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排位赛#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医案分享#

【名医简介】

吴少怀(1895~1970),名吴元鼎,字少怀,浙江钱塘人。幼年丧父,随母迁居济南。1916年入济南私立大同医院学医,学成后留院任中医师。1928年自行在司里街开业行医。他熟读中医各大经典,博采众长。30年代即跻身于济南名医之列,是济南“四大名医”之一。1939年任中国红十字会济南分会顾问。1947年任济南中医师公会理事。济南解放后,先后担任山东民众慈善医院医师、难民诊所医务主任、济南市医学讲习所中医部副主任等职。1949~1956年先后任济南市第二联合诊所中医师、济南市医务进修学校中医部副主任。1957年后,历任济南市立一院中医科主任,济南市立中医院院长,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58、1963年分别当选为山东省和济南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当选为济南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同年加入九三学社。著有《吴少怀验方集》《胆胃证治》《吴少怀医案》等。

枳实导滞丸加减治病功效(吴少怀用枳术丸)(1)

【案例】

吴少怀用枳术丸、橘半、香砂加减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治久患胃痞案。

陈某某,男,32岁,干部。

1964年6月17日初诊。

病史:

病已数年,胃脘痞满,腹胀痛,胃不思纳,嗳腐倒饱,肠鸣矢气,二便调。

检查:

舌苔淡黄黏厚,脉沉弦滑。

辨证:

脾胃不和,运化失调,食滞停痰,气机不利。

治则:

健脾和肝,行气除痞,消食化痰。拟香砂、橘半、曲麦枳术丸合法加减

方药:

生白术,炒枳实,木香,砂仁,陈皮,清半夏,姜川朴,川棟子,炒麦芽。水煎服。

7月6日二诊:

服药6剂,诸症均除,因中断治疗,近日脘部痞满、腹胀,其他尚好。舌苔灰白厚,脉滑缓。按上方去川朴、川棟子,加茯苓,六曲,炒山栀。水煎服。

7月13日三诊:

服药6剂,诸症消失,舌苔薄白,脉同前。按二诊方去木香,加香附。嘱常服巩固。

本案引自(《吴少怀医案》)

【评析】

痞满一证,多见于中焦脾胃病。痞者塞也,满者闷也,《伤寒论》载:“心下痞按之濡”,病属气分,外不胀急,内不知饥,也不知食,临床有外感痞满与杂病痞满之不同。如《类症治裁》说…保命集曰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泄,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然杂病之痞满也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如胃虚气滞,伤食停滞,寒滞停痰,寒凉伤胃,心脾郁结,暴怒伤肝,肺失肃降,脾虚失运,中气久虚等,都可致发痞满。故临证应详辨,从外、从内,寒热虚实,审证用药。吴老认为,杂病痞满多由情志不畅,饮食停滞,损及脾胃所致,证多虚实互见,故调理脾胃,用药须中和,补不碍滞,消不伤正,以枳术丸法随症加味,每多取效。该案为久病脾胃不和,运化失调,食滞停痰,气机不利,取香砂、橘半、曲麦枳术丸合法加减,行气除痞,消食化痰收效。

【痞满简介】

痞满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以胃脘痞塞,满闷不痛,按之软而无物,外无胀形为主要表现。发于胃脘,责之肝脾,形成原因有食、气、痰、湿、热、虚等方面,病理改变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初病多为实证,久病不愈则耗气伤阴而为虚证,但临床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寒热夹杂之证。临证治疗以调和脾胃、行气消痞为基本法则,遵照“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祛邪扶正,平调寒热。尽管本病病情迁延反复,但只要坚持治疗,注意饮食、情志的调摄以及体育锻炼,一般预后较好。根据痞满的临床表现,西医学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若以上腹胀满不舒为主症时,可参照痞满辨证论治.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及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