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浙江省公安厅联合推出

来,让我们一起帮助失散家庭早日团圆

“快找人”从去年10月27日上线,至今,已经为39人圆了团圆的梦。

目前记载最全的家谱(天啦噜顺着家谱找)(1)

(张能庆)

张能庆求助快找人,想寻找张家后人。

如今即将四十岁的张能庆出生于温州苍南,说起来,算是杭州一个有资历的公益人士了。

16年前,他刚到杭州发展,就开始做公益了:为70岁老人免费理发,十多年下来,他已经差不多为1万多位老人免费理发。

2014年,他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张能庆公益服务站”,有志愿者1500多人,他们所从事的公益活动内容包括:免费理发、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清篮行动(清除公共自行车车篮子里的各种“牛皮癣”)以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

(家谱上,祖上的排辈)

目前记载最全的家谱(天啦噜顺着家谱找)(2)

(家谱上,祖上张华溪的个人简介)

张良后代

根据家谱记载,张华溪共生有六个儿子,大儿子阳廷(字士通)、二子耀廷(字士达)、三子显廷(字士明)、四子钦廷(字士进)、五子存廷(字士志)、六子荣廷(字士贵)。

而张华溪的爷爷再往上的祖上,历史上出过有名人物有张良(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等,其中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根据百家姓历史,张姓为大姓,从张姓发源来看,张华溪的爷爷以前也不一定是福建土著出身,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搬到福建永春。

从张华溪爷爷这一辈开始,就像现在外来务工大潮一样,有的人选择留守,有的选择离开,他们从福建永春北上或西行,往浙江和江西迁移,“原来靠海,靠海吃海,但人多了,肯定不够养活了,只好另谋出路”,张能庆说。

到了张华溪这代,祖上已经从福建永春落脚到了浙江平阳苏家岭(为现在的温州平阳县梅源村下面的自然村),后来,张华溪的儿子们渐渐长大了,第三第四儿子后来搬到了现在的苍南县赤溪镇境内

第六个儿子长到19岁时,也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出去闯江湖了,根据记载,他搬到了江西广信府(大约是现在的江西上饶一带),可能是投靠爷爷的亲戚去了。

据家谱,张能庆是张华溪的第十二代子孙,是他第四个儿子的后代。

目前记载最全的家谱(天啦噜顺着家谱找)(3)

(家谱上记载六儿子去了江西)

祖上也自娱自乐

2009年,奶奶去世,办理后事时,他开始关注到家谱的事。 “以前,一般情况,家谱是看不到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看到了这本家谱。

“家谱每二十年更新一次”,至今,更新了十多次,家谱已经有十多本。

当时,张能庆翻看家谱,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就像是通过望远镜看到了一枚放大的树叶,树叶上的脉络构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但家谱记录内容有些支脉断了,有些又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却显得很好玩。

这本家谱是张华溪的第三代也就是孙子着手编写的,时间是1817年。从记录看,一些让张能庆看来矛盾但“滑稽”的地方是:张华溪为当时的服部尚书,官职相当于现在的部长职务,但张能庆查了关于明朝的历史资料,当时并没有关于一个张华溪的部长上任的相关信息。

而家谱中又有写到:张华溪官职九品,看过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电影的知道,“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官,比村长还不如”,张能庆觉得“可能是买来的吧”,而服部尚书这一说法,他认为“我们觉得这是他孙子虚构的,我们觉得他没有做过这么大的官了,也许是因为面子和虚荣心吧,纯属于祖上的自娱自乐吧”。

目前记载最全的家谱(天啦噜顺着家谱找)(4)

(祖上也可能买了个九品小官)

当然,虚荣是人的本性,现在的我们如此,当然我们的祖上也不能免俗。

子孙在哪

张能庆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

十多年前,他开始寻找这本书里的人的下落——他们的子孙现在到底在哪里?

按家谱记录的走向,张华溪第一到第五个儿子的后人们除了在平阳外,还去了台州玉环,温州乐清和瑞安、宁波等,还有去了外省的,如上海和江苏。

这些线索,张能庆都会一一去核实。

因为家谱并不完整,张能庆还去查看了宗谱,发现张华溪第四个儿子的第六代去了“江苏宋江”。

张能庆觉得疑惑:江苏怎么会有宋江县?是不是以前隶属于江苏的上海松江?

目前记载最全的家谱(天啦噜顺着家谱找)(5)

几年前,他去了上海松江。他一直走,一直走,从泖港走到李塔汇,再到小昆山,看到有村庄就走进去。

目前记载最全的家谱(天啦噜顺着家谱找)(6)

“也去过档案馆,去过小昆山镇政府,去了很多镇政府机关,查了文史档案,想查到蛛丝马迹,我还问了很多当地人,也没有发现线索”。

上海一行,无功而返。

找到六千多人

为了续上完整的家谱,张能庆在网上发帖寻找。断断续续的,一些断开的“血脉”就接上了。

比如台州玉环大古顺有5000多个张家后代,一直生活在那。去年,又有金华的300多个张家后人接上了头。

去年年底,他又陆续在湖州和嘉兴找到了后人,大概有300人左右。

找到的后人中,有的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也有世代为农的农民,也有普通打工者……

今年过年前,张能庆把找到的后人们的名字也记上了家谱,更新家谱也是件重大的事,他们还请人做了几天专门的法事,才最终落笔。

到现在,张华溪当年的第一个到第五个儿子的后代大约有6000多人,都陆陆续续地有了“来龙去脉”。

让更多的人有归宿

从家谱最初记录时间到现在,200年过去了,唯一一直失联的是他当年第六个儿子的下落了。

从宗谱记录看,张华溪的爷爷这辈中,有人去了江西缪家桥(记者注:在南昌有缪家桥),张能庆也去找过,但没线索。

对于张能庆费这么大劲去找人,一些找到的张家后人也有人不大理解:你这是要干嘛呢?

“我就是想把家谱续完整,让大家知道他们的根在哪里”,张能庆说,他所在的苍南老家,先祖的祖墓,每年清明时节,都有人来给祖先扫墓,敬香。

我们从张能庆的家谱来看,就像是一部历史的现实版:战乱、和现在的人一样出外打拼、移民……

事实上,这样的寻找就像是一根小树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每一片树叶每一根枝桠都有自己的根,找到根了,就相当于找到了我们的归宿。

如果你姓张,也许和张能庆一样同出一门,请跟我们快找人联系。

(快找人记者 杨丽)

更多找人信息,

请关注快找人(kuaizhao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