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占角和占边的布局手段后,在每个局面使用哪种手段,具体在哪一点,是布局的关键所在。关于布局阶段的点的选择,除了模仿角部的定式和全局的布局基本型之外,遵循「地势均衡」「建立根据地」「追求效率」这3条布局的原则,可以取得更好的布局效果。

地势均衡

在布局阶段,与地盘相关的两种资源是实地和外势。

实地的最终数量,外势未来能变成多少实地由对局的走势决定。如果过度追求实地,那么对方取得的外势可能获得浑然一体的效果,对方可能因为外势转化成实地的比例过高而取胜;如果过度追求外势,而又不具备充足的利用外势的能力,那么外势很可能得不到发挥,对方依靠充足的实地而取胜。

遵循地势均衡的原则可以避免两种情况的发生,使棋局顺利过渡到中盘阶段。

建立根据地

根据地是指孤立无援的棋子的做眼空间。如果这些棋子在角部和边上都没有占据做眼空间,那么它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中腹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对方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威胁和压迫这些棋子,顺便取得实地或外势的利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布局阶段就要尽量让己方在棋盘上的所有棋子都有根据地。

在四条边上的所有选点之后,得出最佳的选点是●D10拆三。●D10是连片的手段,与■J17连片,●R10拆边和×K3分投在地盘的大小方面区别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左下角的三颗黑子还没有根据地,如果被白棋抢到●D10点,三颗黑子就要面临被攻击的命运,只能向中腹逃跑,损失很多利益。由于●D10在建立根据地方面的作用大,●D10要优于其他3种下法。

围棋布局的十大原则(下围棋遵循这3条布局的原则)(1)

追求效率

当一方用几颗棋子取得对一定实地和外势的控制权时,平均每一颗棋子占有的资源称为「效率」。

下图展示了同样占领4目的实地,角上需要4颗黑子,边上需要6颗黑子,中腹需要8颗黑子。也就是说,同样下一颗黑子,效率的排序是角>边>中腹,这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的价值观的来源。

如果只看效率,效率高的一方可以取胜。

围棋布局的十大原则(下围棋遵循这3条布局的原则)(2)

如下图所示,对于黑棋拆边的3个选点●D11拆二、■D10拆三和▲D9拆四,●D11能围住6目的实地,■D10能围住9目的实地,▲D9能围住12目的实地。按照效率的标准,▲D9应该是最佳的选点。然而我们已经知道,按照「立二拆三」的准则,■D10才是最佳的选点,这是因为效率不是评价下法好坏的唯一标准。

连接坚固的棋形,称为「厚形」;连接不坚固的棋形,称为「薄形」。三个选点中,●D11最厚,其次是■D10,▲D9最薄。

综合三个点的厚薄和效率,●D11和■D10的厚薄差距不大,因为这两种情况下白棋都没有直接有效的分断黑棋的手段;而▲D9则不同,因为白棋可以下在●D11,由于距离太远,黑棋已经被分成无法连接的两部分。

这里的选点原则,是在厚薄允许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效率。厚薄方面,可选的点是●D11和■D10;而效率方面,▲D9优先,其次■D10,再次●D11。因此我们得出结论,■D10是最佳的选点。

围棋布局的十大原则(下围棋遵循这3条布局的原则)(3)

在厚薄允许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效率,在布局阶段对于对局的胜负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下图中,同样是四颗棋子,黑棋的实地和外势加起来共有35个点,而白棋只有13个点的实地。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实际的对局中,白棋在布局阶段就产生了巨大的劣势,如果双方水平相当,白棋取胜的希望已经渺茫。

围棋布局的十大原则(下围棋遵循这3条布局的原则)(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