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1587年,徐霞客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的个富裕家庭。

徐霞客是明朝什么时期的人(徐霞客明代科学家)(1)

徐霞客从小便露出一颗志在烟霞之心,幼年时就想一览五岳了。而且徐家藏书特别多,幼年徐霞客得以博览历史、地理及游记一类书籍。上课时还悄悄把这类书放在课本下偷读,看得眉飞色舞。9岁时在学堂,记忆力超群。有一次,他从父亲书柜里找到了一本《山海经》,从此便爱不释手。一天老师给同学们讲《论语》,徐霞客就偷偷地翻看起《山海经》。被老师发现后,让他复述刚才讲的内容,他果然完整地复述出来了,但是《山海经》还是被没收了。徐霞客在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便埋头专心攻读和研究前人的地理学著作。在阅读中,他发现前人著述的内容,很多是历代沿袭、转抄自较早的地理学著作,很少有人进行实地考察。因而,有的地理著作即使记错了,也被照抄照搬,以讹传讹,误人不浅。于是,他对前人著作中的不少问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为了搞清祖国河山的真实面貌,徐霞客决定亲身进行实地考察,来解开各种疑问。

徐霞客是明朝什么时期的人(徐霞客明代科学家)(2)

22岁那年,徐霞客开始了游历考察生涯。在其后的三十多年间,他先后4次进行了长距离跋涉,足迹遍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19个省、市、自治区。在三四百年前,交通极不发达,徐霞客游历了如此广阔的地区,完全是靠自己步行完成的。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更何况他所考察的大多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险滩。徐霞客的考察探险活动持续到1640年。当时,已经55岁的他正在云南进行考察,不幸身患重病,被人送回江阴老家,第二年就去世了。徐霞客把他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3次遭遇强盗,4次绝粮。1636年,徐霞客51岁时第四次出游。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刚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了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了伤,他的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自己也险些丧命。但这些并未动摇他考察的信念,他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

其实,徐霞客除了家中钱财、朋友资助、向人借贷之外,为了完成自己的壮游事业,也曾干过一些上不得台面、薅国家羊毛的事儿。

崇祯十年,徐霞客游历广西,囊中羞涩,他盯上了国家的驿站系统。他通过各种关系,从广西中军唐玉屏那里弄到了了一块马牌。所谓马牌,就是军事人员给驿站出示的证明公务身份的证件,驿站见到马牌后,就要提供食宿和出行等各种服务。

徐霞客凭着这块马牌,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务在身的公务员,就这样坑蒙拐骗,一路蹭吃蹭喝蹭招待,依靠着官府源源不断的供应保障,游玩得不亦乐乎。

更为可贵的是,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中,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他先后写了二百多万字的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可惜的他的日记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存4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仅存《徐霞客游记》,仍然问我们展现了他范围广阔的考察纪实,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地理风貌。

徐霞客是明朝什么时期的人(徐霞客明代科学家)(3)

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写的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他的游记质朴而文笔优美,有人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读他的游记,使人有一种真与美的享受。大自然雨、雾、晴、阴的千变万化,山、水、树、岩的千姿百态,在徐霞客的笔端,都变得那样的奇妙和美丽,仿佛使人们置身于祖国的秀丽山河之中,令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