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巨笔资料汇编(如椽巨笔著就长征史诗)(1)

如椽巨笔资料汇编(如椽巨笔著就长征史诗)(2)

如椽巨笔资料汇编(如椽巨笔著就长征史诗)(3)

长征路途艰难困苦,长征诗词雄浑壮美。长征时期,毛泽东同志借物抒怀、托物抒情,著就数篇诗词,使血与火、灵与肉搏击的战略远征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漫漫征途中披荆斩棘走向胜利的光辉图景。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今日,本版摘选了这些诞生于长征时期的诗词,与读者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

如椽巨笔资料汇编(如椽巨笔著就长征史诗)(4)

毛泽东诗词手迹 《清平乐·会昌》(选自中国政府网)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创作背景:

1931年10月,毛泽东在会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大“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准备长征。在革命处于极度困难的时刻,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会昌》。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自己亲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对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翻越无数崇山峻岭,斩关夺隘,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击溃一路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这3首词是作者在1934年至1935年的长征途中创作,作者以联章体的形式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越过的无数崇山峻岭,极典型地显示出山的自然性的外在特征,同时又使之展示出了革命者的崇高与壮美精神。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创作背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于1935年1月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1月19日,毛泽东率领红军离开遵义,1月20日翻越娄山关,打算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蒋介石发现了红军的行动意图,在长江沿岸集结重兵,处处设防。2月25日,红军第二次攻克娄山关,2月28日重新占领遵义,这也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这首词描绘了遵义会议后红军第二次跨越娄山关与敌人发生激战的情景,赞颂了红军不畏艰险夺取胜利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创作背景:

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红军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突破敌人封锁线,到达六盘山西麓。接着又突破了敌人的一次次堵截,胜利地越过了六盘山,于10月19日直抵吴起镇,胜利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是作者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所作,抒发了长征即将胜利的豪情,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坚强决心。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福建出发,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一路上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边缘吴起,取得了长征的决定性胜利。这首诗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豪情。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创作背景: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陕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将要开始。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整个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步步入侵,中国大片国土沦丧,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已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在国际上,各帝国主义势力也企图实现瓜分世界的野心。肩负着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重任的毛泽东有感于此,挥笔写下了以反对帝国主义为主题的《念奴娇·昆仑》。(选自《毛泽东诗词全集》)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长征诗词的意境(节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是党领导人民军队淬炼信念铸造军魂的雄壮活剧,也是中共党史的重要节点和鲜活图谱。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诗情如潮逐浪高,挥动如椽大笔写下了诸多瑰丽诗篇。这些诗词境界宏阔、气势恢宏,是学习党史的生动教材。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并充满自信地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当斯诺写下这一预言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毛泽东于波澜壮阔的长征途中以中国古典诗词形式,谱写了一部关于长征和长征精神的不朽史诗。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年底,毛泽东在戎马倥偬的征战途中,以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共写下10多首关于长征的诗词,被誉为“来自长征路上和秦晋高原的绝唱”。

长征为毛泽东创作诗词提供了丰富源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出现了巨大转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的毛泽东诗思泉涌,接连写了四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七律·长征》笔力雄健、慷慨激昂地概括了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热情咏赞了工农红军的英勇顽强。《念奴娇·昆仑》雄浑奔放,力透纸背地描绘和评说了莽莽昆仑的雄姿和中国历史的功过是非,成为彰显以反对帝国主义为时代主旋律的奇崛之作。《清平乐·六盘山》隽异挺拔、深雄雅健,回首长征的艰辛历程,展望振奋人心的革命形势,抒发了红军战士革命意志高于天的豪情与信念。《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铿锵有力,形神毕现地刻画了长征英雄“彭大将军”勇毅英武的战神形象。

毛泽东长征诗词对于后人的启示意义和促动价值是深远和巨大的。红军长征,这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生命诗篇,在毛泽东笔下得到及时的抒写和传神的再现。深厚的思想意蕴、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主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的雄浑豪放、沉郁悲壮的审美特质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汇。(据新华网)

如椽巨笔资料汇编(如椽巨笔著就长征史诗)(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如椽巨笔资料汇编(如椽巨笔著就长征史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