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黎明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

1

拉塔湖,在1966~1978年间,曾将我市的一些党政干部“关”在这个村一个叫“五七干校”的大铁门里,让他们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彻底改造世界观。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

2

关于沈阳市委拉塔湖五七干校的图文,网间和书中的资料十分稀少。坊间传播的个别图文,有的也似有出入。因此,本人与有关朋友一道,再次前往拉塔湖村以及它的邻村黄岗子村。并与当年在“干校”学习和生活过的学员以及后代,和一些“坐地户”交谈。本文试图将些许情况作概要梳理……

有资料称:全国五七干校的历史从1968年5月到1979年2月,长达11年之久。沈阳市委五七干校也正是存在于这个时期,即建于1968年的下半年,解散于1978年初(易名市委党校)。其校部旧址位于现沈北新区黄家街道拉塔湖社区。也就是当时的新城子区黄家乡拉塔湖村。

干校分两个校区,一个是学校总部即拉塔湖校区,一个是分部即黄岗子校区。当时人们管拉塔湖校区叫“校部”,管黄冈子校区叫“干校农场”

拉塔湖校区

拉塔湖校区主要是学校教职员工集中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学校的一些教研组如马列主义教研组,批林批孔教研组、阅览室等都集中在校部大厦里。校区建立当时,公用设施有校部大厦、俱乐部、食堂等。东南处的一些平房都是教职员工以及家属的住房,每户住房不到十米。火炕烧煤。目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完整的建筑,如校部大厦、俱乐部、食堂和部分宿舍等。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

3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

4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5)

5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6)

6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7)

7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8)

8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9)

9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0)

10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1)

11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2)

1977年间,五七干校变为市委党校,1978年市有关部门将校部旧址,划转给沈阳冶炼厂,先后作工厂职业学校、职工疗养院、工厂农场。1979年沈阳冶炼厂职工大学、职工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拉塔湖五七干校原址正式成立,四年后改做疗养院……

据当地一位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的“学员”的儿子讲,下面这些建筑都不是干校期间建的,基本上都是冶炼厂办职业学校时建的学生宿舍和教学楼。职业学校停办以后又改成工厂疗养院,主要安排工厂内部的特殊工种和职业病员工度假修养,但并不是卫生治疗机构。不久,该地址成为工厂农场,成为工厂员工福利生产基地。随着工厂的转制和员工下岗,该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基本关门废业。

如今,该校址全部废业。有关方在该村雇佣一个村民负责照看。笔者现场勘察后看到,目前能用的建筑几乎为零。周边村民们将农村垃圾从墙外扔进墙内,很多节点已经超过墙头。院内除了旧有的板油小路外,全部是蒿草没腰,树叶过脚脖子。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负面”景观。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3)

12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4)

13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5)

14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6)

15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7)

16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8)

17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19)

18

黄冈子校区

黄冈子校区主要是学员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地方。学员组织以连、排、班建制,支部建在连上。连队的连长、指导员与学员同住在一起,学习生活在一起。都在黄冈子学员校区。

黄冈子校区东侧南侧还有很大一片菜地。据说,当时主要是种苞米、大白菜一些产量高的作物,供学校员工消费。

有关资料称,该址物产曾划转给铁西区一家工厂作农场。如今出租给一个种植养殖户。院子里有许多果树可谓硕果累累,有的老宿舍已经成了鸡舍鸭圈。畜粪满地,一派恶臭。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负面”景观。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0)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1)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2)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3)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4)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5)

与拉塔湖校部比较,黄岗子学员校区旧址不但占地面积大,设施保存的也稍微好一些,俱乐部、食堂、大部分校舍还在。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6)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7)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8)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29)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0)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1)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2)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3)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4)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5)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6)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7)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8)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39)

关于“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毛泽东又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0)

关于“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顾名思义,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集中在一起,接受劳动锻炼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举措。到1968年,为了安置大批被精简的干部、大批被关进“牛棚”的干部和教师,在全国各地创办了1600多所五七干校。

1979年2月7日,国务院了《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的五七干校才陆续停办。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1)

关于“拉塔湖村”

拉塔湖,新城子区黄家锡伯族乡辖村。原名莲花湖、邋遢湖、月牙湖,均以村北湖泊得名。后应湖中花草渐稀,夕阳西下,湖面出现十里外石佛山顶古塔倒影,人称塔被拉入湖中,因名拉塔湖。主产水稻出淡水鱼。(引自《沈阳百科全书》)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2)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3)

拉塔湖村位于沈阳市新城子区西北部,黄家锡伯族乡域西缘,村域与本乡的黄岗子村合并而成,与石佛寺乡的沙岗子村、大黑台子村接壤,地处七星山脚下4公里,距离石佛寺水库近3公里。全村现共186户,总人口为673人,其中锡伯族人口占57%,总土地面积为10000亩。形成了小户40-50亩,大户100-200亩,一户一片地、一眼井、一套农机设备的格局。(引自《百度知识》)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4)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5)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6)

思考和建议

笔者认为,简单把五七干校说成“牛棚”(“牛棚”是关押被斗期间“地富反坏右”的场所),实际上也是一种后来的政治“噱头”,似乎并不是实事求是。因为,当年人们都把他称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改造思想锤炼意志的大熔炉……。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应抓住以下几点:一是把握正确基调,挖掘历史记忆。二是认识干校独特价值,融入党史研究。

目前,该址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市党史党建部门应关注“五七”干校研究,如再不抓紧挖掘资源,会错失历史机遇。开展“五七”干校研究,涉及党校与“五七”干校的关系,干部培训与教育工作如何不偏离正道,办干校对走群众路线的借鉴意义等等。建议有关部门发挥在党史党建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将“五七”干校研究牢牢抓在手里,从修缮党校旧址做起,加大力度推动“五七”干校研究,这对研究当代政治史,对研究党史将填补更多的“空白”。

本文得到了李学增等老师的帮助,特此鸣谢!

多伦五七干校(拉塔湖五七干校)(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