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的传说故事里,水怪、鱼精,总是伴随洪水而生。

其实抛开幻想和神秘元素不谈,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每年的汛期,江河洪水汹涌,往往会一些藏匿在江河湖泊深处的“鱼王、怪鱼”,裹挟到下游河道中,被人发现捕获.....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1)

比如最近新安江水库(即千岛湖)泄洪,下游江河里,不少人就发现一种奇怪的“白蛇鱼”出没......

浙江桐庐市民,河里连续钓起两条“怪鱼”

浙江桐庐的市民刘先生,是一名拥有多年钓龄的垂钓爱好者,即使近日暴雨、洪水来袭,他也常去河边垂钓。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洪水过境,河里的鱼种就会丰富起来,鲫鱼、鲤鱼、草鱼、鳜鱼甚至鲈鱼等不常见鱼种,都可能钓获....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2)

然而,这位钓鱼人刘先生却连续两条,在同一条河里,钓获一种从未见过的“白蛇鱼”!

“看起来跟蛇一样,我开始以为是鳝鱼,但(全身)都是白的,(前天)早上钓到一条,昨天晚上又钓到一条...”

刘先生称,这两条“怪鱼”,都是他用蚯蚓做鱼饵(原本是准备钓鲫鱼和黄辣丁)在河里钓起来的,应该是一种肉食鱼或杂食鱼。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3)

但这“似蛇又似鳝”的怪模样,令他非常的惊异,将这两条怪鱼带回家后,也不敢食用,而是养在水桶中。

有人戏称是新安江里冲出来的“小蛟”

因为当地河道里,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白蛇鱼”,因此刘先生判断,这两条怪鱼,很可能来自千岛湖库区,是因为泄洪被冲下来的。

确实,因为洪讯压力大,新安江大闸近期也是开启了史无前例的九孔泄洪,千岛湖中的鱼群疯狂倾泻而下,下游的杭州、桐庐等地,甚至上演了“捕鱼狂欢”...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4)

(每当开闸泄洪,下游地区往往无数大鱼冲来——资料图)

不过,千岛湖里逃出的大鱼,大多是鲢鳙、鲤鱼、草鱼、翘嘴鱼等常规鱼种。

这种似蛇似鳝的怪鱼,似乎还没人捕获过,这到底是什么怪鱼?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5)

刘先生好奇之下,也是将图片发到社交网络,不少人惊异其奇特外形,纷纷猜测到底是什么鱼——其中甚至有人戏称是两条从千岛湖中逃出的“小蛟”

其实是罕见的河鳗,又称白鳝

小蛟之说当然是戏谑之言,不过,这两条形貌奇特的怪鱼,确实很可能是从千岛湖中游出来的,并且“身份尊贵”。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或者渔民朋友,可能已经认出其的身份——这正是两条已经非常罕见的“淡水奇鱼”,河鳗。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6)

河鳗自古就被推为淡水鱼鲜里的佳品,传说其肉质嫩滑软弹,口感居淡水鱼之首,且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滋补价值极高。

河鳗是原本是长江水系中最珍贵瑰奇的鱼种之一,它们通体雪白,只有背部呈淡青色,体长修长而优美,水中游动起来确实颇有几分“蛟龙”之姿。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7)

(上世纪在江河里,渔民经常能捕获多巨型河鳗——资料图)

河鳗是咸淡水双栖鱼,会洄游到淡水中产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处江段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渔民们甚至常常捕获体型一米多的“巨型河鳗”.....

野生河鳗数量已寥寥无几

不过因为长江栖息环境变化,如今江里的河鳗已寥寥无几,反而是一些内陆的深湖大河中,还有不少河鳗藏匿。

比如千岛湖,就是河鳗的栖息地之一,常常有当地的钓鱼爱好者、渔民,捕获这种“奇鱼”。

钱塘江抛竿挂泥鳅(桐庐钓鱼人河道钓起)(8)

千岛湖经常有人钓获河鳗

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钓获这种奇鱼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并且河鳗的价值不菲,据说在江浙地区野生河鳗在300-500一斤。

不过,鉴于野生河鳗数量极少,每一条都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因此,如果不是真的“非要尝口鲜”,我们还是倡议将其放生为上佳,毕竟放流保育,这种奇鱼的种群才有希望回复,将来才会有更多的人能碰到、体验到垂钓这种奇鱼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