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秦腔的经典唱腔中就有这个故事,而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李陵去北海劝降的一折,在李陵与苏武一叹一咏间把李陵的无奈后悔和苏武的坚贞气节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秦腔十大名段苏武牧羊?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秦腔十大名段苏武牧羊(我读资治通鉴之三)

秦腔十大名段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秦腔的经典唱腔中就有这个故事,而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李陵去北海劝降的一折,在李陵与苏武一叹一咏间把李陵的无奈后悔和苏武的坚贞气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折唱腔主要以苏武和李陵的对唱为线索,把历史背景和两人的内心世界一步步展现给大家。开始便是苏武的老生吟唱“ 汉苏武在北海身受苦难, 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害,谁料想北番主巧计安排。他命那卖国贼把我款待,他要我投降北国与他当奴才。我岂肯背叛祖国贪图荣华自安泰,骂的那卖国贼子一个一个头难抬。不投降他将我囚至北海,强逼我牧羊郊外来。身上无衣又无盖,我冷冷清清,清清冷冷饿难挨。我有心将身投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 没奈何忍饥受饿冒风披雪暂忍耐,苍天爷何日把眼睁开”。

《资治通鉴》记载: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西汉与匈奴和好,武帝命中郎将苏武与张胜、常惠等人送还匈奴使者,并出使匈奴答谢,不料匈奴单于听从汉朝降臣卫律之言,囚禁并设法劝降汉朝使团。不愿归降的苏武言道“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拔刀刺入自己身体,经过及时抢救,挽回了性命。匈奴单于又许之以王位利诱和杀鸡儆猴来威胁,都没能成功,卫律也被苏武骂得羞愧不堪。他们把苏武囚禁的地窖中,断绝饮食,苏武吃毡饮雪竟然未死。于是便把苏武放逐北海(今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一带),并言道“羝乳乃得归”,就是说等公羊下崽了再送你回去。可怜苏武在嗖嗖寒风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南望咸阳泪如雨下,又不甘心投海而亡,只能眼巴巴的盼望能有救兵。我曾经一次次被舞台上衣服褴褛、须发皆白、颤颤巍巍然而手持汉节、表情刚毅、思恋故土的老生感动着,那一句句叫人肝肠寸断的呼唤撞击着每个颤动的神经。

“奉君命劝苏武来至北海,今日里见故人有口难开。我归顺又劝他良心何在,我悲悲切切下马来。见仁兄把我的肝胆哭坏。”李陵因与苏武在汉朝时一同为官,单于便派李陵来劝说苏武归降。李陵原为汉将,精通骑射、爱护士卒、礼贤下士,曾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与匈奴几万骑兵周旋数日,斩敌无数,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投降匈奴。李陵因为投降愧对于先朝先祖,很不好意思去见苏武,又迫于无奈,当他看见孤苦伶仃的苏武在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悲从心中起,伤心不已。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李陵流露出兵败投降的无奈、 “且留有用之身”和将来“以死报国”的长远打算,苏武更是宁愿忍耐冰天雪地也不愿中途变节的坚强意志和“不能救国”的遗憾。在规劝无果的情况下李陵只好带着“ 一失足千古恨遗留后代,悲悲切切上战马头儿难抬”的悔恨和羞愧依依惜别,苏武却在“又只见乌云四起,活活的把老臣冻死在这里”的风雪交加中更加坚定了“肝胆涂地,以报吾君。今受挫折,虽死无恨”的凛凛风采。

苏武在北海受尽苦难,没有粮食,他就掘鼠洞,吃里面的草籽,直到李陵给他送了牛羊。他每天不管睡卧还是站立都抱着汉朝的符节,以至符节上的毛缨全都脱落了。当他听说汉武帝去世的消息后,一连数月,每天早晚面对南方号啕大哭,甚至吐血。公元前81年,匈奴和汉朝和亲,在匈奴被禁19年的苏武才得以还朝。

《资治通鉴》中记载李陵在送苏武还朝时说“你如今返回祖国,名声传遍匈奴,功劳显扬于汉朝,即使是史籍所记载、丹青所描绘的人物,又怎能超过你!”回首自己,李陵叹息“我虽然愚笨怯懦,假如汉朝能宽恕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使我能够忍辱负重,我也能为国尽忠。谁知汉朝竟将我满门抄斩,这是当世最残酷的杀戮,我还能在顾念什么呢!”《汉书》中还记载有李陵痛哭着歌曰“经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历来人们对汉朝投降匈奴的将领都嗤之以鼻,然而李陵却是最争议的一个。

李陵是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投降匈奴后,受到武帝问罪,司马迁为其分辨曰:“李陵对父母孝敬,对士人讲信义,常常奋不顾身赴国家危难,这正是他平时的志愿所在,颇有国士的风范。如今出征偶然不幸失败,率领五千步卒,深入满是战马的匈奴腹地,抵挡数万敌军,转战千里,箭矢用尽,无路可走,将士们拿着没用箭的弓,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面向北方拼死力战。李陵虽然兵败,但他对匈奴的打击也足以使他名扬天下了。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当是他找机会报效国家”。汉武帝听完大怒,认为司马迁为李陵开脱,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废了一个男人,却成就了千古第一史学家。《资治通鉴》中李陵对自己所为也是屡次悔恨,但因为汉武帝对李家满门抄斩,使得李陵断了回汉之心。然李陵心系故土,常怀思乡之情,在今内蒙古有“李陵台驿”,传说是李陵为思乡所建望乡台。

然历史就是这样,尽力杀敌,血染战袍,让匈奴兵闻风丧胆的李陵因为“未战死”投降而成为后人不齿的罪人,为保持汉朝气节,受尽磨难的苏武回朝后被封“典属国”,受爵“关内侯”,我觉得李陵委屈了。不是因为和苏武比他委屈,而是因为自己,试想一个世代忠良的昂昂战将,背井离乡,委身异族,内心的煎熬一点不亚于苏武,当他登上高台南望故乡时,有谁知道他的一颗凄苦而复杂的心?苏武蒙受父亲苏建的恩惠而享受皇恩,然当初苏建同样兵败,有人建议杀他,要不是卫青顶着,说不定也被汉武帝杀了。而李陵投降,汉武帝因为听信误传,错杀了李陵一家,才使李陵死心,难道真是阴差阳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