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电影,小时候我们以为它是欢乐的儿童喜剧,在破碎的剧情中茫然的被逗乐了,直到多少年后回头,才蓦然发现这部电影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这部电影就是《三毛从军记》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

豆瓣评分8.4分,好于94%的喜剧片,好于84%的战争片。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2)

在片头卓别林式的默片开场中,交代了三毛同路边警察充满夸张漫画风的追逐戏,警察抓住三毛后,恰好旁边的征兵官正在验收新兵,这其中不乏已经第三次来入征的兵油子老万,看着众人一口一个要当兵三毛也有样学样,自告奋勇了起来。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3)

三毛如愿从了军,虽然衣裤鞋帽都大了些,方脑壳长官训完话后,三毛开始了新兵训练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4)

一处日式和房中,两名身着和服的女子推入一个餐车,只见大堂中,日军海路分两边,天皇内阁坐中间,餐盘打开,赫然出现了代表中国的大蛋糕。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5)

由东北的第一刀开始,配合着纪录片里日军侵华的历史影像,同众人的狼吞虎咽交织成一幅奇妙的蒙太奇画卷。

这边三毛的部队也上了前线,接到上级命令要准备战壕多挖深一尺,三毛自告奋勇帮着老万整备战壕。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6)

诶哟,可把你给累坏了,真是。

适逢名媛劳军大尺度的表演让官兵们目不转睛,团长师长胸前的东西甚至都已经不听使唤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7)

接下来了的京剧,看着台上威武的岳武穆三毛陷入了美好的想象中,他仿佛变成了威震八方的民族英雄岳武穆,将那日寇一个接一个斩于刀下。

前线战士愈加激烈,真假难分的镜头里,三毛融入了那段历史,跟随阅兵队伍踏上前线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8)

想象中他救长官于水火,躲在稻草中一枪4杀拿到了至高荣誉,宝鼎勋章。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9)

国军们带着小板凳阻击日军,等到日军冲锋后又带着板凳后撤,战壕为什么一律要挖深一用途就在这里。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0)

日军炮火猛烈,长官决定抽签组建敢死队,去消灭对方炮兵,老万抽中了死签,摔碗明志欲赴死报国,三毛一同前往,啊三毛提议,将手榴弹绑在牛角上,让耕牛冲进炮兵阵地,没想到日军吃了被炸熟的耕牛,昏昏欲睡,歪打正着,埋伏活捉了一干日军。

凯旋后,三毛作为小英雄受到了最高长官的接见,并受邀和委员长一起合影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1)

立功的三毛由此平步青云,做了牛师长的贴身警卫,或者说小保姆,交给师长倒水点烟,师长夫人洗内衣丝袜,要给师长儿子擦屁股。

师长和长官们在后方胡吃海喝,面对敌人时却迟迟不肯出击,打,会死在日本人手上,不打,会死在自己人手上,最后便只能再议,再议,没想到最后贻误军情牛师长兵败被撤职,这还最后小把戏吞枪自尽。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2)

讽刺的是三毛成了葬礼上唯一哭的人,三毛因此也重新回到了老部队,日军的吃相,愈发难看,在一次战斗中,三毛结识了新四军小村姑,两人合力演了一出小鬼当家。

三毛再次陷入了他的幻想,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地主三毛欣慰的抽着大烟,享受着惬意的生活。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3)

幻想终归是幻想,三毛被编入了伞兵突击队,他颤颤巍巍地上了飞机,好在大家也都不怎么利索。

众人半路遇上袭击三毛和老万跳伞到了深山老林中,同对方失去联系,只好用口哨来寻找对方,两人口哨引来了日军,荒诞的日军军官也和老万争起了高低,场面一度十分分激烈,如同鬼畜区与音乐区的对决。

老万机智过人,日本鬼子也经不起老万的两下忽悠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4)

不过两人摆平了日本鬼子,却被高层忘记在了热带丛林中,一晃就是八年,直到三毛和老万的头发都已花白。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5)

抗战胜利了,委员长说,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直到此时他才搞明白,他知道自己就是华盛顿就是岳武穆。当然是无数的无名的而已。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6)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新文艺运动上的一座高峰,三毛应运而生,1946年张乐平根据自己在战争中所见所闻,创造了三毛从军记连载于申报。

这个作品中,三毛形象从早先的幽默风气,转变为尖锐辛辣地揭露和抨击,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奠基国产电影,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的里程碑。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7)

在电影开场的这行字幕中,整片的张扬不羁和肆无忌惮也就此定型,从立意角度,在那个年代之前的战争戏中,处处透露着宏大的叙事背景,正邪分明的气场以及光明伟正的人物形象。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8)

然而原本伟大的主题在这部电影中不复存在,在一个出身贫苦的小孩子眼中,崇高的战争和威严的领袖,被通通拉下马,变成了孩子眼中的闹剧。

意义如此宏大的主题,第一次从如此卑微的一个小把戏,小角色的角度体现,我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19)

在小人物的幻想里,成为舞台上岳武穆的英雄让人艳羡,达到代表至高荣誉的勋章,成为一个有地,有老婆,还有娃的地主便是他的世界观中值得好好意淫一番的大目标。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20)

不得不说这个角色确实能够给予观众可信度,也正因为如此,在三毛这样的人眼里再神圣伟大的主题,他听不懂今晚有一餐饱饭,一夜安睡才是最重要的。

从电影手法角度,整片充满了国产电影难得的荒诞黑色幽默与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如片中多次出现了类比,戏仿,拼贴等手法,以外表威猛粗犷,开口其实女声的征兵官角色暗讽国军的外强中干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21)

以大鹅喻士兵们的鹅步,以蛋糕喻中华领土,以师长胸前的望远镜喻不可言喻之物,以夸张的漫画手法和特效来加强某些情节的荒诞戏谑,或许也是由于本片手法太过于前卫,当年作为儿童片来看,实则并未真实领略到其真正的内涵。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22)

像本片这样高级的黑色幽默该庆幸90年代那相对宽松的审查环境,此外,漫画改编虽然继承了漫画的想象力和夸张风格,但也带来了碎片化与情节不连贯的弊端,从电影内涵角度本片也用全片那最后一句台词给了我们启发,小人物永远是小人物,小把戏也只能是小把戏。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23)

他们构成了历史,也推动了历史,成为了历史洪流中被淹没的一缕草芥,不多不少,不痛不痒,他们为时代奉献了自己,也因此成为历史的消耗品,被遗忘掩埋在历史土壤的最深处。

电影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小人物在历史大潮中的无奈,喜剧并不是一味地搬段子,玩梗,恶搞卖丑,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能够将现实苦难融进生活百态,再倔强的用充满着不在乎和戏谑的喜剧态度宣泄表达,让观众笑着看完后感受到悲剧内核,这才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三毛流浪记电影解读(原来三毛流浪记)(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