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里面的有一句话: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而“现在”就是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很多人把自己的一生当作一条线,达到线的顶端或者山顶就是成功或圆满,认为是一条线的人,也会理所当然的做很多规划,只要我们按部就班做好对应的选择和实践,我们肯定可以走上山顶,获得成功?

但是真得这样吗?

职业规划测评有用吗(职业规划靠谱吗)(1)

例如,往常孩子高考,家长都会根据当下形式和过来人的经验给孩子做好规划,高考志愿应该选择**专业,上**大学,上完大学,多少岁该结婚,什么时候生娃……孩子的路都被规划得好好得,但是现实是能有几个孩子是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和规划走得。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得就是一直在变。

之前金融、教育行业赚钱吃香,等选好这些专业,一毕业才发现**公司大量裁员,根本很难找到容身之处。

计划30岁之前结婚,结果发现身边同事都是男的,找女朋友犹如大海捞针,再加上每年男女失衡比例加大,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3049万的光棍,想想就头皮发麻……

计划32岁之前生娃,又是各种房子、教育压力、工作压力、没点经济实力,真不敢生……就算国家鼓励生育三胎,恕我无能为力。

职业规划测评有用吗(职业规划靠谱吗)(2)

……

上面是人生的规划,感觉都不是很靠谱,再看看职场的规划,

前段时间,上海一位外企高管的求助信在网上曝光,引来众人热议。

职业规划测评有用吗(职业规划靠谱吗)(3)

从这份求职信来看,这位优秀男士毕业重点大学,在外企高管做了20年,会说流利的英语,管理和业务能力也不差,但是在离职之后就一直找不到工作,还困顿于养娃的压力,读着读着都感觉很心酸

我们以为上个985大学,读个好的专业,在一个好的公司,谋一个好的职位,就高枕无忧了吗?

不是,现在每年毕业名牌大学的一抓一大把,不仅国内名牌,国外名牌,博士、硕士都是一大批,而这些在职场只能说是一个门槛,门槛达标之后,再看个人能力和不可替代性,所以一些年纪大、没有不可替代性的老人们,和这些精力冲劲成本等方面都比你优越的年轻人比,公司为何还要选择你……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我们以为,按照规划在这家公司可以做到退休,殊不知,半路杀出这么多程咬金,导致饭碗不保,最终被辞退;我们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不出10年,肯定可以平步青云,年薪百万……,殊不知,离职之后再找工作是如此艰难。

职业规划测评有用吗(职业规划靠谱吗)(4)

那你说我们是不是就完全不做职业规划呢?

也不是,

咱们应该做的,是把握好事情的大方向,做好眼前的事,这比做规划有意义

那什么叫把握大方向?

就是你要选择你专注的领域,放掉那些不重要的事情

比如,巴菲特让他的私人飞行驾驶员,列出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25个目标,然后告诉他,一项一项划掉,最后只能剩5个。为什么呀?

巴菲特告诉他的私人飞机师说,要实现这5个首要目标,就得放下那20个。巴菲特认为,真正成功的人对很多事情都要拒绝,把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目标上,也就是我们说的“把握大方向”。

只要跟大方向是一致的,具体那三年能干什么,都可以,随缘,不必规划!

职业规划测评有用吗(职业规划靠谱吗)(5)

说到这里,很多人提出质疑,那市场上那些有那么多职业规划师,那都是没用呗?

其实很多人对职业规划师不是很了解,都以为他们是神,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有用的规划,

真的吗?

其实职业规划师大多数也是给你把握大方向,把握大方向的手段是什么?就是提问咨询的时候,会问你好多好多问题,甚至是翻来覆去地问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有了答案了,结果根据这个问题,又提了三个问题之后,你会发现,你对你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产生了动摇。这个时候,他帮你再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帮你重新建立了一个思考回路,帮你更加了解自己,知道你有哪些特点,什么长处、短处,你想要什么呀,而且,是锚定一个大方向。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咨询师,给了你一个特别笃定的答案,我告诉你,这个人的专业性就丧失了,不要信他。

不停地提问,从他的角度帮你思考,这才是他的职责。即使没有咨询师,你也可以多问自己,了解自己,这比规划细节要重要得多。

想要给人生,给职场做出规划也是可以理解,因为这是生命的本能,我们天生就对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总想抓住点什么!

但人生其实很吊诡,它就是一个持续失控的过程,每天都有很多随机的事件发生,会影响你的选择。你的出生,可能不在你父母的规划之内;你的死亡,肯定也不是你自己规划的。

总结:放松点,与其做那么多规划,不如立足于当下,多观察自己的选择,了解自己的需求,把握专注在大方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