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传统的中国端午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两千多年传承至今,相信每一个端午元素都为这节日传统民俗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富有神话色彩的悲壮传说、留香的艾草、江边蓄势待发的龙舟、香甜的粽子......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

南乡子·端午

-李之仪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5)

浣溪沙(端午)

-苏轼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6)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7)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新丝那解系行人。

酒阑滋味似残春。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8)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

-黄庭坚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9)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0)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

整首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对友人离别时的劝慰,同时也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1)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2)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3)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此词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阳)时作,时为建炎四年(1130年)。避乱天南,再逢佳节。追忆中州盛日,不免凄然以悲。“无人”两句,以淡笔写深心。“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尤觉思远意长,婉曲沉挚。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4)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

-姜夔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5)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6)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

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7)

南歌子(次东坡端午韵)

-杨无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8)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19)

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

落霞残照晚明楼。

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

罗绮纷香陌,鱼龙漾彩舟。

不堪回首凤池头。

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0)

南歌子-端午

-王之道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1)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2)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

一尊菖歜泛清醇。

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

莲花衫子入时新。

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3)

菩萨蛮(端午)

-梅窗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4)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5)

玉钗松鬓凝云绿。绿云凝鬓松钗玉。

双翠碍枝长。长枝碍翠双。

色丝添意密。密意添丝色。

红映袖纱笼。笼纱袖映红。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6)

喜迁莺(端午泛湖)

-黄裳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7)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8)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29)

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

-陈著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0)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1)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

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2)

南歌子·生世逢端午

-郭应祥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3)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4)

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

一番须作一般看。

又听竞船箫鼓、沸江干。

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

及时蒲黍漫登盘。

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5)

端午东湖观竞渡

-黎廷瑞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6)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7)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8)

端午

-连文凤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39)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0)

相传楚俗试兰汤,一枕南薰日正长。

门掩绿阴无个事,起来烧过午时香。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1)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2)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3)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这首诗。贫困如斯,却气节如此,后人吟咏已然心折不已,女儿女婿更当为之骄傲。如此家风传世,郑板桥当真没有折没了历史上的美名。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4)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5)

端午诗词文化(吟诵诗词过端午)(46)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这是一首咏花词。菊在秋季开放,但这里所咏的盆中菊在端午开放,词人在初夏欣赏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开放的夏日气候,"薰风殿阁樱桃节",说温暖的南风吹满殿阁,樱桃也成熟了。"碧纱窗下沈檀爇",屋内燃着驱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凸写菊花开放时节。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写出因花开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赞叹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全词最后才说出这一"菊"字,而惊叹、欣喜之情灵动地展现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