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勾格就是双秋千,谜底得是四个字,把前两字和后两字位置颠倒,扣合谜面。

例如:谜面“哀乐”,双勾格、打一成语,谜底是可歌可泣。可歌可泣两字为单位颠倒后,即为可泣可歌,扣合“哀乐”。

双勾格还叫颠倒衣裳格,“颠倒衣裳”语出《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上曰衣,下曰裳,上下颠倒,这个名字很形象,但是也容易和秋千格混淆,有人就把秋千格也称之为“颠倒衣裳”。

再举个例子:谜面“用战争消灭战争”,双勾格、打一成语。谜底是止戈为武,颠倒之,“为武止戈”,扣谜面。

全网最套路的谜语(闲聊传统谜语九)(1)

甲骨文“武”

“止戈为武”出自《左传》,原意是止战方为武功,后来又有了不战屈人之兵之类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武”字,引用了一个典故: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但是“止戈为武”虽富于哲理,解释文字用以会意,有点儿借题发挥、牵强了。但是这不能怪许慎,因为他没有获得更初始的文字资料。甲骨文中,“武”字确为会意字,其中的“止”画的是脚趾,表示行走行动,带着戈行动,就是要行军动武。许慎可能是根据已经变化了的篆书,看不清“武”字的原貌了。

全网最套路的谜语(闲聊传统谜语九)(2)

书归正传,猜一个双勾格,谜面“筋斗云”,双勾格、打一《水浒》诨号。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