆里有他们诠释过的作品的影子。他们称呼自己是“大湾区哥哥”,这就是种融入的姿态,明白北上才有未来,于是就积极融入内地生活,无论是扎堆综艺,还是努力去学普通话,用一种“做好一份工"心态,在努力。

港星北上确实是个老话题了,以前我们讨论他们能不能融入内地的影视作品,现在我们更应该去观察在互联网时代里,港星们如何把港风情怀牌继续打好。

港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大多自律敬业,就算年过四五十,也保持良好的外貌,“大湾区”几个哥哥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也同样保持着在新环境努力求生的精神,与其说是大湾区哥哥们喜剧人的表现让我们喜欢,不如说是这情怀牌之下,大湾区哥哥姐姐们北上的滚烫冲劲让人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