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16年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东莞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挂帅督战,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和碧道建设等多项举措,对全市污染河涌实施科学、高效、精细治理。如今东莞的河湖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可见水清岸绿景美的样子,更涌现出麻涌镇华阳湖、道滘镇掌洲河、清溪镇清溪河等一批美丽河湖典型案例。为充分展示东莞市治水攻坚战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治水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东莞河湖保护工作,南方 联合东莞市水务系统推出“保护美丽河湖 共建幸福东莞”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1)

漫步在东莞市道滘镇掌洲河河边,一幅幅生态画卷跃然眼前:堤岸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新建碧道与远处高楼交相辉映,壮丽迷人;亲水栈道蜿蜒整洁,水杉林立河边;白鹭成群飞翔,河滨青年骑行,老人悠然漫步,一派人水相依、人水相融的美好景象……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2)

掌洲河位于东莞市道滘镇南丫村,为东江南支流的一级支流,河长约2km,河水水质为Ⅲ类,达到饮用水水源标准。

掌洲河美丽风景的背后,是东莞市镇两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创新水岸同治模式的生动实践。特别是2020年以来,东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河长制湖长制由“有名”到“有实”“有效”,铺展出许多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美丽画卷,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3)

治水护河,还群众一个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以前的掌洲河两岸布满各种违章建筑,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周边的居民只能掩鼻而过,大家都叫苦不迭。

还群众一个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是周围群众的强烈呼声和迫切期望,更是道滘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道滘党委政府誓与污水决战到底:人民群众一天不满意我们就一天不罢休。

清拆违建,还“岸”于民。2018年起,道滘镇就以“清违”为重点,率先启动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清理行动,全面打开铁腕推进河道“清四乱”工作局面,全面清理掌洲河共15宗沿河违章建筑,清理面积超4000平方米。道滘一名工作人员说“刚开始在这里拆除违建阻力很大,少数居民对拆除违建的做法不理解,不配合。”但是,随着河道两边环境越来越优美,水质越来越清澈,道滘治水工作渐渐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控源截污,还“水”于民。镇级河长亲自带队调研,把脉河涌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掌洲河“一河一策”整治清单,明确“治河先治污”的工作思路,推动建设截污次支管网2.3公里,完成沿河1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沿线20多家企业排污尾水接驳改造。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4)

在清拆违建、截污控源的基础上,同时采取加固河岸、水生态修复、提升绿化景观等多种治理措施,使掌洲河水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掌洲河水环境实现“大变身”,周边群众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大转变。“现在的掌洲河变化可大了,不仅水变清了,而且岸边也变美了,两旁有许多花草树木和健身娱乐设施,可漂亮了!”家住附近的陈女士忍不住连连称赞。周边群众也纷纷表示,多亏了党和政府对河涌治理工作的重视,水治理好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5)

打造美丽景观,掌洲河成为网红打卡点

为提升河道品质,打造美丽景观,道滘镇划出800多亩土地、投资约3000万元建设以特色农业景观、农业文化为主题的掌洲农业公园。在园内设立湿地景观区、农业示范区、花卉种植区、渔业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并设立亲水碧道、景观桥梁、观鸟平台、亲水平台等多项设施,发挥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生态保育等作用。

同时,结合“绿满水乡党旗红”植树党建活动,在掌洲岛植树约1万棵,全面提升绿化水平,打造集游憩、观赏、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区域示范性农业休闲综合体。园林绿化人员说:“掌洲岛已种植了凤凰木、黄花风铃、宫粉紫荆、火焰木等开花的树,确保园内常年花开”。

鸟语花香、如诗如画的风景、丰富多样的功能区和便利的交通设施,吸引了大批游人专程前来观赏,这里一下子成为道滘镇新晋的网红打卡点。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6)

金梧桐引来金凤凰,优质企业纷纷过来“安家”

生态兴则经济兴。随着环境的提升,吸引大量的优质项目落地道滘镇。事实上,掌洲河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已经引进了盛元中天、黄家圣幸和搜于特供应链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入驻。盛元中天健康产业小镇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选择在道滘落户,正是非常认可道滘镇的整体规划和城市环境。道滘镇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掌州岛环境的美化提升,为这个水乡小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无限的前景。

东莞河长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东莞掌洲河水清岸绿)(7)

【采写】唐卓、吴擒虎

【通讯员】陈举宗、李淑娴

【作者】 唐卓 吴擒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