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

说到日食

你想到的是什么景象?

是这样?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2)

2012年5月21日,东京上空出现日环食。(新华社)

是这样?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3)

2019年12月26日在新加坡拍摄的日环食。(新华社)

还是这样?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4)

6月21日日环食观测效果模拟图 制图:汤海明

就在本周日6月21日,白天最长的夏至,今年天象的重头戏——“金边”日环食即将上演。

本次日环食持续时间仅38秒,如果错过,下一次日环食要再等10年。

不过,较为遗憾的是,上海并不在此次日环食带上,而且目前的天气预测显示,6月21日上海多云,午后局部阴有短时阵雨或雷雨。

也就是说,如果天公作美,上海地区本周日下午可以观测到食分达到0.772的日偏食,时间上初亏是14:45:33,食甚是16:06:18,复圆是17:16:03。

如果天气情况不允许,或者想要欣赏完整的日环食美景,则要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啦!

上海地区的观测效果,可以通过模拟图来感受一下!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5)

上海地区观测效果模拟图 制图:汤海明

问题来了,想自己观测日食怎么办?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室高级主管、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汤海明给准备带着孩子亲子观测的家长划重点——观测时绝对不要这样做:

1、不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日食;

2、不可以佩戴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观看日食;

3、不可以在没有减光措施下,通过望远镜直接用肉眼观看;

4、不可以使用烧黑的玻璃、曝光过的底片、曝光过的X片或者啤酒瓶等观看。

这样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6)

或者这样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7)

都 不 行!

因为上述方法会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失明。

那么,怎样观测才安全,汤海明也给家长们支招:

观察方法1:各种小孔成像观测法。

可以通过在一张不透光的硬板纸将太阳像投影到白纸上进行观察,会清晰地看到日偏食的景象和轮廓。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8)

小孔成像原理图

或者做一个纸箱成像。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9)

纸箱成像原理图

懒得动手的,直接厨房里拿个漏勺也凑合。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0)

还可以借助树叶的影子观看。在日环食的过程中,如果低头看树叶的影子,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也是环状的。那也是因为小孔成像,让每一个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投射出了太阳的影子。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1)

观察方法2:望远镜投影,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或者双筒望远镜将太阳像投影到白纸上进行观察,效果和小孔成像相似,但是观测效果和清晰度更高。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2)

观察方法3:目视直接观察一定要通过佩戴专用的日食观察眼镜或日食观测卡进行。请注意!没有准备好,千万不要抬头!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3)

另外,据说电焊护目镜也可以哦!(只能说,如果找到这个东东,那观看日食的现场,绝对是整条街最靓的崽!)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4)

除了观测之外,科普讲解也少不了。家长们可以提前学习以下知识点,亲子互动时,可以给孩子种下热爱天文、探究宇宙的兴趣萌芽哦!

今年“日环食”有何特别?

据汤海明介绍,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日月地三个天体处于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会落在地球表面,从而使得地球上处于月影之中的人们看到太阳被月球所遮挡的日食现象。根据食现象的不同,日食现象可分为日偏食、日环食、日全食和日全环食。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5)

太阳距离我们1.5亿千米,月球则要近得多,近地点约为36.3万千米,远地点则为40.5万千米左右。如果月球挡住太阳时它距离我们较远,那它的视直径就会比太阳小。这时如果发生日食,月球就无法完全遮挡住太阳的光球层,我们看到的就是日环食。

比较特别的是,这是8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日环食。此次日环食的环食带穿越我国的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部分地区。而环食带的我国其他地区均可以看到一次非常明显的日偏食。本次日环食全部跨度为11时45分至17时34分,最大食分超过0.99,环食食延时间仅几十秒。

而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当天也可以看到食分(月球遮挡太阳直径的比值)达到0.772的日偏食。上海地区14时45分至17时16分可见偏食,食甚发生在16时06分。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6)

哪些的小细节值得关注?

这次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99%将被月球挡住,几乎接近全食:当日食发生食甚,也就是月球与太阳重合度最高时,太阳只会露出很细的一圈圆环,好似一个耀眼的“金指环”,所以这次又叫‘金边日食’,看到环食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此次仅有38秒。

上一次我国境内出现日环食,是2012年5月20日;而下一次我国境内出现日环食,是10年后的2030年6月1日。因此,本次日环食可谓十年一见

而从日食的发生频率上来说,整个地球上每年能看到2-4次日食,但是由于日食带(也就是月球的影子在地表划过的区域)十分狭窄,对于某一个城市来说,300年左右才会有一次见到日全食或者日环食的机会。

汤海明提醒大家不妨尝试留意些有意思的细节,那个金色的环会非常细,考虑到月球表面会有凸凸凹凹的山脉等,这样的话,是不是会产生类似日全食的那种贝利珠,或是能不能看到太阳的外围大气,都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7)

何为贝利珠?

在食既和生光阶段,即食甚前后将可以看见。由于月球也不是那么完美光滑的球,大家也知道它上面有“海”和“山”,它的边缘凹凸不平,当月影边缘刚刚遮住或划出日面时,日光会透过这些小缺口被我们看见,形成一个个或一串亮点。这些宝珠般的亮点为了纪念英国天文学家贝利为解释这种现象所作的贡献,被命名为贝利珠。这种现象持续时间仅约一两秒钟。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8)

普通公众该如何科学观测?

面对这场天文盛景,普通公众该如何科学观测?

汤海明提醒,在掌握好所在地日食发生的准确时间后,最好是提前踩点,选择好观测位置;喜欢天体摄影的,提前选择有特色地景的地方,将更有观赏价值。

观测时,一定要注意不可用眼睛直视太阳,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更是绝对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最好是提前准备好一副专用的日食眼镜,但也不要连续观测超过2分钟,每观测2分钟要休息一小会儿。

那么,其他地区的朋友怎么了解自己所在地的日食情况呢?大家可以通过这个链接https://nadc.china-vo.org访问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日食预报,选择所在的位置便可以了解日食发生的情况预报。

此次为了让公众能够更方便地了解日食这样的一个有趣天文现象,上海天文台还将参与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联盟的网络直播活动,与其他多家天文研究机构合作在国内多个地点一同为公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日食天文现象直播。届时还会有多位专家为大家讲述日食相关知识内容。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1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达直播链接哦!

部分图文资料:天之文 国际地理中文网 在线天文

编辑:姚怡莹

10月14日两大天文奇观(天文奇观周日上演)(20)

↑保存图片-打抖音

和我们一起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