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妈妈来电嘱咐明天是七月初七了,晚上把头洗了,明天要接已过世的祖先回家。最近工作太忙,确实忘性大。

广西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变成鬼,都要到阴间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回到人间探望亲人,因此得名鬼节。

广西农历七月十四日鬼节(壮族七月初七鬼节)(1)

鬼节,来源于佛教节日盂兰盆节,佛教里认为,这天,地狱大门打开,让阴间的亡魂到人间做个短期的休假,与亲人见面。在广西壮族少数民族地区,仍把鬼节视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广西农历七月十四日鬼节(壮族七月初七鬼节)(2)

壮族的七月初七都有哪些习俗呢?

广西人过“鬼节”,很少出远门、游泳、做其他生意上的大事,下午街上的商铺店面早早地关门歇业。“鬼节”给人们偷懒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托辞,活着的人也有了饕餐的理由。早早地准备好祭拜祖宗的香烛、纸钱、买好糕点、水果、最重要的在这一天广西每家每户都会杀鸭。广西境内靠江靠河的地方,还会放河灯以告慰祖先以及新亡的灵魂。(人们会认为江河是贯穿了阳间和阴间的地方)。

广西农历七月十四日鬼节(壮族七月初七鬼节)(3)

据老人们讲述: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之后吃鸭子就成了过“鬼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如同年三十吃饺子一样。也有一些人说: 七月十四吃鸭子,广西无鸭不成席,在七月十四这样敬天地祭鬼神的大日子里,怎么可以没有像样的祭品来供奉祖先呢!民俗史专家则认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约十只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鸭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从而降低成本。在种第二季稻谷的时候,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广西农历七月十四日鬼节(壮族七月初七鬼节)(4)

传统的广西人,其实是把“鬼节”当作一种灵魂的崇拜。农历七月十四这一天,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糍粑、烧鸭的香味。人们买好过节的用品,燃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节日午餐。因此,在广西人的眼中,七月十四不仅仅是神秘的“鬼节”,又是一家老小团聚的日子。

广西农历七月十四日鬼节(壮族七月初七鬼节)(5)

七月初七至七月十四,每天晚上用膳前,得先把供品热一下,祭过祖后,才能进餐,供桌下撂着一个很大的纸包袱,每次祭祀都烧一些,烧过之后,用芭蕉叶、海芋或荷叶包好灰烬,等到十四日最后一次烧完,一起包成两大包,由一位老人头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边,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还烧纸船、纸马和纸屋,让祖先满载而归。

,