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2017年暑期档的几部热播网剧,从制作到演员演技,都与之前相较有明显提升。但是,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近期的几部热播剧中的字幕,却漏洞百出。素养君和你一起来看看,影视剧中的那些错别字。

素养君先来解释一下错字和别字的区别:

错字是指将某个字写错,这个错字既不为人知,也无任何意义,完全是写字的人自己编造出来的;

别字是指写出的字与正确的字音同或音近,但意思却不同。

热播剧中的典型“别字”

在影视剧中出现的,多数是“别字”。

《楚乔传》中,将“殃及池鱼”写成了“殃及鱼池”……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

What?鱼池是什么鬼?

危及写成了“危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2)

危急??字幕组你到底有多着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至”写成了“致”……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3)

近日正在热播的《白夜追凶》中,错字也是不要再多。

不祥之地写成“不详之地”。两个字长得像,意思却相差甚远,“不详”指“不清楚,不知道”,而“不祥”是指“不吉利的,不好的”。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4)

“好像”写成“好想”……好吧,素养君相信是手抖打错了吧。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5)

“掖着藏着”居然打成了“噎着藏着”,还有这种操作?素养君看到这儿也真是噎着了。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6)

《春风十里不如你》中的“造词技术”也不是盖的。

“信手拈来”被改成了“信口拈来”,“口”如何“拈”?信口胡说还差不多吧(摊手)。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7)

还有“的地得”不分。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8)

《深夜食堂》中把“文绉绉”写成“文邹邹”,“绉”实际上念“zhou”,想必是之前就念成了“zouzou”,所以才会打错吧。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9)

《欢乐颂》中,此处想表达的“”有“姑且暂且”的意思,并不是“全面”的意思。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0)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中,将睡觉的“”写成“侵略”的“侵”……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1)

素养君只想说:皇上不好了,有刺客!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2)

不止写错的,还有念错的。

《琅琊榜》中,不止一次将“掣肘(che zhou)”念成“zhi zhou”。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3)

《甄嬛传》中,将“锦水汤汤(shang)”误读成了“tang”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4)

歌曲中的读音也是错误频频。

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中,有一句“转朱阁,低户,照无眠”,“绮”应读“qi(三声)”,而不是“yi”。

张信哲《爱如潮水》中,也把“媚”的“妩(wu)”错唱成“fu”

诸如此类的读错、写错的案例还有很多。

写错字的危害不容小觑

写错字、读错音看似是小事,但有时还会因为写错了字让别人会错了意,招致截然不同的后果。

据说以前有个农民食指不小心被蛇咬伤了,没有及时到医院去医治,肿烂起来后才到医院医治。医生诊断后,说:“你的食指必须切除,不然的话还会糜烂下去。”这位农民实在舍不得,可是又没有其他办法,无奈之下便答应了。医生在开处方时将“切除食指”误写成“切除十指”,当这位农民从手术室出来时,好好的十个手指不见了,成了终身残废,丧失了劳动能力,还引发了一起医疗事故纠纷。

乌鲁木齐从日本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10吨的塑料袋。当这批塑料袋到达乌鲁木齐时,一位细心人发现印有“乌鲁木齐”字样的塑料袋上面的“乌”字多了一点,成了鸟鲁木齐。这一点之差使18万元的塑料袋化为乌有。

如果在国际协议和文件中出现了错别字,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出了错别字,其后果可想而知,不仅会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更会影响声誉。

在商品广告和商家招牌上,使用任何生造字、不规范简体字都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行为。

如何杜绝错别字?

素养君总结了几个方法:

1、理解字义、词义,对于拿不准的字和词查阅清楚再使用。

2、记清字形,尤其是相似结构的字,一定要记清其偏旁部首,防止认错。

3、读准字音。会认,会写,更要会读。

这6部剧你都看过吗(你发现这几部热播剧里的错字了吗)(15)

网剧的质量有所提升确实值得高兴,但如果在细节的处理上能够更加细致,想必会得到更多的好评吧。明星在演唱歌曲和念台词时,也需再考究一下读音,以免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误导。

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拿笔写字的场合越来越少,与人沟通、填写重要资料,多数都是机打而非手写,有时为了追求速度,多在键盘上敲了一个字母,就会导致打错字。

无论是在网上发表观点、言论,还是与人聊天沟通,一定要在发送之前多读几遍,以免出现错别字让别人会错意,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来源:部分图片来自“字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