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快到了, 我看到一个平时交流很活跃的微信群里, 有一位妈妈在问:,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年年不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年年不同(十年大不同)

一年年不同

万圣节快到了, 我看到一个平时交流很活跃的微信群里, 有一位妈妈在问:

“女儿万圣节穿的公主裙攒了好多件, 有没有同龄的孩子要交换穿? ” 然后列了几件裙子的码数。

我特地观察了一下, 超过两天过去了, 几百个人的群, 好像只有一位妈妈在回应, 看来大部分家长还是做不了孩子们的主, 多半今年又要购置新的万圣节服装了。

几天前, 大张(我的先生)还在和我讨论关于小张(我的儿子)万圣节服装的话题。鉴于这个臭美的小男孩平日里已经知道挑自己中意的衣服穿了, 对自己喜欢的小T恤衫, 情有独钟; 不喜欢的, 无论如何也套不到他身上。得出的结论是: 今年可能还能 “简单粗暴” 的帮他选一件既能在万圣节当天点缀一下节日气氛, 平时穿又不太夸张的外套, 到了明年万圣节可能就左右不了这个小东西了。

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几年后衣橱里的一番 “胜景” : 每年只在万圣节当天穿两个小时的奇装异服, 一年存一件丢又丢不得的 “鸡肋” 们, 占据着衣橱的大好空间……

鸡肋是什么意思? 鸡肋不同于猪排, 吃吧, 没多少肉; 丢掉吧, 又觉得可惜。

回国玩儿, 多么有诱惑力的话题, 但是每当想到十三四个小时的航程, 我就倒吸一口凉气。回想起刚毕业的时候, 有一个非常时尚的上海本地同事对我说, 她绝对不能忍受超过10个小时的火车, 离目的地超过10个小时必须乘飞机。我从内心对她进行过批判 : 太傲娇了。但是没说出口, 只告诉她如下我的 “与火车的亲密接触” :

从我家到学校没有直达火车的, 虽然有羊, 但太远了, 不能骑羊(那年, 内蒙人在南方的还不是特别多, 我在学校被当宝贝对待, 而且同学们认为我们老家家家户户有马有羊, 所以我告诉大家我骑羊上学, 他们都信)。先坐晚上十一点半的火车去北京, 早晨七八点钟到北京, 在北京西站 “耗” 一白天, 下午五六点钟才能坐上去重庆的特快。在火车上, 看着太阳落了, 又升起来了, 又落了, 再升起来的时候, 就到重庆了。从家到学校这一程还是豪华版: 不仅是 T 字头特快列车, 爹妈还给买张卧铺, 所以一本小说看完就正好到校了。

但是, 每到假期从学校回家就是 “艰苦朴素” 版了, 尤其寒假回家, 赶上特色的每年一度的人口大迁移 ——春运, 火车票异常难买, 能买到有座位的普通快车票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其实有卧铺也不会买的, 贵好几百呢), 从重庆到北京的普通快车比上面说的特快还要在火车上多体验半圈地球的自转。

假期赶火车的故事, 啼笑皆非, 汇总起来和王宝强的 <<人在囧途>>有得一拼。有一年, 到了北京, 没有买到当天回老家的火车票, 我和另两个东北的同学(一个男生, 一个女生)便逗留在北京站。晚上, 没有买到票的旅客都睡在候车室里, 座位肯定不够, 便躺在地上。到了半夜, 我和两个同学也席地而坐。两三点钟的时候, 两个穿制服的人进行站内管理——有的地方不能占。来到我们这儿, 我没有睡, 他还是踢踢我的鞋子 :

“醒醒醒醒, 把孩子往边上抱一下”。

尴尬极了, 那个瘦瘦小小的女同学蜷在地上睡觉, 被当成了我和另一个男同学的孩子, 这乘警的眼神够 “八卦”的。

又一年寒假, 还是我们三人, 买不到去北京的火车票, 我们决定从西安转乘。到了西安, 依然像往年一样买不到当天回家的后半程的票, 后来从黄牛手里高价倒腾了三张临时客车的票, 乘了一次好多年不见的绿皮车。这样救急的临客, 是站就停, 开一会儿就得停下来给其他的列车让路……这一次 “人在囧途” , 已经数不清太阳升落几次了, 我们带的桶装面也没法吃——水不热, 车厢里很 “冷” , 呼吸看得到 “白汽”, 每到站有乘客下车, 我们都遗憾惋惜, 人多显得暖和是真事 。太煎熬的时候就得自娱自乐, 那年北方还没有柚子卖, 同行的男生, 带了十一个柚子回家, 被我们两个女生开了一路关于柚子的玩笑。列车先开到我家, 为了给东北的男生减负(后面他还得转汽车), 感谢他和黄牛讨价还价, 我还高价从他手里买了一个柚子, 于是那年他带了十个柚子回了东北老家。

短短几年, 我也 “傲娇”了 , 比我那个时尚的同事更值得批判: 高铁和动车以外的列车不想考虑; 飞机航行一旦超过6个小时就打退堂鼓。照这样下去, 下一个十年再写一篇 “人在囧途”, 会不会把飞机也调侃一番呢?

十年不短, 2009年的事, 还有一两件事历历在目吧, 不就像才发生过一样吗?但是已经是十年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