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学“看戏就是看角儿”此言对极了同是一台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由名角演出来,味道就大为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关排宴诉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关排宴诉子(他们如此押三关排宴之)

三关排宴诉子

周广学

“看戏就是看角儿。”此言对极了!同是一台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由名角演出来,味道就大为不同。

《三关排宴》过去我在农村的庙会上和城市里的普通剧场看过数遍,每次演出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不能让人看得尽兴。戏曲的核心是演员的表演。一部好剧本,如果演员的表演不充分,精华很难显现。而过去几次看戏,不满之余,也让我意识到,要演好《三关排宴》确有难度,主要难在第三场《排宴》。一出戏共四场,近三个小时,第三场就达一个小时还多,占去近一半时间,如果演员演技平平,难免让观众有冗长之感;其次,这场戏中宴会的主角为老旦佘太君、青衣萧银宗,她们的戏以对白、对唱为主,做功较少,虽有小旦桃花公主和须生杨四郎的表演穿插其中,但仍易陷于平淡,最后桃花公主却出人意外地碰死,便会使本场显得含量过大。这些表明,《三关排宴》这部戏本身,就好比一首诗歌用了险韵,非高手来演,难以出彩。

10月20日晚,由上党梆子名家吴国华、郭孝明、张保平,及久已在戏迷中享有美誉的优秀演员侯慧琴、刘晋苗主演的《三关排宴》在晋城影剧院上演。这台《三关排宴》,显示出又醇厚又浓烈,又持重又酣畅的美学特征。《排宴》一场不仅不存在上述问题,反让人感到没有那样的长度,戏便不能成立;没有那样的含量,戏便难以喧腾。这一场中,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而最重要的是演员们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使舞台呈现出山峦起伏、波诡云谲、瞬息万变之状态,戏剧性得到极大体现。就整部戏来看,演员们特别过硬的唱功和非常老到的程式化表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整个演出达到了催人泪下、撼人心魄的艺术境界。

在《排宴》一场中,我觉得萧银宗是一个难度最大的角色,但是让吴国华给演绝了。萧银宗心理极其复杂,矛盾重重,外表又一派冷峻傲岸,戏里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情节供演员运用,可是吴国华凭着不凡的演技,将这个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性格饱满鲜明,情感凹凸有致。她就是通过自己恰到好处的一颦一笑,一惊一怒,一个冰冷而无奈的甩手,一个孤寂而傲然的转身,甚至言语与表情的矛盾等细腻的表现,让种种微妙的趣味拨动观众的心弦。她在难以出戏的地方出了戏,这比那些戏的空间本身较大而出了戏的表演更为可贵。

在吴国华的表演中,作为辽邦代表,萧银宗那高傲的姿态下时时露出战败方的痛苦、尴尬,因此她越是高傲,就越显虚弱;而作为一个母亲,她对桃花女一边是严厉地苛责,一边又难掩内心的慈爱。当和议之事谈妥后,佘太君表示:“有一桩往事愿商谈。”她立即瞪大了惊讶、恐惧的眼睛,仿佛担心有什么承受不了的东西要倾轧过来。当得知驸马乃是佘太君之四子,她一度气得晕了过去,可是经桃花女一番哀告,她只能作罢,向佘太君刚硬地言道:“也算得一喜!”讲此话时她并不看太君,而是面对观众,表情冷冽严酷。

在《排宴》一折中,桃花公主的戏很重要,作为一个小旦,这个人物活不起来,这场戏也很难活起来。刘晋苗饰演的桃花公主不仅十分生动,而且十分贴切。过去在我有限的几次观戏中,所见的桃花公主要么过于娇气,要么过于悲伤,要么过于郁闷,而刘晋苗不是这样,她随着剧情的变化,思想感情不断变化,高兴时就笑,愤怒时就骂,哀求时则情真意切。她既天真又刚烈,既有公主的娇气,又有妻子的深情,加之剧本提供给她的表演空间较大,因此她就像一条溪流,浪花飞溅,异常可爱地活跃了舞台。

《排宴》一场中的四位主角,佘太君、萧银宗、桃花公主、杨四郎,每人都担得起自己的重任。侯慧琴饰演的佘太君敦厚庄重,大义凛然,其唱腔苍劲、厚实、大方、流畅;张保平则以他一贯的表演风格,将杨四郎的懦弱萎缩、遇事战战兢兢,甚至奴颜婢膝,表现得十分到位,他演唱时的顿挫、含吐、张弛,尤为吸引人。

《排宴》这场戏本身拥有排场的场面和雍容气度,但是如果没有演员对人物细致的刻画,以及细节上精到的雕琢,那种场面和气度就会像一幅空架子摆在台上,成为缺点,这在我过去所看过的《三关排宴》中不是没有显现过;而这次名角们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两下形成张力,相得益彰。

还要特别提的是第四场《斥子》中,郭孝明饰演的杨四郎令人惊叹!他的嗓音率真自然,好像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从他口中就可直接吐出。他的唱腔和表演都可谓用足了程式,用活了程式,展现出华美的气象。他那一声“娘啊——”的叫板,宛转悠长,悲苦凄凉,叫得观众潸然泪下,掌声如雷;他的甩发功十分了得,当焦光普到后堂替他向佘太君求情,他在舞台上等待,其时,他水发零星的扬起和闪动,反映出杨四郎颓唐、焦灼的心理,而自刎之前激烈的甩动,又把杨四郎痛苦、追悔、绝望的复杂情绪都融在里面了。

关于杨四郎这一角色,据说,郭孝明曾得到郭金顺的真传。我在网上搜索到1962年拍摄的电影《三关排宴》,看到郭金顺的这一段表演,感到郭孝明有突破。郭孝明的表演更为鲜活,对人物的内心开掘得更为深入,塑造出一个更为复杂的杨四郎的形象。比如,杨四郎恳请杨排风到后堂将佘太君唤醒时,称杨排风为“排风姐”,郭金顺的道白显得自然而然,而郭孝明的道白,却特别地强调了杨四郎央告的态度和不够自重的人格特征,引得观众笑了起来。梅兰芳先生曾告诫弟子们,如果火候不到,慎用太火的表演,宁可板一点。而郭孝明确实太老练了。但无论如何,郭孝明的突破性表演,也可称作用了“险韵”。“险韵”用得好,反能出奇制胜,更胜一筹。

2015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