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冷战期间研制的鲜为人知的YF-12 高空高速截击机。部分资料、数据和照片来源于国内和国外网站公开信息。本文约2390字。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

这架像“黑鸟”却又不是“黑鸟”的飞机你认识吗?

低调无闻的YF-12截击机可以说与大名鼎鼎的A-12侦察机以及SR-71“黑鸟”侦察机师出同门。YF-12截击机的研制源自于A-12“牛车”侦察机,而SR-71“黑鸟”侦察机的研制则又源于YF-12截击机,它们的外形颇为相似,想要区分开来并不容易。

发展概况

YF-12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在A-12“牛车”高空高速侦察机(A是“天使长”Archangel的英文首字母,不表示攻击机任务代号)基础上研制的3马赫截击机,用于对付苏联的超声速轰炸机,但未投入使用。

U-2高空侦察机服役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U-2虽然性能很好,但速度实在太慢了,计划再装备一种高空高速侦察机。众多公司参与竞标。1959年8月,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的A-12方案在竞争中胜出。1962年4月26日,A-12原型机首次试飞。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2)

A-12原型机试飞,照片摄于1962年

1950年代末,苏联弹道导弹和轰炸机威胁越来越严重,美国空军急需一款全新的高空高速截击机,来应对来自苏联的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甚至是导弹的威胁。而此时,F-106截击机的升限以及飞行速度已经难以具备绝对优势,后提出的XF-108"轻剑"截击机计划又被取消。

与此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又正在与洛克希德著名的臭鼬工厂联合研制可以实现高空高速飞行的侦察机A-12。

看到国防部同样的需求后,洛克希德公司给其提出了建议,建议在A-12侦察机的基础上研制一款高空高速的截击机。很快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认可,1960年下半年得到了国防部的批准,由洛克希德公司修改三架A-12的机体作为测试载具,并被命名为AF-12。后来根据国防部1962年颁布的新的军用飞机编号规则,通用编号改为YF-12。

YF-12与A-12相比,前者被设计为具备截击作战能力的截击机,而非单纯的侦察机。

1963年8月7日,由A-12发展来的新型截击机的1号原型机首次试飞。1964年2月,新型截击机被命名为YF-12A。同年9月30日,YF-12A首次对媒体开放。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3)

地面滑行状态的YF-12

1965年3月18日,YF-12A首次进行导弹发射试验,成功击落Q-2C靶机,美国空军对试飞与测试的结果非常满意。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4)

中高空飞行状态下的YF-12

1965年5月1日,YF-12创造了两项飞行世界纪录:飞行速度达到3331千米/小时,飞行高度达到24462米。

1965年5月14日,美国空军决定订购93架量产型,编号为F-12B,但时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越战需要军费和没有必要另外生产一种高速拦截机为理由,于1968年1月5日正式终止了F-12B项目。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5)

难得一见的照片,YF-12和“女武神”在一起,后来共同落马,也算一对难兄难弟

主要特点

YF-12采用细长机身,大后掠角三角翼气动布局,两翼上各布置一台变循环涡喷发动机。YF-12独特的外形不仅非常适于高速飞行,而且有利于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

YF-12能够进行3倍声速巡航的关键是其喷气发动机和钛合金为主的机体结构。其变循环发动机可以在涡喷和冲压工作模式之间转换,发动机内有一个旁路,低马赫时关闭,气流按正常途径进入压气机和燃烧室,高马赫时打开,将绝大多数经过冲压的气体直接引入加力燃烧室点火,压气机和燃烧室基本处于无负荷空转状态。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6)

发动机特写,其实这是退役后展示的一架SR-71,发动机基本一致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7)

发动机进气调节锥特写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8)

这张照片可以清楚看到发动机和尾鳍等细节

YF-12将A-12延伸到机鼻两侧的延伸面切除一部分,直径更大的鼻锥用以容纳雷达。座舱布局由单座改为双座,后座驾驶员专门操作复杂的AN/ASG-18雷达。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9)

博物馆中的YF-12,可见其机鼻是圆锥形,与A-12和后来的SR-71都不一样

边条下面机身左右两侧沿纵向设置了4个武器舱,每个可各装一枚AIM-47空空导弹。在风洞测试过程中发现YF-12有方向上的稳定问题,因此机身下方加装一片大型可折叠的安定面,在两个发动机舱下方加装较小的固定安定面。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0)

空空导弹和对应位置的弹舱

机体大部份都是钛合金材料,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是可在较低温度软化而较易加工的钛合金,完成的飞机会涂上暗蓝色(趋近黑色),以加强热辐射冷却与高空的伪装效果。

为了承受持续超音速飞行时因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采用了一系列专门研制的新材料,包括耐高温燃油、密封剂、润滑油以及其他组件。

主翼内侧蒙皮的主要部份呈纹状。热膨胀会使平滑的蒙皮撕裂或卷曲,而将蒙皮做出皱折让它能向垂直方向伸展,避免应力过强,同时也增强纵向强度。

YF-12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持续进行3倍声速巡航的飞机,比它稍晚出现的苏联米格-25截击机只能进行短暂的接近3倍声速的飞行(M2.6,持续15分钟,或M2.8,持续5分钟),超过3倍发动机会直接报废。

ASG-18/AIM-47武器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使用脉冲多普雷达的远程上视/下视武器系统,YF-12项目终止后,该系统发展为F-14战斗机的AWG-9火控雷达和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系统。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1)

难得一见的正面视角,座舱盖打开状态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2)

与其称为飞行员,还不如叫宇航员,因为飞得太高了

型号类别

A-12:单座侦察号,A-12系列(包括1架改装的教练机和2架改装的D-21无人机载机)共生产15架。

YF-12A:试验原型机,共生产3架,后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试验用机。

YF-12B:计划量产型,加长了机身,内部载油量增加,可携带8枚导弹。

YF-12C: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测试机,实际上是生产的第二架SR-71A。

SR-71:侦察型,实现了批量生产并长期服役。

后期文章会对A-12和SR-71进行专门介绍。我会加入这几型飞机的特征区别,以方便迷友们进一步分辨。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3)

国外绘制的几种机型的侧视图,可做进一步的区分

服役状况

1969年,两架YF-12转交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达顿试验中心,后续几年担任许多高速飞行试验任务。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4)

在NASA飞行试验中心的YF-12,照片摄于1971年

1971年,一架YF-12在飞行中发生燃料线路故障引发火灾,剩下的一架YF-12A于1979年转交给美国空军博物馆作为永久展示。第一架YF-12原型机在1969年自储存状态中取出,分解之后作为SR-71双座教练机的零件来源。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5)

博物馆中的YF-12

黑鸟战机哪年产的(黑鸟前传冷战黑科技)(16)

博物馆中的YF-12,翼根边条特写

基本性能

尺寸数据

翼展:16.95米

机长:30.97米

机高:5.64米

机翼面积:167.2平方米

机翼展弦比:1.72

重量数据

空机重量:276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62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5770千克

最大内部燃油:无数据

飞行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M3.35/3660千米/小时(24000米高度)

巡航速度:M3.0

实用升限:25900米

最大升限:32000米

爬升率:60米/秒

限制过载:1.5g~3.2g

作战半径:1930千米

转场航程:4800千米

动力装置

2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JTD11D-20A(J58)变循环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91.2千牛,加力推力140千牛。

机载设备

AN/ASG-18俯视/俯射火控雷达。

武器

机腹弹舱内挂载4枚AIM-47A“隼”式空空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