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9.5平方公里,到240平方公里,不远的将来,还将进一步扩容,上海自贸区的版图不断扩大,并不仅仅是面积的加法,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扩容都将自贸区的影响力辐射到了重要的功能板块,而战略性功能板块的加入也将使上海自贸区的内容更加丰富。

上海自贸区是怎样产生的(自贸区新版图119.5平方公里)(1)

119.5平方公里,除了面积,还有功能

此次上海自贸区扩容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将临港新片区划入了自贸区范畴,而三个板块成为先行启动区率先开发,总面积约119.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临港地区南部区域共76.5平方公里,小洋山岛区域共18.3平方公里,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共24.7平方公里。

为什么是上述区域进入自贸区新版图?“在上海自贸区2014年第一次扩容时,临港的呼声就很高,此次加入自贸区顺其自然。”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临港新片区加入上海自贸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个区域距离上海市区大约有70多公里路程,在管理上有一定的便利性。其次,临港新片区有大量的未开发区域,这为高端制造业、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另外,更重要的是,此次扩容与之前自贸区的发展形成了延续性,其中两个区域的特点就相当明显。小洋山岛区域,这个区域在第一版的自贸区版图中就有包括,此次扩容,将整个小洋山岛区域都包括其中了。而第一版的自贸区开放板块中也包括浦东机场片区,此次扩容有更大区域加入。

“这些区域在自贸区试验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扩容后可以便利更大范围和程度的开放,为离岸业务、航运服务提供更完整的服务。”业内有关分析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只是临港新片区的一部分,整个临港新片区的面积约3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等待开发,未来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120平方公里,已集聚五大产业

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扩容,在国际贸易、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高端制造五大产业集群领域进行创新试点。

上海自贸区是怎样产生的(自贸区新版图119.5平方公里)(2)

综合保税区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洋山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4.16平方公里,由保税区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小洋山岛港口区域三部分组成。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于200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3.59平方公里。

上海自贸区是怎样产生的(自贸区新版图119.5平方公里)(3)

陆家嘴金融片区面积34.26平方公里,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端服务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现代商贸集聚区。这里将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监管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陆家嘴金融片区还包含了世博前滩地区,区域面积共9.93平方公里。她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正在打造总部经济、航运金融、文化体育旅游业、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金桥开发片区面积20.48平方公里:是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这里将以创新政府管理和金融制度、打造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培育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张江高科技片区面积37.2平方公里,是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这里将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度联动,提升张江园区创新力,重点在国家科学中心、发展“四新”经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人才高地和综合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探索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