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北坐地户不同,崔家的祖上在关里家。准确来说,崔家的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潘庄村。
哈尔滨一座表现闯关东的雕塑
一、英年早逝崔秀才
光绪年间(1875-1908),山东省平原县潘庄村有一个姓崔的年轻人考中了秀才功名。
崔秀才生活的年代,中国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愤愤不平的广东举子们闹出了公车上书,最后发展成了戊戌变法。当然,这些中国近代史的大事件,和山东农村的崔秀才没什么直接关系。
在科举考试取消(1905年)前,中国的功名分为生员(俗称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秀才是其中的最低档。但是,秀才也不是人人都能考得起的。
考秀才者,要满足五个明条件。第一要出身清白,即政审过关,乐户、丐户,以及锣夫、吹手、剃头夫、修脚夫、喜娘、轿夫之类的,还有是在衙门当差的,如粮差、衙役等,子孙均不得应试。第二要在本籍报考,不许“高考移民”。第三要无匿丧之举,丁忧期间不得应考。第四要无枪替之弊,不可以找人代考。第五要有廪生保结,得找人写推荐信。
此外,考秀才者,通常还要满足一个暗条件,那就是家境不错。毕竟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社会,笔墨纸砚价格不菲,供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常年读书更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位姓崔的年轻人先后通过了平原县知县主持的县试(连考五场)、济南府知府主持的府试(连考三场)和山东省学政主持的院试(连考两场),终于取得了秀才功名。考虑到当时的文盲率,崔秀才在当地大小算个知识分子,享有一系列特权,比如不用给国家交农业税,不用服徭役,想见县官可以递个名帖,见了县官也不用下跪。
崔秀才学习不错,全县前十名应该是有的,放到今天是个本科985的水平。他的家境也不错,家里在县城有门面房,放到今天是个中产阶级的出身。但是他身体不好,还没来得及从崔秀才变成崔举人,便一命归西了,终年32岁。
二、勇闯关东崔学盛
崔秀才归西前,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崔学盛,崔学盛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幼年丧父的崔学盛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白当了秀才的儿子。
崔学盛长大后,崔秀才之妻——崔老太太给他娶了一房媳妇。崔学盛对媳妇不满意,两个人也没有孩子。为了拴住崔学盛的心,崔老太太做主,让他抱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养女本姓马,崔学盛对养女亦不上心。
到了而立之年,崔学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老家闯关东!
我们无从考证崔学盛当年的心情,但是从他日后的种种行为来看,他是个颇具冒险精神的人。
经过一番跋山涉水,崔学盛来到了东北。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是崔学盛对种地毫无兴趣,他选择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发家。
为了积累原始资本,崔学盛先去松花江码头上装卸货物,做搬运工。有了一定的本钱之后,就挑着城市里的小百货到呼兰等周边县村换皮货,然后再把从县村收购来的皮货卖给城里人。
崔学盛头脑灵活,通过“两角贸易”的方式,渐渐把生意做大,直到形成了自己的产业。
他跑过运输(从哈尔滨到宾县,有两台汽车),开过皮铺,虽然不识字,但是会写罗马数字,会打算盘,还会用袖口吞金的方式算账,所谓袖口吞金,就是用手指充当计数器进行手心算。和皮货打了多年交道的他,板皮不用尺量看张就知道有多少尺,毛皮看毛尖就知道什么时候打的。
鼎盛时期的崔学盛,住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区域,拥有的皮铺遍布一条街(从正阳楼到长春街),雇了十几个工人做工,家里的钱多到可以拿麻袋装。他还在多处购置了房地产,光在双城县北就有百十来垧(1垧=15亩),松花江北也有他的土地。
有了钱以后的崔学盛,开始重新考虑娶妻大计了。
这时崔学盛已经年近四十,硬是娶到了比他小16岁的胡桂兰。胡桂兰生于1913年,本是辽宁朝阳人,九岁丧母,跟着父亲胡先生来到了哈尔滨。胡先生同意这门亲事,究其原因还是出于爱女之心,想着女儿嫁给成熟的男人可以不用受气(胡先生后来在华梅饭店给人打冰糕,死后葬于荒山嘴子)。
胡桂兰先后为崔学盛生下五男两女。那时候孩子成活率低,他们的五个儿子夭折了两个,长大成人的只有老大、老三和老五,两个女儿则全部夭折。孩子早夭的原因主要是得了解放前常见的传染病,如白喉之类。
崔学盛有了大老婆后,又娶起了小老婆。据不完全统计,崔学盛的小老婆有三位,最后一房小老婆是1952年娶的。当然,这也是旧社会有钱人的常规操作。
传奇的是,其中的一位小老婆是他从窑子里赎出来的。
当时有个年轻姑娘经常来光顾他的店,后来有一天开始姑娘突然不来了。崔学盛前去打听,才知道姑娘被抽大烟的父母卖进了窑子。崔学盛发了善心,从老鸨手中赎出了姑娘。姑娘无家可归,便留在他身边做了他的小老婆(建国后这位姑娘离开了崔学盛,正常进厂上班,然后结婚生子)。
崔学盛虽然白手起家,但是并不节俭,日常挥金如土,在小老婆身上也没少花钱。大老婆胡桂兰气不过,和崔学盛分了居。胡桂兰要了四十张马皮,十个镏子(金戒指),领着老三和老五单过,老大崔景林则留在了崔学盛身边。崔学盛每天派人给胡桂兰母子送饭。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崔学盛的生意从蒸蒸日上变成了江河日下。再加上他日复一日的败家,原有的产业渐渐守不住了。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要求各家各户上交收音机,以防战争进展情况泄露出去。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仅仅过了7天之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了14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载歌载舞。
苏联红军虽然对纳粹德国打出了史上最漂亮的卫国战争,但是他们的军纪委实让人不敢恭维。哈尔滨老百姓热烈欢迎了苏联红军没多久,街头巷尾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不敢出门了。
崔家人对政治形势的变化向来是不闻不问,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运气还不错,不管是在日本人的治下还是在苏联人的手下,都没有吃过大亏。倒是有一天一名苏联红军来崔家找过水喝,这可能是崔家人对解放东北的苏联红军有过的最大支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开始对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进行阶级成分的划分,已经没有任何产业的崔学盛被划分为手工业主。当时城市居民阶级成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手工业主属于小资产阶级。
胡桂兰后来感叹道,幸亏崔学盛把家业败光了,否则他就要给子孙留一个资本家后代的出身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崔家的后代免不了要受政治运动的冲击。
1950年10月,志愿军进驻朝鲜,抗美援朝爆发。一辈子不问国事的崔学盛,因为国事遭遇了一次小小的危机。
当时崔学盛在一个小商会担任会长,会里的一家鞋铺给志愿军做鞋,结果曝光出来鞋底用纸掺假,于是崔学盛毫不意外地被人带走了。到了地方,崔学盛把礼帽倒扣在桌子上,用暗号表明自己的身份。负责看管他的军人也是山东人,知道他是“在家理”的人(双凤帮俗称在家理,属于青帮,是清末到民国年间北方著名帮会)。崔学盛在山东老乡的庇佑下毫发无伤,兜了一圈之后就被放回了家。
崔学盛来到哈尔滨三十年,一直没有回过山东老家,对老家的原配和养女也从不过问。也许是因为他对老家的人和事有心结,也许是因为他怕自己回乡探望这边的生意就无人照管,总之没有人感受过他对老家的思念之情。
但是崔学盛确实供养过老家来的人,这个人是他的大哥,脑子不清楚,人称傻大爷。有一次日本人挨家挨户抓人挖战壕,平时疯疯癫癫的傻大爷挺身而出,跟着日本人走了。就在大家以为傻大爷回不来的时候,傻大爷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居然在半路上又跑回了家。
晚年的崔学盛是一个倔强的老头,病得再重也不肯看病吃药。1959年,崔学盛去世,享年62岁。在世时,他已经看到了长孙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