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1)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662年2月1日: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向郑成功的军队投降。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2)

郑成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为什么日本也尊称其为民族英雄?

原因有很多,开始是文化目的,后来是政治目的。

郑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统。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是明末著名的大海盗,大商人,同日本地方大名的关系很好,一直从事对日贸易。

同很多明朝大人物一样,郑芝龙也是三妻四妾,他有5个妻子。

他的第二个妻子,叫做田川氏,是日本人,并没有华人血统。

田川氏是武士田川七左卫门的女儿,在当时属于上等人。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3)

不过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改嫁给中国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户的华侨铁匠翁翊皇。因为继父的原因,田川氏会说中国话(恐怕是福建方言)。

郑芝龙同日本平户藩藩主松浦关系很好,松浦送给他很大的寓所,并且在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介绍一个女孩田川氏给他为妻。

当时郑芝龙才20岁,1年后田川氏就在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生下了郑成功。

田川氏是个勤劳的日本妇女,身为贵妇不需要工作,她也经常亲手做家务。

生产之前,她正在平户千里滨捡拾海贝、海菜。她忽然感到腹痛难忍就要生产,急忙招呼女仆来帮忙。此时已经来不及回到家里,田川氏就在一块岩石后面,生下长子郑成功。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4)

现在这块岩石被叫做“儿诞石”,仍然立在平户海边。

郑成功一直跟随母亲生活,直到6岁才独自回到中国的福建安平镇老家。

田川氏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后来一直在日本居住。郑成功多次试图将母亲接到中国,但幕府日本闭关锁国,不允许国民离开日本,违者就是死罪。这样一直折腾到10多年后,郑家打通了幕府的关系,才将田川氏接到福建老家。没想到,第二年清军突然攻陷郑成功的老家,当时他在外从军打仗。

颇有姿色的田川氏目睹清兵到处烧杀奸淫,唯恐遭到强奸,果断切腹而死,时年45岁。

等到郑成功赶回来,母亲早已死去多时。郑成功只能痛哭流涕,将母亲流出体外的肠子和内脏一一清理干净,随后填入肚子内缝好后下葬。

一般认为,母亲的惨死加大了郑成功对清军的仇恨。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5)

随后大家都知道了,郑成功维持着大明流亡政府,孤悬海外同强大的清朝对抗。

当时台湾的汉人只有20多万,而清朝人口接近1亿,双方相差极大。

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投降敌人,忠心辅佐大明。

有意思的是,除了中国人很尊重郑成功以外,日本人也很推崇郑成功。

日本人认为,郑成功在大明已经灭亡以后还如此忠心,是标准的武士道精神。也就是凡事以忠心为第一,武士宁可千刀万剐也要保住主公。

同时,郑成功曾经打败荷兰红毛鬼,威震东亚。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6)

江户时代武士道非常盛行,也非常鄙视各国洋人,所以很多人崇拜郑成功。

当时日本还是弱势文化,国内文化贫瘠,武士以看中国的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为乐趣。

对中国文化和英雄,日本人也有一种向往。江户时代著名的歌舞伎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经写了一部戏叫做《国姓爷合战》。

这部戏剧,将郑成功的崇拜推到最高峰。

据历史记载,这出戏在全日本各大剧院连演三年,场场爆满。

《国性爷合战》是戏剧,里面的很多情节是编造的小说,却很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于是,郑成功成为江户时代的一个英雄。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7)

当时清朝自然不可能去歌颂郑成功,反而被日本人夺了过去。

到了清末以后,这又变成了政治问题。

日本军国主义巧妙地打郑成功这张牌,宣扬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宣扬郑成功的日本血统。

似乎,日本攻打清朝是在做郑成功同样的事情,是在反清复明。

反清倒是真的,复明也就无从谈起了。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8)

顺便谈一下施琅。施琅是郑芝龙手下的猛将,后来成为郑成功部将。施琅是很会打仗的,但人品卑劣。早年他同郑芝龙一起投靠满清,划归李成栋指挥。结果李成栋突然反清,施琅只能跟着归入郑成功麾下。

因为施琅有过投靠满清的历史,郑成功对他不太信任。施琅对此不满,从谎称要去做和尚来试探郑成功,没想到竟然被批准。施琅认为郑成功是借机夺取他的兵权,一怒之下准备再次投靠满清。当时郑成功有个部将曾德,在施琅手下担任将领,一般认为曾德是安插来监视施琅的。

曾德发现施琅似乎要叛变投靠满清,逃出军队试图向郑成功密报。施琅发现以后,立即派人将曾德抓住,以逃兵罪名判死刑。郑成功连续发布军令,不允许施琅处死曾德,但施琅抢先将曾德处死。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9)

这种情况下,郑成功认为施琅肯定要叛变,趁着他羽翼未满立即除掉。但施琅也不是傻子,火速带着一批亲信部下逃走,直接投靠满清。郑成功得知以后怒不可遏,根据大明的连坐法律,将施琅的父亲和兄长一起斩首。

至于施琅后来收复台湾,也没什么奇袭。上面也说了,台湾汉人只有20万,满清拥有1亿人口,实力极为悬殊,郑家能够坚持几十年就是奇迹了。

而施琅除了是三姓家奴以外,其他品质也非常低劣。

在成为台湾的最高长官以后,施琅贪污索贿,无所不为:施琅夺占田产收入自己名下,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台湾日据时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施琅世袭业主。如此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澎湖渔民也不放过,施琅向渔民们勒索“规礼”收入私囊。

日本纪念郑成功(为什么日本也尊称郑成功为英雄)(10)

施琅的行为卑劣,连清朝统治者也颇为不齿。康熙这么评价施琅:“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在清朝制定的攻台二十功臣像中,并没有施琅。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